笔趣阁 > 淡淡秋意文集 > 茶圣故里舜毫香

茶圣故里舜毫香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平时喜欢喝茶。那是自己80年代初开始坐办公室与文字打交道时养成的习惯。自此,白天喝,晚上也喝,这种习性一直伴随,丝毫无改。

    20余年来,每天上班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总是洗杯子,打开水。当往杯子中放入适量的茶叶并续上水以后,它便暗示了自己这一天美丽心情的开始。

    前几天,朋友送来两盒本地名茶“觉农舜毫”不亦乐乎!

    下班回家,开封,但见其外形紧直挺秀,葱绿显毫;冲泡,芽尖向上,徐徐下沉,立于杯底,犹如群笋出土,赏心悦目;入口,甘醇爽口,香气馥郁。

    喝着“觉农舜毫”脑海中浮现了那一株株茶树,安居于湖畔的篁岭山巅,沐清风朝露,一年一度绽开满枝的嫩芯,广纳着山野四周那清新的香气,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青山秀水之中,也为自己的家乡能出如此好茶而赞叹。

    其实,家乡能出好茶乃至名茶一点也不奇怪。上虞,是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家乡。一条横贯南北的曹娥江水曲折逶迤,千古长流;其两岸峰峦起伏,绵延不绝。江之东有四明山的险峻,江之西有会稽山的秀丽,气候湿润,因而具有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其茶文化历史也源远流长。据记载,早在汉代,上虞东南山区就有叫做“大茗”的野生茶树。至唐代,上虞开始人工栽茶和茶叶加工。公元764年,唐代茶神陆羽泛舟而来,沿舜江考察,在他撰写的茶经中,赞誉越州上虞茶为上品。唐代日本国天台宗初祖最澄大师西渡中国,曾从上虞携带茶经并茶种回国,广为种植,日本茶道由此兴起。明嘉靖、万历年间,上虞丰惠后山的凤鸣山茶名噪一时。清代顺治、康熙年间,负有盛名的“贡熙”茶,还被列为贡品而驰名海内外。待到清末民初,上虞盛产的出口平水绿茶,碧绿油润,晶莹如珠,多次在国内外评选中获得大奖,享誉古今。

    茶圣出自上虞,这是上虞人的骄傲,上虞研制开发出了“觉农舜毫”我想这是茶圣家乡对茶圣的一种最好告慰。据了解“觉农舜毫”茶,是凝聚着几代茶人心血,于2000年研制开发以吴觉农先生名字命名的名茶。它产于上虞四明山北麓,此地温、凉、云、雾、细雨、微风皆备,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植被丰厚,土壤肥沃深厚,有机质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微酸性土壤,十分适宜于茶树生长,茶园周围兼有树林竹山,百鸟争鸣,云雾弥漫,茶树生长得以欣欣向荣。通过鲜叶采摘、摊凉、杀青、理条、提香、烘干等一道道加工工艺精制而成。

    “觉农舜毫”自2000年9月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经中、韩、日茶叶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审评,因其采制精细、工艺合理、外形秀美、内质优异、风格独特,一举荣获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以来,历年获得各类大奖无数。难怪著名导演谢晋生前回家乡品啜“觉农舜毫”后也大为赞叹:品之酽酽,饮之陶陶,久居心头,挥之不去,乃上品之茶也。

    说到“觉农舜毫”此刻,又使我想起了-位家乡的“茶人”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嫡传弟子---刘祖香先生。刘祖香先生以身许茶,一生事茶,六十余年,结茶为缘,人称“茶人”他在虞舜故乡、英台故里、茶圣家乡上虞亲手创办了上虞茶场、上虞茶叶技术学校、上虞市茶叶科研所;他公开出版五十多万字的茶叶研究论著,在前苏联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三篇颇受关注的茶叶研究论文;他曾是我国赴非洲贝宁人民共和国援外茶叶专家考察组组长;他指导研发了上虞觉农舜毫、龙浦仙毫、觉农龙井三只名茶,并荣获全国金奖;他赴北京参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创新奖表彰大会,并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只是刘祖香先生现已先逝而去了,但他那音容笑貌还是依然浮现在我等家乡人们的脑海里。

    “茶圣故里舜毫香”这是2001年2月“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在上虞成立,应邀到会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品茗后的欣然题词。品着“觉农舜毫”那鲜爽、醇和、馥郁、幽香饮之陶陶,品之酽酽,久居心头,挥之不去。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品的”这种说法了。原来,天下的名茶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各种名茶里早已被前人赋予了丰厚的历史和自然的韵味!“觉农舜毫”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