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内涵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怀揣着offer、踏上飞往伦敦希思罗机场的飞机时,心心念念的是求学。然而在英格兰这座孤岛上漂泊之后,回头想想,学到最宝贵的却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深沉的内容,譬如文化,譬如精神。这种东西不在书本里,不在论文中,非得踏踏实实地住下来,用心体会,才会在英国人举手投足的不经意间,窥见他们对生活的热诚与尊重。
•罢工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我们早已听烂的词汇,出国之前,我自以为已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去适应这种差异,但刚一下飞机,就被这另一种文化小小地冲击了一下。本来已向在伦敦生活的朋友打听好,不用出机场直接坐上地铁就可以直奔市中心。谁知取行李时就被告知,当日伦敦地铁工人罢工,地铁全线停开。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事,不是等于交通瘫痪了吗?难道政府竟不想办法干预吗?看机场大厅里秩序一片井然,人们对此事都无动于衷,只有我们这些乘“国航”刚刚抵达的中国人大惊小怪。但当时我也顾不得想太多,赶紧向机场工作人员询问还能改乘什么车。因为已是晚上,只有机场大巴还到市内,但也不到和朋友约好的holborn,最近也是经过另外一个叫国王路口的车站。而且这是最后一班车,如果错过很可能当晚就得露宿希思罗机场。于是,我就仓皇地冲上了那辆长途车,花了多出地铁车票一倍还多的钱。
后来在英国住得久了,就知道各行业的罢工是很常见的事,一般是由企业的工会组织,事先都跟政府打好招呼,是同政府为工人工资、待遇等问题讨价还价的一种合法手段。罢工的消息之前就会在电视和报纸上公布,方便市民提早准备,所以不时会看到上班族冲入地铁站去赶罢工前的最后一班地铁。地铁罢工充其量只是造成交通不便,而消防队的频频罢工就对人们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伦敦和剑桥都曾有全家人遭火灾被活活烧死、而罢工中的消防队置之不理的事件发生。我对此就很不理解,责备英国的消防队员一点儿人道主义精神都没有。但有些朋友指出,他们正是用这种方式警示政府,这个群体存在的重要意义,以此向社会施加压力来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去救火,整个罢工活动就失去了价值。孰对孰错,难以定论,这样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着。
不止工人罢工,英国的教师也定期罢课。像好友就读的伦敦政经(lse),一学期之内,老师就集体罢课两次之多。各个院系、各个级别的教师,都有权利决定是否参加罢课。老师们一辈子钻研学术,罢起课来也是一丝不苟,程序完备。每次罢课前,负责组织的系主任都会给全系师生发一封郑重的通告信,阐明决定罢课的缘由,时间和具体安排。参与罢课的相关教师也会以口头或email形式通知学生,不少人还会顺便阐述一下对教育现状的个人见解。
老师罢课,学生就等于放假,要是在国内可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但伦敦政经的老师都极为敬业,学生也极好学,所以罢课当天的课程,老师一般都会另选时间自动补上,往往还是占用自己的个人时间。刚开始我觉得这很可笑,罢了课又自动补上,那不等于没罢吗?朋友很严肃地告诉我,这是两个概念。老师罢课是对自己负责,而自动补课则是对学生负责。我听他说着,不禁正襟危坐,心想,虽是细微处,英国人的认真严谨可见一斑。
•火警
火警距离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很遥远的,但它在英国人的生活里,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家常便饭的程度。
二月的一天,还沉睡在熟睡中的我突然就被一阵刺耳的噪音惊醒了。愣了愣,听出是火警,一看手表,早上5点半。外面开始有琐碎的脚步声,我恍恍然打开门,看到有人披着外套,正往楼下冲去。从房间的窗户望出去,也有不少人已从侧面的楼梯跑出楼去。天仍是黑漆漆的,外面一定又湿又冷,我真地不想出去。然而躺回床上,又不安起来,不知是不是真地有火灾,忽然觉得整座楼的人都跑光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于是害怕起来,顾不上换衣服,穿着睡裙、披上羽绒服就也跑出去了。
清晨的户外冷冰冰的,刮着英格兰二月飕飕的小风。我赤裸的小腿在风中竟然没太觉出冷,昏沉沉的头脑倒是清爽了不少,还有些小孩子似的兴奋。学院宿舍里的同学渐渐都集中到宿舍楼的正门外,半睡半醒,蓬头垢面,模样都颇为好笑。负责宿舍管理的几位老师倒都是穿戴整齐、精神抖擞,忙着维持秩序。很快有人让我登记姓名、身份、房间号码,然后就可以回去了。原来,没有什么火灾,只不过又是一次火警演习!
英国人确实是太把人的生存状态当回事了。光是大规模的火警演习,一学期内系里就至少组织了两次。也不管当时整栋大楼里几百人有的在上课、有的在开会、有的在考试。火警一响,由老师带头往外冲,坐在咖啡厅里喝茶聊天的学生有些还迟疑着不肯起身,便会被行政老师硬拉出去。
火警演习还不是最劳人心神的,最让人心惊胆战的是每栋房子都必须装配的火警设备,其敏感程度简直比猎犬的鼻子还灵。许多房屋略微多一些油烟,或有人抽烟,警报就会自动响起。声音之大、之刺耳,足以让绝大数人不堪忍受,夺门而出。若是宿舍楼这种集体居住的情况,往往还会连累全楼人,动辄个把小时不得安宁。据说有人住的地方三天两头响火警,有时竟然是在夜里两三点钟。
在英国住得越久,越发觉,为了避免个体可能出现的损失,英国人是非常不怕麻烦的,他们常常会做一些在中国人眼里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火警即是如此,还有许多别的事例。像春节前英国曾下了一场大雪,为此交通部门居然中断了长途汽车的运行,大费周章疏散人群改乘火车。当晚我们学院的一次晚宴也因此取消,据说是怕造成宾客开车途中的危险。院方不得不逐个打电话通知、致歉、安排改期。连下午茶的热巧克力和甜品翌日都断了供应,厨房的工作人员跑来解释说,这些食物是每天由专人送来的,今天天气不好,就暂停一次。这样的考虑,也是怕造成送货人员的不安全吧。
•地图
留学英国,我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学会了看地图。在北京二十年我是几乎没看过地图的,除了地理课上在中国地图上辨认山西与湖南,在世界地图上辨认五大洲四大洋。久居一座城市会使人变得懒惰,因为你以为已对这个地方熟悉得不用再动脑筋。偶有不熟的地方,就搬出爸爸妈妈这些“北京通”来问。然而突然之间,置身于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一条街道相熟,没有一座建筑了解,甚至连东南西北的方位都搞不清楚,我能做的只是张嘴去问擦肩而过的路人,和仔细端详手中的那张地图。
其实英国的城市都不大,即使首都伦敦也还不到北京的十分之一。但与经过了元明清若干代帝王人工设计的北京城不同,英国城市没有四方规整的城市框架,罕有横平竖直的笔直大道,地形繁复,街巷混杂。更有甚者,贵如伦敦,却是街道狭小,一点儿没有想象中“国际大都市”的气派。当我怀着崇敬的期待去瞻仰那条相当于北京王府井的牛津街(oxfordstreet),才失望地发现它十余步即可横穿,还不及扩宽前的平安大街宽阔。最令人困惑的是,英国城市的单行线街道奇多,这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来说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以为下车的街对面就应是回去时上车的车站,找来找去才发现,车站竟然需要穿过一条小巷,在另一条街的一个毫不相干的角落。
在北京,我早已习惯了一切以发展建设为基准的准则,认定其他东西都不能够影响城市、道路规划的实施。为了拓宽一条马路,建好的高楼大厦都可以炸掉。可是在英国,人们的认识却与此恰恰相反,强调任何新的设计、规划都不能影响已有的物件,因为每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都有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是英国人最为看重和引以为豪的。所以英国城市的街道极为复杂混乱,为了一栋老房子、一座教堂,甚至一棵原本可以砍掉的老树,一座原本可以挪走的石雕,本应顺畅的马路偏偏要分成两段迂回的单行线,来往车辆绕一个大圈,上下班高峰时堵上十几分钟。伦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具代表性。
所谓“国际大都市”的称谓,其实不是指伦敦的外在,而是内质。漫步在市中心,就不由感慨街上人流之混杂,白人、黑人、黄种人,几乎平分秋色,耳畔响起的除了南腔北调的英语,还充斥着其他各种能辨认得出的和无法辨别的各种声音,法语、德语、日语、普通话,粤语走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国人,因为在我身旁的大多数人都是来自非英语民族。没有人会因为我黑发黑眼,一张中国人的面孔就对我好奇地多看一眼。我安静地走着,第一次这样清楚地同时意识到自己个体在世界布景下的鲜明,和自己与全世界的贴近融合。北京近年也打出“国际大都市”的旗号,但相较之下,北京距离这“国际”二字尚有不小的差距。
但这种国际化的人员分布为我在街上问路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常常是当我迎上去问哪里哪里应该怎样走,对方笑笑说我们也是刚来的。其实如此复杂的地形,即使是本地人,也常常搞不清楚。一次我和朋友在唐人街附近迷路,问了四、五个人,竟指给我们四、五种截然不同的路径。
所以在这儿,很多时候求人不如求己,问人不如问地图。兜里揣着一张地图,看着一条街名就能很快找出它的位置来,是种基本的生存技能。由于前面提到的文化保护问题,英国城市的地形变动很少,地图不像在北京那么容易“过期”加之又做得精细,连很小的巷子一般都可找见。更为方便的是把印刷品和网上地图结合使用。我一般要去不认识的地方前,先在英国的地图网站上输入街道名称或邮政编码,该地区的具体街区图就会显示出来,再拿出掌上地图对照着找出大方位,心里便有数了。剑桥的网上地图做得尤其好,不但标出了具体位置,还提供联接,方便人们直接到要去地点的网页了解更多信息。
有了这样的经历,现在我可以狂妄地说,你把我扔到世界上随便哪个地方我都不怕,只要给我一张当地地图。
怀揣着offer、踏上飞往伦敦希思罗机场的飞机时,心心念念的是求学。然而在英格兰这座孤岛上漂泊之后,回头想想,学到最宝贵的却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深沉的内容,譬如文化,譬如精神。这种东西不在书本里,不在论文中,非得踏踏实实地住下来,用心体会,才会在英国人举手投足的不经意间,窥见他们对生活的热诚与尊重。
•罢工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我们早已听烂的词汇,出国之前,我自以为已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去适应这种差异,但刚一下飞机,就被这另一种文化小小地冲击了一下。本来已向在伦敦生活的朋友打听好,不用出机场直接坐上地铁就可以直奔市中心。谁知取行李时就被告知,当日伦敦地铁工人罢工,地铁全线停开。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事,不是等于交通瘫痪了吗?难道政府竟不想办法干预吗?看机场大厅里秩序一片井然,人们对此事都无动于衷,只有我们这些乘“国航”刚刚抵达的中国人大惊小怪。但当时我也顾不得想太多,赶紧向机场工作人员询问还能改乘什么车。因为已是晚上,只有机场大巴还到市内,但也不到和朋友约好的holborn,最近也是经过另外一个叫国王路口的车站。而且这是最后一班车,如果错过很可能当晚就得露宿希思罗机场。于是,我就仓皇地冲上了那辆长途车,花了多出地铁车票一倍还多的钱。
后来在英国住得久了,就知道各行业的罢工是很常见的事,一般是由企业的工会组织,事先都跟政府打好招呼,是同政府为工人工资、待遇等问题讨价还价的一种合法手段。罢工的消息之前就会在电视和报纸上公布,方便市民提早准备,所以不时会看到上班族冲入地铁站去赶罢工前的最后一班地铁。地铁罢工充其量只是造成交通不便,而消防队的频频罢工就对人们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伦敦和剑桥都曾有全家人遭火灾被活活烧死、而罢工中的消防队置之不理的事件发生。我对此就很不理解,责备英国的消防队员一点儿人道主义精神都没有。但有些朋友指出,他们正是用这种方式警示政府,这个群体存在的重要意义,以此向社会施加压力来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去救火,整个罢工活动就失去了价值。孰对孰错,难以定论,这样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着。
不止工人罢工,英国的教师也定期罢课。像好友就读的伦敦政经(lse),一学期之内,老师就集体罢课两次之多。各个院系、各个级别的教师,都有权利决定是否参加罢课。老师们一辈子钻研学术,罢起课来也是一丝不苟,程序完备。每次罢课前,负责组织的系主任都会给全系师生发一封郑重的通告信,阐明决定罢课的缘由,时间和具体安排。参与罢课的相关教师也会以口头或email形式通知学生,不少人还会顺便阐述一下对教育现状的个人见解。
老师罢课,学生就等于放假,要是在国内可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但伦敦政经的老师都极为敬业,学生也极好学,所以罢课当天的课程,老师一般都会另选时间自动补上,往往还是占用自己的个人时间。刚开始我觉得这很可笑,罢了课又自动补上,那不等于没罢吗?朋友很严肃地告诉我,这是两个概念。老师罢课是对自己负责,而自动补课则是对学生负责。我听他说着,不禁正襟危坐,心想,虽是细微处,英国人的认真严谨可见一斑。
•火警
火警距离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很遥远的,但它在英国人的生活里,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家常便饭的程度。
二月的一天,还沉睡在熟睡中的我突然就被一阵刺耳的噪音惊醒了。愣了愣,听出是火警,一看手表,早上5点半。外面开始有琐碎的脚步声,我恍恍然打开门,看到有人披着外套,正往楼下冲去。从房间的窗户望出去,也有不少人已从侧面的楼梯跑出楼去。天仍是黑漆漆的,外面一定又湿又冷,我真地不想出去。然而躺回床上,又不安起来,不知是不是真地有火灾,忽然觉得整座楼的人都跑光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于是害怕起来,顾不上换衣服,穿着睡裙、披上羽绒服就也跑出去了。
清晨的户外冷冰冰的,刮着英格兰二月飕飕的小风。我赤裸的小腿在风中竟然没太觉出冷,昏沉沉的头脑倒是清爽了不少,还有些小孩子似的兴奋。学院宿舍里的同学渐渐都集中到宿舍楼的正门外,半睡半醒,蓬头垢面,模样都颇为好笑。负责宿舍管理的几位老师倒都是穿戴整齐、精神抖擞,忙着维持秩序。很快有人让我登记姓名、身份、房间号码,然后就可以回去了。原来,没有什么火灾,只不过又是一次火警演习!
英国人确实是太把人的生存状态当回事了。光是大规模的火警演习,一学期内系里就至少组织了两次。也不管当时整栋大楼里几百人有的在上课、有的在开会、有的在考试。火警一响,由老师带头往外冲,坐在咖啡厅里喝茶聊天的学生有些还迟疑着不肯起身,便会被行政老师硬拉出去。
火警演习还不是最劳人心神的,最让人心惊胆战的是每栋房子都必须装配的火警设备,其敏感程度简直比猎犬的鼻子还灵。许多房屋略微多一些油烟,或有人抽烟,警报就会自动响起。声音之大、之刺耳,足以让绝大数人不堪忍受,夺门而出。若是宿舍楼这种集体居住的情况,往往还会连累全楼人,动辄个把小时不得安宁。据说有人住的地方三天两头响火警,有时竟然是在夜里两三点钟。
在英国住得越久,越发觉,为了避免个体可能出现的损失,英国人是非常不怕麻烦的,他们常常会做一些在中国人眼里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火警即是如此,还有许多别的事例。像春节前英国曾下了一场大雪,为此交通部门居然中断了长途汽车的运行,大费周章疏散人群改乘火车。当晚我们学院的一次晚宴也因此取消,据说是怕造成宾客开车途中的危险。院方不得不逐个打电话通知、致歉、安排改期。连下午茶的热巧克力和甜品翌日都断了供应,厨房的工作人员跑来解释说,这些食物是每天由专人送来的,今天天气不好,就暂停一次。这样的考虑,也是怕造成送货人员的不安全吧。
•地图
留学英国,我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学会了看地图。在北京二十年我是几乎没看过地图的,除了地理课上在中国地图上辨认山西与湖南,在世界地图上辨认五大洲四大洋。久居一座城市会使人变得懒惰,因为你以为已对这个地方熟悉得不用再动脑筋。偶有不熟的地方,就搬出爸爸妈妈这些“北京通”来问。然而突然之间,置身于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一条街道相熟,没有一座建筑了解,甚至连东南西北的方位都搞不清楚,我能做的只是张嘴去问擦肩而过的路人,和仔细端详手中的那张地图。
其实英国的城市都不大,即使首都伦敦也还不到北京的十分之一。但与经过了元明清若干代帝王人工设计的北京城不同,英国城市没有四方规整的城市框架,罕有横平竖直的笔直大道,地形繁复,街巷混杂。更有甚者,贵如伦敦,却是街道狭小,一点儿没有想象中“国际大都市”的气派。当我怀着崇敬的期待去瞻仰那条相当于北京王府井的牛津街(oxfordstreet),才失望地发现它十余步即可横穿,还不及扩宽前的平安大街宽阔。最令人困惑的是,英国城市的单行线街道奇多,这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来说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以为下车的街对面就应是回去时上车的车站,找来找去才发现,车站竟然需要穿过一条小巷,在另一条街的一个毫不相干的角落。
在北京,我早已习惯了一切以发展建设为基准的准则,认定其他东西都不能够影响城市、道路规划的实施。为了拓宽一条马路,建好的高楼大厦都可以炸掉。可是在英国,人们的认识却与此恰恰相反,强调任何新的设计、规划都不能影响已有的物件,因为每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都有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是英国人最为看重和引以为豪的。所以英国城市的街道极为复杂混乱,为了一栋老房子、一座教堂,甚至一棵原本可以砍掉的老树,一座原本可以挪走的石雕,本应顺畅的马路偏偏要分成两段迂回的单行线,来往车辆绕一个大圈,上下班高峰时堵上十几分钟。伦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具代表性。
所谓“国际大都市”的称谓,其实不是指伦敦的外在,而是内质。漫步在市中心,就不由感慨街上人流之混杂,白人、黑人、黄种人,几乎平分秋色,耳畔响起的除了南腔北调的英语,还充斥着其他各种能辨认得出的和无法辨别的各种声音,法语、德语、日语、普通话,粤语走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国人,因为在我身旁的大多数人都是来自非英语民族。没有人会因为我黑发黑眼,一张中国人的面孔就对我好奇地多看一眼。我安静地走着,第一次这样清楚地同时意识到自己个体在世界布景下的鲜明,和自己与全世界的贴近融合。北京近年也打出“国际大都市”的旗号,但相较之下,北京距离这“国际”二字尚有不小的差距。
但这种国际化的人员分布为我在街上问路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常常是当我迎上去问哪里哪里应该怎样走,对方笑笑说我们也是刚来的。其实如此复杂的地形,即使是本地人,也常常搞不清楚。一次我和朋友在唐人街附近迷路,问了四、五个人,竟指给我们四、五种截然不同的路径。
所以在这儿,很多时候求人不如求己,问人不如问地图。兜里揣着一张地图,看着一条街名就能很快找出它的位置来,是种基本的生存技能。由于前面提到的文化保护问题,英国城市的地形变动很少,地图不像在北京那么容易“过期”加之又做得精细,连很小的巷子一般都可找见。更为方便的是把印刷品和网上地图结合使用。我一般要去不认识的地方前,先在英国的地图网站上输入街道名称或邮政编码,该地区的具体街区图就会显示出来,再拿出掌上地图对照着找出大方位,心里便有数了。剑桥的网上地图做得尤其好,不但标出了具体位置,还提供联接,方便人们直接到要去地点的网页了解更多信息。
有了这样的经历,现在我可以狂妄地说,你把我扔到世界上随便哪个地方我都不怕,只要给我一张当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