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禅师塔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步入禅师塔林,登临云山带来的劳苦瞬间就被山风吹散得丝毫无存了。这里沉寂得听得见自己血脉的跳动,但是并不森然,也没有人感觉到森然。偶尔有风轻轻走来,如同当年高僧们的低吟轻唱,很动听,很悦耳。
禅师塔林由14座僧基石塔组成,现存有塔名的有曹溪嫡嗣燕居禅师之塔、曹溪嫡嗣云树禅师之塔、三十四世钟运行之塔、传临济正宗三十六世弗器禅师之塔、惺声禅师之塔、达理禅师之塔、临济刹派第十世上登下岸皈老和尚之塔共八座,皆古朴、肃穆。每座塔身、塔基、塔围均用浅绿色板岩筑成,板岩则是经过精细研磨的,没有丝毫对禅师们的不恭和草率。千年烟雾不断、钟声不断的胜力寺就在禅师们用眼可以看见、用耳可以听见的山坞里,他们还关注着、庇佑着山坞里的古寺,祈望着古寺再度的鼎盛。
禅师塔林先后建于明代的天启年间至清朝的道光年间。约莫是公元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一个法号叫无涯的和尚(公元1566—1626年)慕名从南岳来到武冈,此时的云山胜力寺香火虽然不断,但还称不上最为旺盛时期,规模也有待扩建。
一日,无涯和尚行走在城南梯云桥上,见眼前走过一批又一批香客前往云山拜佛,心中生出有香客必有名寺的念头,于是一脸虔诚地尾随香客上了云山。爬完十八茅湾,已距胜力寺不远了,忽然听到有呻吟自树林间传来。无涯和尚寻声找去,看见山沟里躺着一位因采药途中失足跌成重伤的老和尚。老和尚望见有人前来搭救,指着身边一个螺钵要无涯去找水。无涯和尚望着此钵钵身如同一个螺壳,口大尺许,通体透明,且有绿光闪烁,不敢怠慢,赶紧从小溪取来一钵水端给老和尚喝了,老和尚面色很快有了红润。接着,老和尚又用草药醮着钵里的水把周身擦了一遍,竟神奇般站了起来。为了报答无涯的救命之恩,老和尚从此收无涯做了弟子。老和尚对德才兼备的无涯关爱有加,临终前,就把跟随自己一生的螺钵送给了无涯。无涯学着老和尚用这个螺钵为香客治病,从不吝啬。之后,无涯做了胜力寺的掌门人,对胜力寺进行了增修,使云山佛教处于鼎盛时期,住寺僧众达500余人。神宗皇帝为此召见了无涯大师,并御赐袈裟“龙藏紫衣”于无涯。至今,无涯大师的袈裟还收藏在南岳方广寺内。
公元1626年(天启六年),时年60岁的无涯大师圆寂。弟子将他坐化安葬于胜力寺对面的一处净地,名别云峰,并修建禅塔,每每前往祭祀,必先登石级盘旋而上。禅塔的建造,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质,全凭嵌合严密,却也十分坚固,且造型庄重精美。令无涯禅师欣慰的是,这片净土也为日后的和尚圆寂后提供了一个清净的世界。
无涯和尚圆寂后,胜力寺开始冷落衰败,时间将近半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由四川双桂堂前往南岳扫塔的燕居大师(公元1609——1678)途经武冈时,被这块福地宝刹所吸引,并在此停留,不再云游他乡。
燕居大师姓李,四川忠南人,为临济宗第三十二代传人。19岁那年削发为僧,拜梁山县太平寺破山和尚为师,崇祯十六年道成离师,住持故乡构伽寺法事。
燕居大师来到云山后,见寺庙破烂,既率二百僧众整修,并建别云禅院(即讲经台)“大开法藏之门”再次把云山的佛教恢复到当年无涯大师时期般的鼎盛,前来云山朝佛的香客,近至本县各乡,远至相邻各县及广西龙胜、资源和贵州黎平等地,多时日达万人之众。之后,燕居大师离开武冈去到南岳,在南岳住了三年,然后云游湖北江陵,饱经漂泊沧桑后,顿生回蜀之意,偶遇邵阳太守李益阳,被李益阳苦苦挽留,重新回到了武冈云山。不久,城步僧众邀请燕居大师到了梅坪燕文山天竺寺。公元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中秋前一夜,燕居大师设茶邀请僧众赏月,僧众不解,认为既是赏月,应为中秋。燕居大师却语出玄虚:“你们只知明日是中秋,却不知明日无月尔。”僧众仍是满脸存惑,不解其意。到了第二天晚上,僧众来敲燕居大师的门,邀其赏月时,燕居大师已悄然圆寂,时年69岁。
燕居圆寂后,佛门弟子将其火化,骨灰自梅坪燕文山天竺寺迁往云山,于别云峰上建造七级石塔一座予以安放,佛门后裔称其禅塔为绍祖峰。该禅塔第三级塔面阴刻明礼部仪制司主事潘应星、江苏金坛主薄潘应斗楷书绍祖峰塔铭记,第五级塔面阴刻燕居禅师手笔“绍祖峰”三字及其篆书印章,底层塔面阴刻隶书“曹溪嫡嗣燕居禅师之塔”禅塔建成后,武冈州城不时失火,州人认为是绍祖峰过高的缘故,遂拆去二层。和尚塔原本是七层的,人称七级浮屠,但云山的和尚塔例外,最高为五层,只因燕居大师名气太大,别的和尚禅塔不敢超过。
步入禅师塔林,登临云山带来的劳苦瞬间就被山风吹散得丝毫无存了。这里沉寂得听得见自己血脉的跳动,但是并不森然,也没有人感觉到森然。偶尔有风轻轻走来,如同当年高僧们的低吟轻唱,很动听,很悦耳。
禅师塔林由14座僧基石塔组成,现存有塔名的有曹溪嫡嗣燕居禅师之塔、曹溪嫡嗣云树禅师之塔、三十四世钟运行之塔、传临济正宗三十六世弗器禅师之塔、惺声禅师之塔、达理禅师之塔、临济刹派第十世上登下岸皈老和尚之塔共八座,皆古朴、肃穆。每座塔身、塔基、塔围均用浅绿色板岩筑成,板岩则是经过精细研磨的,没有丝毫对禅师们的不恭和草率。千年烟雾不断、钟声不断的胜力寺就在禅师们用眼可以看见、用耳可以听见的山坞里,他们还关注着、庇佑着山坞里的古寺,祈望着古寺再度的鼎盛。
禅师塔林先后建于明代的天启年间至清朝的道光年间。约莫是公元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一个法号叫无涯的和尚(公元1566—1626年)慕名从南岳来到武冈,此时的云山胜力寺香火虽然不断,但还称不上最为旺盛时期,规模也有待扩建。
一日,无涯和尚行走在城南梯云桥上,见眼前走过一批又一批香客前往云山拜佛,心中生出有香客必有名寺的念头,于是一脸虔诚地尾随香客上了云山。爬完十八茅湾,已距胜力寺不远了,忽然听到有呻吟自树林间传来。无涯和尚寻声找去,看见山沟里躺着一位因采药途中失足跌成重伤的老和尚。老和尚望见有人前来搭救,指着身边一个螺钵要无涯去找水。无涯和尚望着此钵钵身如同一个螺壳,口大尺许,通体透明,且有绿光闪烁,不敢怠慢,赶紧从小溪取来一钵水端给老和尚喝了,老和尚面色很快有了红润。接着,老和尚又用草药醮着钵里的水把周身擦了一遍,竟神奇般站了起来。为了报答无涯的救命之恩,老和尚从此收无涯做了弟子。老和尚对德才兼备的无涯关爱有加,临终前,就把跟随自己一生的螺钵送给了无涯。无涯学着老和尚用这个螺钵为香客治病,从不吝啬。之后,无涯做了胜力寺的掌门人,对胜力寺进行了增修,使云山佛教处于鼎盛时期,住寺僧众达500余人。神宗皇帝为此召见了无涯大师,并御赐袈裟“龙藏紫衣”于无涯。至今,无涯大师的袈裟还收藏在南岳方广寺内。
公元1626年(天启六年),时年60岁的无涯大师圆寂。弟子将他坐化安葬于胜力寺对面的一处净地,名别云峰,并修建禅塔,每每前往祭祀,必先登石级盘旋而上。禅塔的建造,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质,全凭嵌合严密,却也十分坚固,且造型庄重精美。令无涯禅师欣慰的是,这片净土也为日后的和尚圆寂后提供了一个清净的世界。
无涯和尚圆寂后,胜力寺开始冷落衰败,时间将近半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由四川双桂堂前往南岳扫塔的燕居大师(公元1609——1678)途经武冈时,被这块福地宝刹所吸引,并在此停留,不再云游他乡。
燕居大师姓李,四川忠南人,为临济宗第三十二代传人。19岁那年削发为僧,拜梁山县太平寺破山和尚为师,崇祯十六年道成离师,住持故乡构伽寺法事。
燕居大师来到云山后,见寺庙破烂,既率二百僧众整修,并建别云禅院(即讲经台)“大开法藏之门”再次把云山的佛教恢复到当年无涯大师时期般的鼎盛,前来云山朝佛的香客,近至本县各乡,远至相邻各县及广西龙胜、资源和贵州黎平等地,多时日达万人之众。之后,燕居大师离开武冈去到南岳,在南岳住了三年,然后云游湖北江陵,饱经漂泊沧桑后,顿生回蜀之意,偶遇邵阳太守李益阳,被李益阳苦苦挽留,重新回到了武冈云山。不久,城步僧众邀请燕居大师到了梅坪燕文山天竺寺。公元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中秋前一夜,燕居大师设茶邀请僧众赏月,僧众不解,认为既是赏月,应为中秋。燕居大师却语出玄虚:“你们只知明日是中秋,却不知明日无月尔。”僧众仍是满脸存惑,不解其意。到了第二天晚上,僧众来敲燕居大师的门,邀其赏月时,燕居大师已悄然圆寂,时年69岁。
燕居圆寂后,佛门弟子将其火化,骨灰自梅坪燕文山天竺寺迁往云山,于别云峰上建造七级石塔一座予以安放,佛门后裔称其禅塔为绍祖峰。该禅塔第三级塔面阴刻明礼部仪制司主事潘应星、江苏金坛主薄潘应斗楷书绍祖峰塔铭记,第五级塔面阴刻燕居禅师手笔“绍祖峰”三字及其篆书印章,底层塔面阴刻隶书“曹溪嫡嗣燕居禅师之塔”禅塔建成后,武冈州城不时失火,州人认为是绍祖峰过高的缘故,遂拆去二层。和尚塔原本是七层的,人称七级浮屠,但云山的和尚塔例外,最高为五层,只因燕居大师名气太大,别的和尚禅塔不敢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