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遗少文集 > 中国茶道流变卷四唐人煎茶道与宋人

中国茶道流变卷四唐人煎茶道与宋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唐人煎茶道

    中国人的饮茶历史悠久。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中心。如果要回溯中国茶文化的滥觞之源,当是晋代杜育的荈赋——

    “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绩青霜,口口口口,白黄若虚。调神和内,倦解慵除。”

    在现存的正史古籍中,荈赋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第一篇完整地记载了茶叶从种植到品饮的全过程文章,文中讲从环境、种植、生长以及到采摘时节,还有劳动场景到烹茶、选水及茶具的选择和饮茶的效用等。(荈,音chuǎn,指采摘时间较晚的茶。晋郭璞:“早采者为荼(即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荈赋是中国最早的茶诗赋作品,它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专门歌吟茶事、抒发茶情的诗赋类作品,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早期茶文化的文学基础,还是‘廉简育德’的中国茶道思想的先声。(中国古代的崇物思想中,最重‘金玉’,在先秦时代,金是指青铜、玉则玉石。无论是玉振金声的庙堂之器,卿大夫的席前方丈、列食五鼎,还是天下通商的货币,或报之以琼瑶的定情之物,都以金玉为贵,到了后世,黄金美玉在大多数人的心里依然是富贵的象征。因而说:杜育德‘器择陶简’是廉简育德的思想。)

    “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从荈赋中晋代时人的所成茶汤的品相与后来唐人煎茶的景象相比较,来看两者,别无二致。

    虽然,唐代盛行的煎茶之法是从先代茶人那里流传、演变而来是合乎逻辑的;煎茶之法起于何时,无法从历史文献中找到精确的记载。唐人陆羽著述茶经始有详细的‘煎茶之法’的记载。虽然,唐代盛行的煎茶之法是从先代茶人那里流传、演变而来是合乎逻辑的。

    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后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方法论’的诞生,也成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茶经中,陆羽记述了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描写了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说明了煮茶、饮茶的24种用具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描述了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还讲了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并简要介绍了既往的其它饮茶方式。

    陆羽茶经是唐人集古之大成并有所创新的‘茶叶制作、成汤、品饮’的方法论与茶学说,并因其同时代的文人为其注入茶情及哲学等精神内涵而成为古代茶人的‘圣经’。

    撰于8世纪末的封氏闻见记卷六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元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为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饮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迹不祥,约为陆羽同时人。他对茶经进行了润色,娴熟茶艺,是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

    除陆羽、常伯熊之外,皎然、斐汶、张又新、刘禹锡、白居易、李约、卢仝、钱起、杜牧、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等人对唐人茶道均有贡献。其中,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廷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更是推波助澜,使煎茶道日益成熟及传播。

    诗僧皎然,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皎然多才多艺,他不但对佛学、道学、茶事、茶理、茶道都有深层研究。皎然年长陆羽,与陆羽结成忘年交。谢陆二人亦师亦友,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皎然精于煎茶,作茶诗二十多首。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僧皎然首标‘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陆羽。他认为饮茶不仅能涤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门径,三饮便可得道全真。

    斐汶茶述记:“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茶,性清味淡,涤烦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独高。

    玉川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此诗中“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三碗茶,唯存道德,此与皎然“三饮便得道”义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烟消云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传千古,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写主客相对饮茶,言忘而道存,洗尽尘心,远胜炼丹服药。

    中唐以后,人们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认为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陆羽茶经,斐汶茶述,皎然“三饮”卢仝“七碗”高扬茶道精神,开始把饮茶从日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

    八世纪下半叶,值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的思想开始确立,人们开始注重饮茶的环境并形成了初步的饮茶礼仪,这标志着中国茶道的开始形成。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衰落,历时约五百年。(以‘煎茶’为载体(承载茶情之体)的古代茶道虽然在汉族集聚区消失了,居住在在蒙古高原上的牧民那里缺依然继续着古老的煎茶方式。)

    中编,东方茶道流变

    目录

    卷四:中国茶道流变

    唐代煎茶道

    宋代点茶法

    明代泡茶法之兴起

    明代泡茶法之分化

    卷五:近现代饮茶方式的分类研究

    饮茶方式的分类

    浸出式饮茶方式的三大系统及特征

    一次成汤滗饮法的各种饮茶方式

    留卤续水掺茶法的各种泡饮方式

    喝法的不同是分化茶艺流派的重要因素

    各种泡饮方式的比较

    盖碗茶的模糊泡饮法的解析

    大礼茶中的数学泡茶法的解析

    茶道中的泡饮方式与茶事引导

    漫谈古代哲学对中国茶人的影响

    唐人煎茶道的形成

    中国人的饮茶历史悠久。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中心。如果要回溯中国茶文化的滥觞之源,当是晋代杜育的荈赋——

    “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绩青霜,口口口口,白黄若虚。调神和内,倦解慵除。”

    在现存的正史古籍中,荈赋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第一篇完整地记载了茶叶从种植到品饮的全过程文章,文中讲从环境、种植、生长以及到采摘时节,还有劳动场景到烹茶、选水及茶具的选择和饮茶的效用等。(荈,音chuǎn,指采摘时间较晚的茶。晋郭璞:“早采者为荼(即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荈赋是中国最早的茶诗赋作品,它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专门歌吟茶事、抒发茶情的诗赋类作品,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早期茶文化的文学基础,还是‘廉简育德’的中国茶道思想的先声。(中国古代的崇物思想中,最重‘金玉’,在先秦时代,金是指青铜、玉则玉石。无论是玉振金声的庙堂之器,卿大夫的席前方丈、列食五鼎,还是天下通商的货币,或报之以琼瑶的定情之物,都以金玉为贵,到了后世,黄金美玉在大多数人的心里依然是富贵的象征。因而说:杜育德‘器择陶简’是廉简育德的思想。)

    “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从荈赋中晋代时人的所成茶汤的品相与后来唐人煎茶的景象相比较,来看两者,别无二致。

    虽然,唐代盛行的煎茶之法是从先代茶人那里流传、演变而来是合乎逻辑的;煎茶之法起于何时,无法从历史文献中找到精确的记载。唐人陆羽著述茶经始有详细的‘煎茶之法’的记载。虽然,唐代盛行的煎茶之法是从先代茶人那里流传、演变而来是合乎逻辑的。

    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后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方法论’的诞生,也成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茶经中,陆羽记述了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描写了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说明了煮茶、饮茶的24种用具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描述了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还讲了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并简要介绍了既往的其它饮茶方式。

    陆羽茶经是唐人集古之大成并有所创新的‘茶叶制作、成汤、品饮’的方法论与茶学说,并因其同时代的文人为其注入茶情及哲学等精神内涵而成为古代茶人的‘圣经’。

    撰于8世纪末的封氏闻见记卷六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元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为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饮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迹不祥,约为陆羽同时人。他对茶经进行了润色,娴熟茶艺,是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

    除陆羽、常伯熊之外,皎然、斐汶、张又新、刘禹锡、白居易、李约、卢仝、钱起、杜牧、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等人对唐人茶道均有贡献。其中,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廷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更是推波助澜,使煎茶道日益成熟及传播。

    诗僧皎然,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皎然多才多艺,他不但对佛学、道学、茶事、茶理、茶道都有深层研究。皎然年长陆羽,与陆羽结成忘年交。谢陆二人亦师亦友,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皎然精于煎茶,作茶诗二十多首。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僧皎然首标‘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陆羽。他认为饮茶不仅能涤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门径,三饮便可得道全真。

    斐汶茶述记:“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茶,性清味淡,涤烦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独高。

    玉川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此诗中“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三碗茶,唯存道德,此与皎然“三饮便得道”义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烟消云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传千古,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写主客相对饮茶,言忘而道存,洗尽尘心,远胜炼丹服药。

    中唐以后,人们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认为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陆羽茶经,斐汶茶述,皎然“三饮”卢仝“七碗”高扬茶道精神,开始把饮茶从日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

    八世纪下半叶,值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的思想开始确立,人们开始注重饮茶的环境并形成了初步的饮茶礼仪,这标志着中国茶道的开始形成。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衰落,历时约五百年。(以‘煎茶’为载体(承载茶情之体)的古代茶道虽然在汉族集聚区消失了,居住在在蒙古高原上的牧民那里缺依然继续着古老的煎茶方式。)

    宋人的点茶法

    ‘点茶之法’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至少在十一世纪的北宋中期,已经成熟。但从陆羽的茶经五之煮与蔡襄的茶录的比对中可看出,宋人的末茶与唐人的渊源。

    陆羽时代,唐人煎茶的方法是与煎制草药汤剂相类似的,让茶叶在煮沸的水中浸出茶素,分离出茶汤。唐人是从茶饼上取一小块,再次烘干捣碎,以碎茶末投入第二沸之水中,再沸则扬汤止沸以育其华,酌分诸碗,乘热连饮。宋人是在唐人做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茶研的更细并用罗筛筛选,制成粉状的末茶。唐人茶末粗如雪花,宋人茶末细如面粉。‘点茶’与‘煎茶’更大的不同是制成汤剂的方法:唐人向风炉上‘鍑’中沸水,直接投入碎茶,汤成之后,滗出茶汤;宋人则是把极细的茶粉放在预热过茶盏中,取将近于初沸之水注入茶盏中,搅拌调和成浆状液体。

    宋英宗皇帝治平元年,三司使给事中‘蔡襄’在进呈给仁宗皇帝的茶录中,较为详细的讲述了‘点茶之法’。从茶录讲述的‘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可看出,宋人的‘点茶法’是先用微火将茶叶炙干,以净纸密裹捶碎熟碾,用细罗筛‘罗茶’,用炭火给茶盏预热,侯渐成蟹眼之汤注入茶盏少许,放入茶末,二次注汤比用茶筅环回击拂。搅拌均匀后点茶完成,则‘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

    在茶录中,蔡襄有所谓“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和“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我们可以知道,宋人‘点茶’有着极为精细的过程控制,其最佳状态,可有一种比喻:‘水乳交融’。

    尽管宋代盛行的点茶法看着是承前启后的茶艺形式,它却是一种前与古人、后与来者极不相同饮茶方式,与古今中外的其它的饮茶方式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

    按照人类摄入茶叶营养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不同饮茶方法,一个是‘全食法’与另一个是‘浸出饮法’

    唐及前代,中国人饮茶是取其精髓如饮其血;宋朝人不仅喝了茶的血,还吃了茶的肉。中国民间有‘吃茶’的叫法,这样的方言,确是来自‘宋朝’。从‘全部吃掉’与‘浸出、留渣’来看‘点茶’与‘煎茶’,可谓大相径庭。

    唐人在‘釡’中煎煮碎茶。而在陆羽以前更早的的朝代,人们是把散茶(白茶)甚至是鲜叶直接放入鼎镬之中烹煮,然后把茶汤倒进碗中,饮用。

    宋代的‘点茶’是在‘盏’中进行成汤,末茶遇水成汤之后,直接就盏而食。在点盏之前则要求把饼茶捶碎、熟碾,并用‘绝细’‘茶罗’筛选。最后的一‘点’,虽然便捷,却不利于像唐人那样‘以盐入味’。所以宋代贡茶者以香药入味,制成奢侈的‘龙凤团茶’。

    尽管,蔡襄在上进给皇帝的茶录中,认识到“茶有真香”反对“以龙脑和膏”并对“皆不入香,恐夺其真。”的民间做法加以赞赏。却又在其论茶器章中说“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又说“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从茶录可知宋代的都市茶风甚为奢靡,而与‘廉简育德’的中国茶道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早在晋代,杜育的荈赋就提出“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的茶道思想。)。尽管宋代的‘点茶’及‘斗茶’之风甚为流行及奢靡,‘廉简育德’的茶道思想依然为文人所崇尚,煎茶法能与点茶法并行于世,大约也与之有关。文人尚德喜煎茶,有宋诗为证:“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苏东坡之汲江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