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听墙根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卫显动作飞快地将桌上的那本《幼学琼林》收进了书袋里,眼巴巴地望着已经将托盘放在桌上的卫初音。
卫初音看着卫显一脸的馋样就差没流口水了,又是好笑又是心疼,从托盘里捧了一碗炒年糕出来推到了卫显的面前,“快吃吧,小心烫!”
回身又把盛了蛋汤的大碗也搁在了桌上。
卫显“唰”地从桌上的筷笼里拿了一双筷子,坐也来不及坐,立在那就从碗里夹了一片年糕往嘴里塞。
年糕片被卫初音切的薄薄的,吸足了油,又沾染了白菘的清甜,刚塞进嘴里嚼了嚼,卫显就满足地眯起了眼睛,连声嚷道:“好吃,真好吃!”
“阿显,慢些,别急,当心烫嘴。”卫初音一边叮嘱着心急的卫显,一边又从托盘上捧了一只碗放到桌上。
拿筷子在碗里翻了半天,把那几片小的可怜的腊肉找了出来,分别夹到了卫显的碗里和托盘上剩下的那只碗里。
“大姐,我这碗里的肉够多了,你别总是省着不吃给我吃,朱家二姐比你还小二岁呢都已经比你高了。”卫显看着碗里那几片油汪汪的腊肉吞了吞口水,但还是目光坚毅地要将腊肉夹回卫初音的碗里。
卫初音“啪”地拿筷子打了卫显的手一下,“大姐最讨厌吃腊肉了!”
说完,就捧着托盘进了里屋,屋子里黑漆漆的,只有床头柜上点了一盏小小的油灯,照亮了寸许的地方。
许娘子正低着头靠在床板上,左手捧着竹制的绣绷,右手正捻着一根细针上下不停的飞舞着。
“娘,您不好好歇着,怎么又做绣活了?”卫初音捧着托盘走了过去。
许娘子听见声音抬头朝卫初音笑道:“娘不是已经躺着了嘛,这绣活是最轻省的了,一点也不累人。”
卫初音撇了撇嘴,没有接话,把托盘放在了床头柜上,劈手一把夺过了许娘子手中的绣活,“娘,先吃饭!”
许娘子捧着瓷碗,想着之前朱大娘说的话,实在没什么胃口,清甜绵润的炒年糕吃在嘴里如同嚼蜡,只是想着女儿辛劳不吃太对不住她,勉强才将一碗年糕吃完。
卫初音瞥见许娘子皱紧的眉头,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便开口劝慰道:“娘,您别着急,待会儿我就带着阿显去里正家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一家三口吃完了饭,又收拾了碗筷洗干净了,天也黑了。
卫显点了一只火把高高举在手上,“大姐,咱们俩个真去里正家打听情况?”
连日阴雨,村里的小路泥泞不堪,好在姐弟俩都有准备,在布鞋外面都套了一双草鞋防滑。可饶是如此,卫初音还是一步一打滑。
皱着眉头用力甩了甩脚,卫初音试图把粘在草鞋上的黄泥甩掉,这草鞋粘了湿泥,重的要命,“那只是说给娘听的,让她可以安心。”
卫显停了下来,转头疑惑地看向了卫初音,“大姐,那这大晚上的,路又不好走,我们两个到底要去哪?”
火把熊熊燃烧着,橙红色的火光一跳一跳的,卫初音有些菜色的小脸在火光的映衬下,显得有些狡黠,“当然是要去里正家呀!”
卫显被卫初音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卫初音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再追问卫初音也只是笑而不答,卫显没有办法只好跟在卫初音后面朝里正家走去。
村里的里正通常都是由村里品行端正、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的,陵水村现任的里正叫朱逢春。
朱逢春已是知天命的岁数了,做事一直都是秉着不建功不犯错的原则,所以从十五年前首任到现在,平平稳稳连任了十来年的里正职务,如今卫家住的这间屋子也是当年的他亲自把钥匙送到卫晋德的手上。
卫初音自然不会带着卫显直接找上里正家去,她心知肚明的很,她一个今年才十三的小娘子,加上一个过了年才刚刚十一的卫显,在别人眼里,他们姐弟俩都还是孩子,哪家大人会耐烦理会两个孩子,更别说是里正了。
只怕刚进门还没说清来意,人家就要赶他们姐弟俩出门了。
卫初音知道这个理,但还是往里正家去,当然不是上赶着要人家拿扫帚赶她和卫显,她呀是要去的听里正家的墙根。
朱逢春虽然是里正,却有一个全村人都知道的毛病,那就是怕老婆。
朱逢春的老婆陈氏年过五旬,已是一个瘦瘦弱弱的老太太了,但脾气可不得了。
卫初音曾听朱大娘和许娘子闲聊时说过,朱逢春年轻的时候吃喝嫖赌样样皆来,爹娘都被他活生生给气死了,一副家当也被他败光了。
后来陈氏进门,也不顾新娘子的脸面,直接拿着捶衣服的棒槌天天追在朱逢春背后,朱逢春到哪她就跟到哪,弄得朱逢春的那些狐朋狗友见了她就逃。
俗话说,摸螺蛳还要搭个好伴,没了那群狐朋狗友勾搭教唆,朱逢春的本性又不坏,知道陈氏虽然脾气暴躁但也是一心为了他,也就痛下决心慢慢改好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后来朱逢春和陈氏不但挣回了家业,十来年后,朱逢春还当上了陵水村的里正,更是一当就是十来年。
朱逢春对陈氏是心服口服,所以平日里哪怕是个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和陈氏商量。这次族老们上门要求收回卫家屋子可算得上是大事,朱逢春必定要和陈氏商量后再做决定。
乡间晚上无事,陈氏又管得严,朱逢春不会出门,正是听墙根的好时候。
姐弟俩猫着腰缩在里正家卧房的窗户下,每年过年,村里人都要到里正家拜年,卫初音也来过几趟了,自然知道里正夫妻俩的卧房大门朝哪边开。
从窗户里看进去到处都是黑漆漆地,也没有响动,屋里没人,卫初音耐心的等待着。
卫显见卫初音耳朵竖得跟兔子似的,整个人几乎都要扒在墙上了,不由有些脸红。
扯了扯卫初音的袖子,卫显小声道:“大姐,夫子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卫初音回过头,瞪了一眼卫显,同样小声道:“嘘!我问你,夫子管不管咱们家屋子的事?”
卫显抓抓头发摇了摇头。
“那不就结了!”卫初音笑眯眯地说道,一点偷听人家隐私的负罪心理也没有。
说完,卫初音整个人又扒回了里正家的外墙上,也不管连日阴雨,外墙上的石灰被雨水打湿后都糊了沾了她一身。
卫显想了想,觉得还是大姐说的对,干脆也学卫初音一样整个人都扒在了里正家的外墙上。
这时,屋里隐隐传来了人声,姐弟俩同时精神一震,屏息静气伸长了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
“笃笃笃”这是打火石的声音,紧接着姐弟俩头顶上的那扇窗户亮了起来,往外投出了橙黄色的光晕,白色的窗纸上映着屋里的两个人影。
“老头子,夜了该歇了,你少抽些烟,别老是半夜咳得气都喘不过来,吵得我睡也睡不着!”伴随着开门声,一个苍老的女子声音响了起来。
卫初音心中想着,这是朱逢春的老伴——陈氏。
紧接着是鞋子踢踏进门的声音,还伴着“吧嗒吧嗒”抽水烟的声音,“咳咳,行行行,不抽了不抽了,我这辈子就剩下这一个爱好了,也要被你天天啰嗦!”一个苍老的男子声音不满地说道。
“我要不是为你好,我才懒得天天说你,好心被狗吃了,还要被你说我啰嗦!”老夫妻俩打着嘴仗,“快把鞋脱了,脚洗干净了再上/床。”
屋里又传来了“哗啦哗啦”的水声,还有“西索西索”的脱衣声,好半晌卫初音等的都快不耐烦了,里正夫妻俩终于说到了正事上。
“哎,我说老太婆,今日族老们上门说卫家那事,你怎么看?”朱逢春果然不负“妻管严”的称号,事事都要过问陈氏。
卫初音听见墙那头的里正夫妻俩总算说到正事了,心中大喜,耳朵贴得越发牢了,只恨指甲不够长,不然非要扒掉几块砖,方便她听得更清楚。
陈氏嗤笑了一声,“哼,我看啊,那些族老们都掉钱眼里去了!”
“这话怎么说?”朱逢春问道。
“你也不用脑子想想,卫家虽然是外来户,可当年那卫小哥给咱们村办了学堂,又留了下来当先生,教化村里的娃儿那么多年连一个大钱也没收过。”
“虽说卫小哥已经过世了,就留下许娘子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娃,那许娘子斯斯文文的,从来也没和谁红过脸,村里人又感念卫小哥的恩德,没事谁会去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这赵家看中人家屋子地方好,屋后面就有河,等拿了卫家的屋子,就直接在屋子后面搭几间草棚,把他家的作坊搬过来,也方便竹子檫沙,省得还像现在这样要绕一大段路。”
“只恨他赵家想要卫家的屋子,自己不出头,却在背后拿银钱鼓动了族老们,逼着你出头做这个恶人。”
说到这,陈氏冷哼了一声,“也不想想,当年可是你亲手把钥匙交到卫小哥手上的,现在又要让你逼着许娘子搬走,那不是存心要让全村人看你这个里正的笑话,你这个里正的位置还想坐得稳?”
陈氏一番话把前因后果都说的清清楚楚,不仅墙那头的朱逢春听明白了,就是墙这头的卫初音、卫显姐弟俩也听的明明白白的。
卫初音心火“噔噔蹬”的直往上窜,心道果然是赵家搞的鬼。
卫显动作飞快地将桌上的那本《幼学琼林》收进了书袋里,眼巴巴地望着已经将托盘放在桌上的卫初音。
卫初音看着卫显一脸的馋样就差没流口水了,又是好笑又是心疼,从托盘里捧了一碗炒年糕出来推到了卫显的面前,“快吃吧,小心烫!”
回身又把盛了蛋汤的大碗也搁在了桌上。
卫显“唰”地从桌上的筷笼里拿了一双筷子,坐也来不及坐,立在那就从碗里夹了一片年糕往嘴里塞。
年糕片被卫初音切的薄薄的,吸足了油,又沾染了白菘的清甜,刚塞进嘴里嚼了嚼,卫显就满足地眯起了眼睛,连声嚷道:“好吃,真好吃!”
“阿显,慢些,别急,当心烫嘴。”卫初音一边叮嘱着心急的卫显,一边又从托盘上捧了一只碗放到桌上。
拿筷子在碗里翻了半天,把那几片小的可怜的腊肉找了出来,分别夹到了卫显的碗里和托盘上剩下的那只碗里。
“大姐,我这碗里的肉够多了,你别总是省着不吃给我吃,朱家二姐比你还小二岁呢都已经比你高了。”卫显看着碗里那几片油汪汪的腊肉吞了吞口水,但还是目光坚毅地要将腊肉夹回卫初音的碗里。
卫初音“啪”地拿筷子打了卫显的手一下,“大姐最讨厌吃腊肉了!”
说完,就捧着托盘进了里屋,屋子里黑漆漆的,只有床头柜上点了一盏小小的油灯,照亮了寸许的地方。
许娘子正低着头靠在床板上,左手捧着竹制的绣绷,右手正捻着一根细针上下不停的飞舞着。
“娘,您不好好歇着,怎么又做绣活了?”卫初音捧着托盘走了过去。
许娘子听见声音抬头朝卫初音笑道:“娘不是已经躺着了嘛,这绣活是最轻省的了,一点也不累人。”
卫初音撇了撇嘴,没有接话,把托盘放在了床头柜上,劈手一把夺过了许娘子手中的绣活,“娘,先吃饭!”
许娘子捧着瓷碗,想着之前朱大娘说的话,实在没什么胃口,清甜绵润的炒年糕吃在嘴里如同嚼蜡,只是想着女儿辛劳不吃太对不住她,勉强才将一碗年糕吃完。
卫初音瞥见许娘子皱紧的眉头,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便开口劝慰道:“娘,您别着急,待会儿我就带着阿显去里正家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一家三口吃完了饭,又收拾了碗筷洗干净了,天也黑了。
卫显点了一只火把高高举在手上,“大姐,咱们俩个真去里正家打听情况?”
连日阴雨,村里的小路泥泞不堪,好在姐弟俩都有准备,在布鞋外面都套了一双草鞋防滑。可饶是如此,卫初音还是一步一打滑。
皱着眉头用力甩了甩脚,卫初音试图把粘在草鞋上的黄泥甩掉,这草鞋粘了湿泥,重的要命,“那只是说给娘听的,让她可以安心。”
卫显停了下来,转头疑惑地看向了卫初音,“大姐,那这大晚上的,路又不好走,我们两个到底要去哪?”
火把熊熊燃烧着,橙红色的火光一跳一跳的,卫初音有些菜色的小脸在火光的映衬下,显得有些狡黠,“当然是要去里正家呀!”
卫显被卫初音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卫初音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再追问卫初音也只是笑而不答,卫显没有办法只好跟在卫初音后面朝里正家走去。
村里的里正通常都是由村里品行端正、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的,陵水村现任的里正叫朱逢春。
朱逢春已是知天命的岁数了,做事一直都是秉着不建功不犯错的原则,所以从十五年前首任到现在,平平稳稳连任了十来年的里正职务,如今卫家住的这间屋子也是当年的他亲自把钥匙送到卫晋德的手上。
卫初音自然不会带着卫显直接找上里正家去,她心知肚明的很,她一个今年才十三的小娘子,加上一个过了年才刚刚十一的卫显,在别人眼里,他们姐弟俩都还是孩子,哪家大人会耐烦理会两个孩子,更别说是里正了。
只怕刚进门还没说清来意,人家就要赶他们姐弟俩出门了。
卫初音知道这个理,但还是往里正家去,当然不是上赶着要人家拿扫帚赶她和卫显,她呀是要去的听里正家的墙根。
朱逢春虽然是里正,却有一个全村人都知道的毛病,那就是怕老婆。
朱逢春的老婆陈氏年过五旬,已是一个瘦瘦弱弱的老太太了,但脾气可不得了。
卫初音曾听朱大娘和许娘子闲聊时说过,朱逢春年轻的时候吃喝嫖赌样样皆来,爹娘都被他活生生给气死了,一副家当也被他败光了。
后来陈氏进门,也不顾新娘子的脸面,直接拿着捶衣服的棒槌天天追在朱逢春背后,朱逢春到哪她就跟到哪,弄得朱逢春的那些狐朋狗友见了她就逃。
俗话说,摸螺蛳还要搭个好伴,没了那群狐朋狗友勾搭教唆,朱逢春的本性又不坏,知道陈氏虽然脾气暴躁但也是一心为了他,也就痛下决心慢慢改好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后来朱逢春和陈氏不但挣回了家业,十来年后,朱逢春还当上了陵水村的里正,更是一当就是十来年。
朱逢春对陈氏是心服口服,所以平日里哪怕是个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和陈氏商量。这次族老们上门要求收回卫家屋子可算得上是大事,朱逢春必定要和陈氏商量后再做决定。
乡间晚上无事,陈氏又管得严,朱逢春不会出门,正是听墙根的好时候。
姐弟俩猫着腰缩在里正家卧房的窗户下,每年过年,村里人都要到里正家拜年,卫初音也来过几趟了,自然知道里正夫妻俩的卧房大门朝哪边开。
从窗户里看进去到处都是黑漆漆地,也没有响动,屋里没人,卫初音耐心的等待着。
卫显见卫初音耳朵竖得跟兔子似的,整个人几乎都要扒在墙上了,不由有些脸红。
扯了扯卫初音的袖子,卫显小声道:“大姐,夫子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卫初音回过头,瞪了一眼卫显,同样小声道:“嘘!我问你,夫子管不管咱们家屋子的事?”
卫显抓抓头发摇了摇头。
“那不就结了!”卫初音笑眯眯地说道,一点偷听人家隐私的负罪心理也没有。
说完,卫初音整个人又扒回了里正家的外墙上,也不管连日阴雨,外墙上的石灰被雨水打湿后都糊了沾了她一身。
卫显想了想,觉得还是大姐说的对,干脆也学卫初音一样整个人都扒在了里正家的外墙上。
这时,屋里隐隐传来了人声,姐弟俩同时精神一震,屏息静气伸长了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
“笃笃笃”这是打火石的声音,紧接着姐弟俩头顶上的那扇窗户亮了起来,往外投出了橙黄色的光晕,白色的窗纸上映着屋里的两个人影。
“老头子,夜了该歇了,你少抽些烟,别老是半夜咳得气都喘不过来,吵得我睡也睡不着!”伴随着开门声,一个苍老的女子声音响了起来。
卫初音心中想着,这是朱逢春的老伴——陈氏。
紧接着是鞋子踢踏进门的声音,还伴着“吧嗒吧嗒”抽水烟的声音,“咳咳,行行行,不抽了不抽了,我这辈子就剩下这一个爱好了,也要被你天天啰嗦!”一个苍老的男子声音不满地说道。
“我要不是为你好,我才懒得天天说你,好心被狗吃了,还要被你说我啰嗦!”老夫妻俩打着嘴仗,“快把鞋脱了,脚洗干净了再上/床。”
屋里又传来了“哗啦哗啦”的水声,还有“西索西索”的脱衣声,好半晌卫初音等的都快不耐烦了,里正夫妻俩终于说到了正事上。
“哎,我说老太婆,今日族老们上门说卫家那事,你怎么看?”朱逢春果然不负“妻管严”的称号,事事都要过问陈氏。
卫初音听见墙那头的里正夫妻俩总算说到正事了,心中大喜,耳朵贴得越发牢了,只恨指甲不够长,不然非要扒掉几块砖,方便她听得更清楚。
陈氏嗤笑了一声,“哼,我看啊,那些族老们都掉钱眼里去了!”
“这话怎么说?”朱逢春问道。
“你也不用脑子想想,卫家虽然是外来户,可当年那卫小哥给咱们村办了学堂,又留了下来当先生,教化村里的娃儿那么多年连一个大钱也没收过。”
“虽说卫小哥已经过世了,就留下许娘子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娃,那许娘子斯斯文文的,从来也没和谁红过脸,村里人又感念卫小哥的恩德,没事谁会去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这赵家看中人家屋子地方好,屋后面就有河,等拿了卫家的屋子,就直接在屋子后面搭几间草棚,把他家的作坊搬过来,也方便竹子檫沙,省得还像现在这样要绕一大段路。”
“只恨他赵家想要卫家的屋子,自己不出头,却在背后拿银钱鼓动了族老们,逼着你出头做这个恶人。”
说到这,陈氏冷哼了一声,“也不想想,当年可是你亲手把钥匙交到卫小哥手上的,现在又要让你逼着许娘子搬走,那不是存心要让全村人看你这个里正的笑话,你这个里正的位置还想坐得稳?”
陈氏一番话把前因后果都说的清清楚楚,不仅墙那头的朱逢春听明白了,就是墙这头的卫初音、卫显姐弟俩也听的明明白白的。
卫初音心火“噔噔蹬”的直往上窜,心道果然是赵家搞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