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哲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做思想准备。因为研究和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使得我们的心灵脱离躯体,心灵忙忙碌碌,可与身体毫无关系。这有点像是在学习死亡,与死亡很相似;抑或因为人类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归结为一点:教会我们不要惧怕死亡。
——米歇尔德蒙田(16世纪法国思想家)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高龄时自拟墓志铭云:“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的。”无论愿意与否,死亡是生命轨迹必经的一点。正如英国桂冠诗人约。德莱顿所说:我们像旅人那样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可大多数人却很恋栈,惧怕走向这旅行的终点。哲学家为了引领大众去坦然面对死亡,一直在不停探索死亡的意义。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学习哲学即是学习如何去死。”有了对死亡的思想准备,此生就会多了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地享受生命中的风景。可想要坦然面对死亡,必须通过头脑的训练,这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死亡是人生最后的挑战。在这次挑战前,很多人为之要准备一生,甚至这一生都不够。
伊壁鸠鲁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死亡既然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那么享受生命理应就在质量而不在数量上。故此,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是善的唯一标准。”这种“死亡和我们毫无关系”的论调,在中国的古书中也有论述。冲虚至德真经?天端讲子列子说:“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人是精神与肉体的组合物,但只在肉体有生命时才有意识,当人们活着时,意识不到死;人死之后,无知无觉,也不知生。所以,死作为一种实存状态,与人的精神意识完全分离。如此来说,人们一切对死的忧虑、恐惧、害怕都毫无必要了,那么,对死何必“容心”呢?
此番见解,大部分人在理智上理解,并且认同。可面对死亡时,我们依旧感到无法克服的恐惧。即使活着痛苦,也不敢走向死亡,也许瞬间的死亡比活着的痛苦要少得多,可人越接近死亡,就越贪恋生命,害怕死亡。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写道:“我不愿意死。不,我既不愿意死,也不愿意愿意死。我要求这个‘我‘,这个能使我感觉到我活着的可怜的‘我‘,能活下去。因此,我的灵魂的持存问题便折磨着我。”正道出了生命的无奈和愚痴,人类无法控制贪生的心态和欲望。
正是因为对生命的无限留恋,自古以来追求永生的人前仆后继。中国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晚年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劳民伤财,干出了许多荒唐之事。一代明君唐太宗为求长生不死,甚至因误食丹药而丧命。可仔细想来,永生的意义何在呢?人生不如意事,原本十之八九。清朝的蒋坦在秋灯琐忆中写道:“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之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英国诗人杰弗雷。乔叟说:“世界是一条充满苦恼的大道,而我们是来去匆匆的旅人;死亡是世上每个人的归宿。”人生在世,与忧俱生,生命之路充满苦恼,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这种生命又何必永久经历下去呢?卢克莱修说:"我们永远生存和活动在同样事物中间,即使我们再活下去,也不能铸造出新的快乐。"既然如此,还不如突破生死线外,寻求另一种体验。也许会柳暗花明,进入另一个更加广阔的生命空间。
在人类思想上上,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亡留给后世丰富的精神财产。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苏格拉底一如既往,诲人不倦,与来探望他的年轻人从容谈论哲学。由于自知大限将至,他谈话的中心便围绕着死亡问题。苏格拉底反复论证着哲学家之所以不但不怕死、而且乐于赴死的道理。这道理归结起来便是:哲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使灵魂摆脱肉体而获得自由,而死亡无非就是灵魂彻底摆脱了肉体,因而正是哲学所要寻求的那种理想境界。一个人如果在有生之年就努力使自己淡然于肉体的快乐,专注于灵魂的生活,他的灵魂就适合于启程前往另一个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活动。所以哲学就是“预习死亡”当赐之死刑的毒酒端来之后,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改色,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勇敢实践了他的哲学理论。他最后的遗言是:“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死亡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仿佛欣赏生命中的一道风景,绝不是一件恐惧的事。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其对生死问题的哲学观点。在柏拉图哲学中,人的存在首先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而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灵魂渴望着从肉体的束缚中得到解放,这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根本追求。人只要活着,灵魂就离不开肉体,因此,柏拉图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哲学家从来,也不应该惧怕死亡。
哲学流派中的斯多葛派认为,既然死亡是无法逃避的必然,那就主动地接受吧,顺从自然,服从命运,心甘情愿地接受死亡。这种观点影响了许多古希腊的勇士和智者。据说,奥东皇帝决定在夜里自刎。他先整理了自己的东西,给仆人们分了钱财,磨快了准备自杀的剑刃。然后,因为只等弄清各位朋友是否都已安然撤离,他便睡起觉来。他睡得那么深沉,仆人们竟然听到他的鼾声;小加图在失去法官职位的那一夜,是在玩乐中度过的,而他将要自杀的那一夜,仍然在读书;对他而言,失去生命和失去官职是一回事。
平静对待生死已经很高明了,若能玩笑处之,更显得其境界非同一般。法国有个著名的哲学家,他临死时处在昏迷状态,朋友来看他,见他眼睛闭着,不知道他死没死,就说我们摸他脚,如果脚是凉的,这个人就死了。当朋友去摸他脚时,他眼睛忽然睁开,讲了一句话:“圣女贞德死的时候,脚还是热的”为什么呢?因为贞德是被烧死的,从下面点火烧死的,所以脚还是热的。他在生死关头还在开玩笑,然后从容死去;挪威著名文学家易卜生临死的时候,很多朋友围着他,他闭着眼睛躺在那里。一名护士在旁边跟别人讲一句话说:“他好像情况好了一点”这时候他就睁开了眼睛,回了一句话:“你说我的情况好了一点,正好相反,我现在就要死了”然后他就死掉了。
这种对待死亡的达观和幽默,让人不但由衷佩服,且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
各类宗教的目的也是教人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哲学家叔本华强调说:“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各种宗教和哲学达到这种目的的程度,虽然千差万别互有不同,然而,它们的确远较其他方面更能给予人平静面对死亡的力量。”在基督教中,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耶稣给我们做了示范,因为他完全可以不上十字架。在佛法中,死后可以进入极乐世界。自古高僧大德,临危之际,有偈曰: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寥寥二十字,足与正气歌互相媲美。更有许多高僧大德,谈笑脱去,指不胜屈。近代理想主义先驱谭嗣同对佛法生死之道参悟透彻,他认为肉体可以死亡,但灵魂可以不死。他曾说:“知身为不死之物,虽杀之亦不死,则成仁取义,必无怛怖于其衷。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复何所惮而不亹亹!”谭嗣同戊戌政变殉难时从容不迫,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得益于其对佛法的笃信。
中国哲学中,庄子对生死的态度和论述最为精彩。庄子至乐云: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舆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舆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在庄子看来,宇宙间一切皆为“元气”演化而来“人”亦为万物中之一物,当然也不例外。一个人开始并无生命,亦无形体,后来是“元气”的变化逐渐使其有了形体、有了生命,最后演变为一个活着的人。而“死”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这个人又开始往回变化,先没有了生命,又没有了形体,最后复返“元气”这样一种过程,就象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般,是自然而然、无法以人力抗拒的过程。人从死走到生,既无热情,也无恐惧。现在,人从生走到死,把这个过程再做一遍。死是宇宙秩序的一分子,是世界生命的一分子。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因生者之“死”痛不欲生,嚎啕大哭呢?谁学会了直面死亡,谁就不再被奴役,就能无视一切束缚和强制。谁真正懂了失去生命不是一件坏事,谁就能泰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庄子看破了生死,所以,他很洒脱,很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
庄子齐物论中论及生死,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腐臭;腐臭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臭。”生和死相依存在,没有死,何来生?死后,才会有生,腐臭化为神奇。那么,对死,又何必忧患呢?西晋时期玄学家郭象最了解庄子,他在庄子。大宗师注写到:“夫死生变化,吾皆吾之,既皆是吾,是何失哉?未始失吾,吾何忧哉?”对庄子的“齐生死”做了很好的注解。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之境界,奉献给世人一种豁达的心胸与深邃的死亡智慧,使人们能够直面亲者之死,并以坦然的心境接受自我之亡的绝对现实。
在中国历史上,能承继庄子洒脱生死观的智者,不乏其人。南北朝时,宋明帝临死前下命令让王景文先死。王景文是皇后的兄弟,皇上死了,皇后有权,舅爷自然也有权,外戚王家有权,就威胁到宋家天下,所以宋明帝送了一道命令和一瓶毒酒过去。那时王景文正在家里宴客、下棋。他拆开皇上的命令,见到赐死的决定,神色毫无异样,若无其事,把命令摺起来收好,照旧认真下棋。等棋下完了,他把棋子收好,才慢慢对客人宣布,皇上已送毒酒来,要他自杀,说着举起毒酒满杯,对客人们笑着说:“此酒不可相劝。”这杯酒可不能请你们喝呀!就从容死了。在古今中外从容含笑而死的故事中,这是一个经典!
明末清初的才子金圣叹对待死亡的态度也让人敬佩。据说,金圣叹临刑将斩,刽子手举起雪亮的鬼头刀,其他同被斩首的囚犯早已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了。圣叹忽然抬起头,说:“杀头,至痛也;藉没,至惨也。而圣叹无意中得之,不亦乐乎?”接着扭过头,对刽子手说:“老兄,你的刀磨得够快吗?别来个二重奏。”刽子手笑答:“快!”说时迟“刷”的一声,那时快,金圣叹的人头落地,滚出去的头仍然大声喊道:“好啊,好快的刀啊!”对待自我生命的死亡,从容视之,这种境界让人敬佩,但若对他人之死漠然不问,则会流于残忍。这两种态度,一为春日之乐观,一为秋日之肃杀,不可同日而语。
宋明理学家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程氏门中有吕原明者,乘轿渡河坠水,从者溺死,他安坐轿中,漠然不动,他是去了人欲,去了怵惕之人,所以见从者溺死,不生恻隐心。程子这派学说传至南渡,朱子的好友张南轩、其父张魏公,苻离之战,丧师十数万,终夜鼾声如雷,南轩还夸其父心学很精。张魏公也是去了怵惕的人,所以死人如麻,不生恻隐心。瞿兑在杶庐所闻录的“乾隆名士写真”中,写到名士武虚谷为了学不动心法,经常到菜市口观看杀人的场面。冬月大决的时候,他最早到场。观者数百人,也有皱眉头流眼泪的,而武氏却一个人神色不变。
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绝不会让人敬佩,只会让人厌恶。
庄子在大宗师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时没有眼泪,内心没有觉得难过,居丧时不悲哀,颜渊对此难以理解,便请教于孔子。孔子说“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这是因为孟孙才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在他看来,由生到死好比由一物化为另一物,都是事物形态的变化而已。
在庄子认为,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很多哲人毕生追求此境。可当读了英国诗人华尔华兹的我们是七个人这首小诗时,我们发现,赤子之心却早已具备这种境界。华滋华斯在诗中写他碰到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诗人问她说,你有几个兄弟姊妹呀,她说七个。诗人问哪七个,她说两个去航海了,两个住在别的地方,一个姊姊一个哥哥埋在那小屋旁边。诗人说,活着的才算,应该只有五位才对。
“如果两位在天上,”我问道
“那么还有几个?”
“啊,先生,我们七个。”她回答,干净利落。
“但他们死了,两个死了,他们的灵魂,上了天了!”
这些话,是耳边风,一说而过
小姑娘执意她没有错
小姑娘照说:“不对,我们七个!”
在孩子眼中,逝去的亲人还是跟她生活在一起的,像睡着了一样。正如一个小孩得知他爸爸死后,还发出疑问:我知道爸爸死了,但是他晚上为什么不回来吃饭?赤子之心不知死亡,也没有对死亡的恐惧。人认识死亡需要一个过程,形成对死亡的恐惧也要有一个过程。
由此看来,哲学家所苦苦追求的境界其实是一种返璞归真、重获赤子之心的境界。当我们把内心之中的灰尘清扫干净,去掉对死亡的错误认识,去掉对死亡的恐惧,露出赤子之心,我们也就能坦然面对死亡了。死亡有何可怕,那只是换个地方生活而已!
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做思想准备。因为研究和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使得我们的心灵脱离躯体,心灵忙忙碌碌,可与身体毫无关系。这有点像是在学习死亡,与死亡很相似;抑或因为人类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归结为一点:教会我们不要惧怕死亡。
——米歇尔德蒙田(16世纪法国思想家)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高龄时自拟墓志铭云:“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的。”无论愿意与否,死亡是生命轨迹必经的一点。正如英国桂冠诗人约。德莱顿所说:我们像旅人那样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可大多数人却很恋栈,惧怕走向这旅行的终点。哲学家为了引领大众去坦然面对死亡,一直在不停探索死亡的意义。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学习哲学即是学习如何去死。”有了对死亡的思想准备,此生就会多了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地享受生命中的风景。可想要坦然面对死亡,必须通过头脑的训练,这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死亡是人生最后的挑战。在这次挑战前,很多人为之要准备一生,甚至这一生都不够。
伊壁鸠鲁说:“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到的时候,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死亡既然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那么享受生命理应就在质量而不在数量上。故此,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是善的唯一标准。”这种“死亡和我们毫无关系”的论调,在中国的古书中也有论述。冲虚至德真经?天端讲子列子说:“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人是精神与肉体的组合物,但只在肉体有生命时才有意识,当人们活着时,意识不到死;人死之后,无知无觉,也不知生。所以,死作为一种实存状态,与人的精神意识完全分离。如此来说,人们一切对死的忧虑、恐惧、害怕都毫无必要了,那么,对死何必“容心”呢?
此番见解,大部分人在理智上理解,并且认同。可面对死亡时,我们依旧感到无法克服的恐惧。即使活着痛苦,也不敢走向死亡,也许瞬间的死亡比活着的痛苦要少得多,可人越接近死亡,就越贪恋生命,害怕死亡。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写道:“我不愿意死。不,我既不愿意死,也不愿意愿意死。我要求这个‘我‘,这个能使我感觉到我活着的可怜的‘我‘,能活下去。因此,我的灵魂的持存问题便折磨着我。”正道出了生命的无奈和愚痴,人类无法控制贪生的心态和欲望。
正是因为对生命的无限留恋,自古以来追求永生的人前仆后继。中国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晚年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劳民伤财,干出了许多荒唐之事。一代明君唐太宗为求长生不死,甚至因误食丹药而丧命。可仔细想来,永生的意义何在呢?人生不如意事,原本十之八九。清朝的蒋坦在秋灯琐忆中写道:“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之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英国诗人杰弗雷。乔叟说:“世界是一条充满苦恼的大道,而我们是来去匆匆的旅人;死亡是世上每个人的归宿。”人生在世,与忧俱生,生命之路充满苦恼,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这种生命又何必永久经历下去呢?卢克莱修说:"我们永远生存和活动在同样事物中间,即使我们再活下去,也不能铸造出新的快乐。"既然如此,还不如突破生死线外,寻求另一种体验。也许会柳暗花明,进入另一个更加广阔的生命空间。
在人类思想上上,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亡留给后世丰富的精神财产。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苏格拉底一如既往,诲人不倦,与来探望他的年轻人从容谈论哲学。由于自知大限将至,他谈话的中心便围绕着死亡问题。苏格拉底反复论证着哲学家之所以不但不怕死、而且乐于赴死的道理。这道理归结起来便是:哲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使灵魂摆脱肉体而获得自由,而死亡无非就是灵魂彻底摆脱了肉体,因而正是哲学所要寻求的那种理想境界。一个人如果在有生之年就努力使自己淡然于肉体的快乐,专注于灵魂的生活,他的灵魂就适合于启程前往另一个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活动。所以哲学就是“预习死亡”当赐之死刑的毒酒端来之后,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改色,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勇敢实践了他的哲学理论。他最后的遗言是:“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死亡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仿佛欣赏生命中的一道风景,绝不是一件恐惧的事。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其对生死问题的哲学观点。在柏拉图哲学中,人的存在首先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而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灵魂渴望着从肉体的束缚中得到解放,这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根本追求。人只要活着,灵魂就离不开肉体,因此,柏拉图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哲学家从来,也不应该惧怕死亡。
哲学流派中的斯多葛派认为,既然死亡是无法逃避的必然,那就主动地接受吧,顺从自然,服从命运,心甘情愿地接受死亡。这种观点影响了许多古希腊的勇士和智者。据说,奥东皇帝决定在夜里自刎。他先整理了自己的东西,给仆人们分了钱财,磨快了准备自杀的剑刃。然后,因为只等弄清各位朋友是否都已安然撤离,他便睡起觉来。他睡得那么深沉,仆人们竟然听到他的鼾声;小加图在失去法官职位的那一夜,是在玩乐中度过的,而他将要自杀的那一夜,仍然在读书;对他而言,失去生命和失去官职是一回事。
平静对待生死已经很高明了,若能玩笑处之,更显得其境界非同一般。法国有个著名的哲学家,他临死时处在昏迷状态,朋友来看他,见他眼睛闭着,不知道他死没死,就说我们摸他脚,如果脚是凉的,这个人就死了。当朋友去摸他脚时,他眼睛忽然睁开,讲了一句话:“圣女贞德死的时候,脚还是热的”为什么呢?因为贞德是被烧死的,从下面点火烧死的,所以脚还是热的。他在生死关头还在开玩笑,然后从容死去;挪威著名文学家易卜生临死的时候,很多朋友围着他,他闭着眼睛躺在那里。一名护士在旁边跟别人讲一句话说:“他好像情况好了一点”这时候他就睁开了眼睛,回了一句话:“你说我的情况好了一点,正好相反,我现在就要死了”然后他就死掉了。
这种对待死亡的达观和幽默,让人不但由衷佩服,且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
各类宗教的目的也是教人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哲学家叔本华强调说:“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各种宗教和哲学达到这种目的的程度,虽然千差万别互有不同,然而,它们的确远较其他方面更能给予人平静面对死亡的力量。”在基督教中,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耶稣给我们做了示范,因为他完全可以不上十字架。在佛法中,死后可以进入极乐世界。自古高僧大德,临危之际,有偈曰: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寥寥二十字,足与正气歌互相媲美。更有许多高僧大德,谈笑脱去,指不胜屈。近代理想主义先驱谭嗣同对佛法生死之道参悟透彻,他认为肉体可以死亡,但灵魂可以不死。他曾说:“知身为不死之物,虽杀之亦不死,则成仁取义,必无怛怖于其衷。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复何所惮而不亹亹!”谭嗣同戊戌政变殉难时从容不迫,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得益于其对佛法的笃信。
中国哲学中,庄子对生死的态度和论述最为精彩。庄子至乐云: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舆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舆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在庄子看来,宇宙间一切皆为“元气”演化而来“人”亦为万物中之一物,当然也不例外。一个人开始并无生命,亦无形体,后来是“元气”的变化逐渐使其有了形体、有了生命,最后演变为一个活着的人。而“死”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这个人又开始往回变化,先没有了生命,又没有了形体,最后复返“元气”这样一种过程,就象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般,是自然而然、无法以人力抗拒的过程。人从死走到生,既无热情,也无恐惧。现在,人从生走到死,把这个过程再做一遍。死是宇宙秩序的一分子,是世界生命的一分子。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因生者之“死”痛不欲生,嚎啕大哭呢?谁学会了直面死亡,谁就不再被奴役,就能无视一切束缚和强制。谁真正懂了失去生命不是一件坏事,谁就能泰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庄子看破了生死,所以,他很洒脱,很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
庄子齐物论中论及生死,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腐臭;腐臭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臭。”生和死相依存在,没有死,何来生?死后,才会有生,腐臭化为神奇。那么,对死,又何必忧患呢?西晋时期玄学家郭象最了解庄子,他在庄子。大宗师注写到:“夫死生变化,吾皆吾之,既皆是吾,是何失哉?未始失吾,吾何忧哉?”对庄子的“齐生死”做了很好的注解。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之境界,奉献给世人一种豁达的心胸与深邃的死亡智慧,使人们能够直面亲者之死,并以坦然的心境接受自我之亡的绝对现实。
在中国历史上,能承继庄子洒脱生死观的智者,不乏其人。南北朝时,宋明帝临死前下命令让王景文先死。王景文是皇后的兄弟,皇上死了,皇后有权,舅爷自然也有权,外戚王家有权,就威胁到宋家天下,所以宋明帝送了一道命令和一瓶毒酒过去。那时王景文正在家里宴客、下棋。他拆开皇上的命令,见到赐死的决定,神色毫无异样,若无其事,把命令摺起来收好,照旧认真下棋。等棋下完了,他把棋子收好,才慢慢对客人宣布,皇上已送毒酒来,要他自杀,说着举起毒酒满杯,对客人们笑着说:“此酒不可相劝。”这杯酒可不能请你们喝呀!就从容死了。在古今中外从容含笑而死的故事中,这是一个经典!
明末清初的才子金圣叹对待死亡的态度也让人敬佩。据说,金圣叹临刑将斩,刽子手举起雪亮的鬼头刀,其他同被斩首的囚犯早已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了。圣叹忽然抬起头,说:“杀头,至痛也;藉没,至惨也。而圣叹无意中得之,不亦乐乎?”接着扭过头,对刽子手说:“老兄,你的刀磨得够快吗?别来个二重奏。”刽子手笑答:“快!”说时迟“刷”的一声,那时快,金圣叹的人头落地,滚出去的头仍然大声喊道:“好啊,好快的刀啊!”对待自我生命的死亡,从容视之,这种境界让人敬佩,但若对他人之死漠然不问,则会流于残忍。这两种态度,一为春日之乐观,一为秋日之肃杀,不可同日而语。
宋明理学家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程氏门中有吕原明者,乘轿渡河坠水,从者溺死,他安坐轿中,漠然不动,他是去了人欲,去了怵惕之人,所以见从者溺死,不生恻隐心。程子这派学说传至南渡,朱子的好友张南轩、其父张魏公,苻离之战,丧师十数万,终夜鼾声如雷,南轩还夸其父心学很精。张魏公也是去了怵惕的人,所以死人如麻,不生恻隐心。瞿兑在杶庐所闻录的“乾隆名士写真”中,写到名士武虚谷为了学不动心法,经常到菜市口观看杀人的场面。冬月大决的时候,他最早到场。观者数百人,也有皱眉头流眼泪的,而武氏却一个人神色不变。
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绝不会让人敬佩,只会让人厌恶。
庄子在大宗师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时没有眼泪,内心没有觉得难过,居丧时不悲哀,颜渊对此难以理解,便请教于孔子。孔子说“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这是因为孟孙才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在他看来,由生到死好比由一物化为另一物,都是事物形态的变化而已。
在庄子认为,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很多哲人毕生追求此境。可当读了英国诗人华尔华兹的我们是七个人这首小诗时,我们发现,赤子之心却早已具备这种境界。华滋华斯在诗中写他碰到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诗人问她说,你有几个兄弟姊妹呀,她说七个。诗人问哪七个,她说两个去航海了,两个住在别的地方,一个姊姊一个哥哥埋在那小屋旁边。诗人说,活着的才算,应该只有五位才对。
“如果两位在天上,”我问道
“那么还有几个?”
“啊,先生,我们七个。”她回答,干净利落。
“但他们死了,两个死了,他们的灵魂,上了天了!”
这些话,是耳边风,一说而过
小姑娘执意她没有错
小姑娘照说:“不对,我们七个!”
在孩子眼中,逝去的亲人还是跟她生活在一起的,像睡着了一样。正如一个小孩得知他爸爸死后,还发出疑问:我知道爸爸死了,但是他晚上为什么不回来吃饭?赤子之心不知死亡,也没有对死亡的恐惧。人认识死亡需要一个过程,形成对死亡的恐惧也要有一个过程。
由此看来,哲学家所苦苦追求的境界其实是一种返璞归真、重获赤子之心的境界。当我们把内心之中的灰尘清扫干净,去掉对死亡的错误认识,去掉对死亡的恐惧,露出赤子之心,我们也就能坦然面对死亡了。死亡有何可怕,那只是换个地方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