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君臣失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上对锦州不重视是肯定的了,但为什么不重视?是不信锦州的失守还是根本认定锦州是夺不回来的?还是别的原因?所以满屋子的将领脑子里全部在走这件事。而圣旨是说由新总兵接手山海关的防务。怎么接?每个人都在思考此事。
而外系的一些将领,大多是从其他边军那边调过来渗沙子的。他们则思考着自己的定位何去何从,他们和辽东的将领们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他们并没有多少的退路,如果来辽东的时间长一些的,扩大了人脉,扎下了根,或者和当地的辽将相互通婚,(如吴三桂的老爹吴襄。)那还和满清那边有些牵扯,敢于和皇上玩点小花招,弄点什么拥兵自重、养贼自肥什么的。否则的话,也就只能听从皇上的安排。
大多数辽东体系内的辽将,当然自己辽饷和锦州之失的关系,现在出了锦州之失,皇上不但不着急此事,竟然加强了山海关的防备,这已经充分说明了,皇上的目的,不管关外的土地沦陷,只要守住最后一线,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丧失点国土算什么?
皇上有这样的心态,这是辽东诸将不愿看到的。但再不愿能怎么样,动作都是暗自搞的,总不能摆明了车马扯旗造反吧?大家都是求财的,刚才入城之时袁可立所带的三千锦衣卫,拖着个大家伙,大家也都看到了,从其精气神上。虽然怎么看怎么是新兵蛋子,但气势汹汹也不是个善茬子。
大家都是行伍之人。对好兵坏兵一样就能看的出来,站没个站样,坐没个坐样的,一眼就看出了是兵油子之类的。而动划一令出禁止的那种,一眼从起整齐有序的坐立行停中就能看出来,而这种标准洽好是这三千锦衣卫所具备的。
而监军刘应坤那小眼睛可是转的那叫一个快啊,虽然军事方面自己是个无限接近白痴的人物,但对于政治嗅觉。他绝对是警犬级的。自从皇上宣布废除辽饷之后,他就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感,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也是有些急智的。就算辽东的任何人都对满清有利用价值,他都没有,所以他是最没有退路的。他只是皇上的狗而已,虽然这条狗不是个忠狗。老把皇上的银子吃掉。在这里近捞钱的速度基本上是在宫里的百倍以上,凭着他的职务,又能捞到什么呢?但在这里,一年紧紧手捞个几十万上百万都算正常的。
特别是袁自如前几天回来路过山海关,和他交了底之后,他的思想斗争开始相当的激烈了。在保命、保财的矛盾之中相互的比较着。
锦州的失守,他一眼就看出这是辽东的将领在捣鬼,他那样的智商,判断这样的事情还是有富余的。现在皇上宣布废除辽饷,贪污的三个月内要吐出来。才有的这锦州失守的事,这样他的小心眼又活动起来。皇上若想收复锦州。势必得依靠辽东将士,怎么依靠?朝廷不差饿兵,总不能让当兵的没粮没饷,饿着肚子上战场为你杀敌吧。那辽饷就自然的要恢复。既然恢复了,那三个月内自首的事也就会不了了之了。吃到嘴里的,谁又会拿出来交给皇上呢?再说那多脏啊。这让他如何舍得呢?他是真不明白皇上这要是干什么,大家一起安安稳稳的发财不是很好吗?钱又不是皇上的,都是从泥腿子身上收上来的。
但现在看来,事情就不是自己想的如此简单了,皇上此举根本就没有收复锦州的意思,而且派了袁可立前来,这就是明摆着的事了。这下自己的如意算盘算是打不响了。
气氛稍稍的沉默了一下,刘应坤率先山呼万岁接旨,其他的众将不管是如何的各怀鬼胎,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圣旨接了。
袁可立虽然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但行事还是那样雷厉风行,二千锦衣卫相当顺利的占据了四门。并不顾任何人的反对、不甘,把守城门的军士,全部调到了城门之外。而在城门内外,布置好了气死风灯,专门准备夜战。理由也很强大,为防重蹈锦州覆辙,被内应打开城门,这样安排是必须的。并且宣布非有重要事情回报,任何人三人以上,不得靠近城门,否则视为满清内应射杀。
众将对袁可立此举当然是相当的无奈,这是一点情面都不留啊。有心使点绊子,但看着袁可立那油盐不进的样子,也没办法勾通。想拿着军需拿一把,人家有船,上边东西一应俱全,甚至饭都不吃山海关里的。而军饷方面,根本不需要袁可立cāo心。
袁可立是什么人?辽饷他就没能占着一点的腥,为了造船,四处筹款,欠了一屁股的帐,如今皇上给的钱,才把那钱还上。现在皇上刚刚谈了辽饷的事,就是给他钱,他也不敢要啊。
布置好人手上了城门楼子后,又把皇上送来的四挺巨弩从船上搬到了四个城门楼子上。看到了包的严严实实的巨弩放在了城楼上,好奇的将领想打听一下,是什么物件,结果被袁可立直接以绝秘敷衍过去了。这个阻击弩可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东西,袁可立可不会如此轻易的就给曝光了,他不在不断的做皇上那里伸手要呢。按着他们意思,一个城门按个八门那才叫爽呢。
而其它诸将的事情,袁可立没有一点兴趣问,只是说他们随意,看着皇上表现的敌意如此的明显,众辽将心里没有气那是不可能的,有知道内情的,早已传信给前屯、高台堡、宁远、杏山、松山、塔山、大兴堡、大凌河堡、右屯甚至是觉华岛。如此做派根本就是防范所有的辽东将士,太让人寒心了。
本来在皇上轻言废除辽饷之时,辽东的将领们并没有多在意,因为一切有朝中大佬来主持的。必定刚刚打了一个宁远大捷,是多么的鼓舞国民斗志,这可是后金称国以来少有的胜利。皇上年轻,听了那一个腐儒贾毓祥的什么举国供一隅的言论。就开始想着断了辽饷了。只要吓一吓他,基本上他就会就放弃这个不和实际的念头了。这个年代,在辽东基本上是他们说了算的。搞个假失守也是相当容易的。这不就演了一出戏而已。目的其实就是逼迫皇上认识到辽东军的重要性,没想到皇上非旦不痛改前非,幡然悔悟极力的来拉拢辽将,反而变成加利的来到了山海关,插手军事。
这种表现简直就是视辽东将士于无物,对于这样的老板,只有全面的罢工,才能让他感到肉痛。所以得到消息的辽东各世族的将士代表,纷纷的约定在第三天秘密的赶到了宁远商量对策。
草原、岱海,何可纲已经守了四天了,从一开始的沿着岱海转圈子,到了最后,死死的被蒙古军卡在了岱海的南岸,再也没有活动的空间了。
然后何可纲突发奇想,大盾又厚又大,必须三个人抬着,向前移动。其宽度有五尺左右、高度正好一人高。净军、宦官杂役以及解救的奴隶百姓们都跑的已经很累了。马车在河滩上不是那么好走,如果不是敌人的大盾也沉,根本没办法折腾这几天了,当真是人困马乏。
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何可纲仍然在被卡住的那天晚上,强迫着大家全部起来,搞土木工程,这次挖掘可不是一般的壕沟,而是每隔二尺挖一个浅沟,把挖出来的土,再培到二尺旁边,如此沿净军的阵地纵向一百条、长二十五丈,深一尺、高一尺的沟垅,这样的工程太可怕了。连净军都没有放过,都得劳动。因为时间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可以让净军们做准备了。
众净军当然不是太理解,虽然大家处的不错,但何可纲只是一个局外之人,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拿他们玩耍,宦官们的小心眼可是会发作的。何可纲当然不会给他们发作的机会,把用意说了。
第一次见到大盾,的确是针对神弩的有利武器,蒙古兵全身都逃在了后面,让净军就算是射的再准,神弩也不会穿盾而过,只能看着他们一点点的逼近,一旦近身就凭着净军那小身子骨,根本不够蒙古军塞牙缝的。
所以看到了这种情况,何可纲带着净军、杂役和百姓绕着岱海那个绕啊,跳进水里的心都有,就是没有船而已。最后被堵在这里,眼看着明天就会被蒙古军一点点的围上来。情急之间,何可纲突发奇想,只所以看不到大盾后的蒙古军,那是因为大盾后来的蒙古军都完整的躲在后面的。如果地面不平,那大盾的功能必然大大折扣。后面的蒙古军,不是暴露头就是暴露脚,如果说站在垅上的弯弯腰,这头暴露不出来,但处在洼地的,那个腿脚,是说什么也躲藏不了的。那样净军的机会就来了。
皇上对锦州不重视是肯定的了,但为什么不重视?是不信锦州的失守还是根本认定锦州是夺不回来的?还是别的原因?所以满屋子的将领脑子里全部在走这件事。而圣旨是说由新总兵接手山海关的防务。怎么接?每个人都在思考此事。
而外系的一些将领,大多是从其他边军那边调过来渗沙子的。他们则思考着自己的定位何去何从,他们和辽东的将领们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他们并没有多少的退路,如果来辽东的时间长一些的,扩大了人脉,扎下了根,或者和当地的辽将相互通婚,(如吴三桂的老爹吴襄。)那还和满清那边有些牵扯,敢于和皇上玩点小花招,弄点什么拥兵自重、养贼自肥什么的。否则的话,也就只能听从皇上的安排。
大多数辽东体系内的辽将,当然自己辽饷和锦州之失的关系,现在出了锦州之失,皇上不但不着急此事,竟然加强了山海关的防备,这已经充分说明了,皇上的目的,不管关外的土地沦陷,只要守住最后一线,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丧失点国土算什么?
皇上有这样的心态,这是辽东诸将不愿看到的。但再不愿能怎么样,动作都是暗自搞的,总不能摆明了车马扯旗造反吧?大家都是求财的,刚才入城之时袁可立所带的三千锦衣卫,拖着个大家伙,大家也都看到了,从其精气神上。虽然怎么看怎么是新兵蛋子,但气势汹汹也不是个善茬子。
大家都是行伍之人。对好兵坏兵一样就能看的出来,站没个站样,坐没个坐样的,一眼就看出了是兵油子之类的。而动划一令出禁止的那种,一眼从起整齐有序的坐立行停中就能看出来,而这种标准洽好是这三千锦衣卫所具备的。
而监军刘应坤那小眼睛可是转的那叫一个快啊,虽然军事方面自己是个无限接近白痴的人物,但对于政治嗅觉。他绝对是警犬级的。自从皇上宣布废除辽饷之后,他就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感,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也是有些急智的。就算辽东的任何人都对满清有利用价值,他都没有,所以他是最没有退路的。他只是皇上的狗而已,虽然这条狗不是个忠狗。老把皇上的银子吃掉。在这里近捞钱的速度基本上是在宫里的百倍以上,凭着他的职务,又能捞到什么呢?但在这里,一年紧紧手捞个几十万上百万都算正常的。
特别是袁自如前几天回来路过山海关,和他交了底之后,他的思想斗争开始相当的激烈了。在保命、保财的矛盾之中相互的比较着。
锦州的失守,他一眼就看出这是辽东的将领在捣鬼,他那样的智商,判断这样的事情还是有富余的。现在皇上宣布废除辽饷,贪污的三个月内要吐出来。才有的这锦州失守的事,这样他的小心眼又活动起来。皇上若想收复锦州。势必得依靠辽东将士,怎么依靠?朝廷不差饿兵,总不能让当兵的没粮没饷,饿着肚子上战场为你杀敌吧。那辽饷就自然的要恢复。既然恢复了,那三个月内自首的事也就会不了了之了。吃到嘴里的,谁又会拿出来交给皇上呢?再说那多脏啊。这让他如何舍得呢?他是真不明白皇上这要是干什么,大家一起安安稳稳的发财不是很好吗?钱又不是皇上的,都是从泥腿子身上收上来的。
但现在看来,事情就不是自己想的如此简单了,皇上此举根本就没有收复锦州的意思,而且派了袁可立前来,这就是明摆着的事了。这下自己的如意算盘算是打不响了。
气氛稍稍的沉默了一下,刘应坤率先山呼万岁接旨,其他的众将不管是如何的各怀鬼胎,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圣旨接了。
袁可立虽然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但行事还是那样雷厉风行,二千锦衣卫相当顺利的占据了四门。并不顾任何人的反对、不甘,把守城门的军士,全部调到了城门之外。而在城门内外,布置好了气死风灯,专门准备夜战。理由也很强大,为防重蹈锦州覆辙,被内应打开城门,这样安排是必须的。并且宣布非有重要事情回报,任何人三人以上,不得靠近城门,否则视为满清内应射杀。
众将对袁可立此举当然是相当的无奈,这是一点情面都不留啊。有心使点绊子,但看着袁可立那油盐不进的样子,也没办法勾通。想拿着军需拿一把,人家有船,上边东西一应俱全,甚至饭都不吃山海关里的。而军饷方面,根本不需要袁可立cāo心。
袁可立是什么人?辽饷他就没能占着一点的腥,为了造船,四处筹款,欠了一屁股的帐,如今皇上给的钱,才把那钱还上。现在皇上刚刚谈了辽饷的事,就是给他钱,他也不敢要啊。
布置好人手上了城门楼子后,又把皇上送来的四挺巨弩从船上搬到了四个城门楼子上。看到了包的严严实实的巨弩放在了城楼上,好奇的将领想打听一下,是什么物件,结果被袁可立直接以绝秘敷衍过去了。这个阻击弩可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东西,袁可立可不会如此轻易的就给曝光了,他不在不断的做皇上那里伸手要呢。按着他们意思,一个城门按个八门那才叫爽呢。
而其它诸将的事情,袁可立没有一点兴趣问,只是说他们随意,看着皇上表现的敌意如此的明显,众辽将心里没有气那是不可能的,有知道内情的,早已传信给前屯、高台堡、宁远、杏山、松山、塔山、大兴堡、大凌河堡、右屯甚至是觉华岛。如此做派根本就是防范所有的辽东将士,太让人寒心了。
本来在皇上轻言废除辽饷之时,辽东的将领们并没有多在意,因为一切有朝中大佬来主持的。必定刚刚打了一个宁远大捷,是多么的鼓舞国民斗志,这可是后金称国以来少有的胜利。皇上年轻,听了那一个腐儒贾毓祥的什么举国供一隅的言论。就开始想着断了辽饷了。只要吓一吓他,基本上他就会就放弃这个不和实际的念头了。这个年代,在辽东基本上是他们说了算的。搞个假失守也是相当容易的。这不就演了一出戏而已。目的其实就是逼迫皇上认识到辽东军的重要性,没想到皇上非旦不痛改前非,幡然悔悟极力的来拉拢辽将,反而变成加利的来到了山海关,插手军事。
这种表现简直就是视辽东将士于无物,对于这样的老板,只有全面的罢工,才能让他感到肉痛。所以得到消息的辽东各世族的将士代表,纷纷的约定在第三天秘密的赶到了宁远商量对策。
草原、岱海,何可纲已经守了四天了,从一开始的沿着岱海转圈子,到了最后,死死的被蒙古军卡在了岱海的南岸,再也没有活动的空间了。
然后何可纲突发奇想,大盾又厚又大,必须三个人抬着,向前移动。其宽度有五尺左右、高度正好一人高。净军、宦官杂役以及解救的奴隶百姓们都跑的已经很累了。马车在河滩上不是那么好走,如果不是敌人的大盾也沉,根本没办法折腾这几天了,当真是人困马乏。
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何可纲仍然在被卡住的那天晚上,强迫着大家全部起来,搞土木工程,这次挖掘可不是一般的壕沟,而是每隔二尺挖一个浅沟,把挖出来的土,再培到二尺旁边,如此沿净军的阵地纵向一百条、长二十五丈,深一尺、高一尺的沟垅,这样的工程太可怕了。连净军都没有放过,都得劳动。因为时间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可以让净军们做准备了。
众净军当然不是太理解,虽然大家处的不错,但何可纲只是一个局外之人,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拿他们玩耍,宦官们的小心眼可是会发作的。何可纲当然不会给他们发作的机会,把用意说了。
第一次见到大盾,的确是针对神弩的有利武器,蒙古兵全身都逃在了后面,让净军就算是射的再准,神弩也不会穿盾而过,只能看着他们一点点的逼近,一旦近身就凭着净军那小身子骨,根本不够蒙古军塞牙缝的。
所以看到了这种情况,何可纲带着净军、杂役和百姓绕着岱海那个绕啊,跳进水里的心都有,就是没有船而已。最后被堵在这里,眼看着明天就会被蒙古军一点点的围上来。情急之间,何可纲突发奇想,只所以看不到大盾后的蒙古军,那是因为大盾后来的蒙古军都完整的躲在后面的。如果地面不平,那大盾的功能必然大大折扣。后面的蒙古军,不是暴露头就是暴露脚,如果说站在垅上的弯弯腰,这头暴露不出来,但处在洼地的,那个腿脚,是说什么也躲藏不了的。那样净军的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