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吃了中饭不久,虎生从外头回来,顾瑛正在院里涮洗凳子,顾瑛见他牵了一头牛,于是问道:“究竟下午家里还有何事,怎么还借了一头牛回来。”
虎生将牛系在院外的李子树下,对她说道:“下午你就晓得了。”
顾瑛听后,瞅了虎生一眼说道:“也不知道是啥事,你和大娘都打起了哑谜,惹得人心里怪好奇的,快些告诉我吧!”
虎生眼见顾瑛双颊微红,正低头抿嘴笑着,便不觉得有些呆了,因此只管怔怔得立在院里看着顾瑛,顾瑛被他看得怪臊的,于是将话头岔开,说道:“我见你套了牛车,想必是要行远路的。”
虎生回了神,脸上也是一红,低声说道:“倒不是别的,只是因要到田家坳去拉豆腐回来,路又有些难走,才借了二叔家的牛。”
顾瑛这才记起早两日前,虎生泡了一桶黄豆,当时也没有细问,想来是要打豆腐的,虎生又说:“因姥娘家里先前是开豆腐店的,所以我家里每年都要打几板豆腐,天冷存得住,况且娘又很会做几样豆腐的菜。”
“想来那一桶黄豆也打不得很多豆腐,为何要一起去,这必定是有什么原因才是?”顾瑛问虎生。
虎生笑了笑,嘴里道:“妹妹不知,田大家的豆腐打得很好,我跟娘逢了家里打豆腐,都要去喝一碗豆腐花儿,今年有你在,自然也跟着一起去尝尝的。”
顾瑛听到可以去喝豆腐花,便一口答应下来,心里有些期待,不免又有些好笑,自从到了桃源村,物资贫乏,现在喝一碗豆腐花也盼望着。
过了一会子,李氏从坡下挎着个篮子上来,远远的就问虎生:“东西都准备齐了没有?”
虎生回道:“牛已经借了过来,咱们可以走了。”说着从屋里拿了两个箩筐出来,又擦洗干净放到牛车上,李氏又叫顾瑛戴了头巾,虽说白日里太阳还算好,只等到日头下了山,也是冷得很,一行人收好了东西,便锁了门出去。
虎生在前面赶牛,李氏和顾瑛坐在牛车上,一路边说边笑直走了好久,李氏跟顾瑛讲了,顾瑛这才得知,这田家坳比桃源村还要偏,又几乎不通路,村里人过年打豆腐,一般都不到田家坳来,只因李氏知道田家坳的田大家里的豆腐打得最好,因此每年必要费些功夫,特意跑到田大家去打豆腐。
又走了大半日,虎生三人才到了田家坳打豆腐的田大家,顾瑛粗略一看,田大家里围了一个大院,后面一边几间土房,豆腐作坊跟居家都连在一起的,进了院,院里做着好几个人,都是附近其他村里的人,是专门到田大家里打豆腐的。
见了虎生进来,一个才留头穿着绿袄子的丫头冲屋里喊了一声;“娘,桃源村的赵大娘来取豆腐了。”
“啊哟,怎么这么晚才来。”一个声音从里屋里传了来,接着,布帘子被打起,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走出来了,那女人见了跟在李氏身后的顾瑛停住了脚,她细细打量了一番,扭头望着李氏说道:“想必这姑娘就是你老家来的舅侄女儿吧,长得真是好看。”
也是为了怕惹祸,桃源村里除了刘二叔一家知道顾瑛的来历,对外李氏一律称是从老家来的侄女儿,因为死了爹娘,家里又没个正经亲戚,这才投奔了来的,这话也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只因顾瑛跟虎生岁数差不多,又因虎生一直未曾定人家,那不信的人人便说李氏要拿这姑娘来配虎生。
李氏嘴里说:“正是呢,倒要你把她赞成这样!”李氏说了,回头跟顾瑛说;“这是你田大婶子。”顾瑛跟着叫了一声,那田大家的果然笑眯眯的拉着顾瑛又赞她是个懂事孩子。
彼此说了几句话,李氏又说:“我是带着哥儿跟姐儿来吃豆腐花儿的。”
“谁不知道你的习惯,早就等着呢!”
田大家的笑了一声,便转身进了屋,过了一会子,舀了三大碗豆腐花儿出来,虎生接了,又从怀里拿出个纸包,正是先前在家里已准备好的一小包糖。
田大家的对李氏说:“咱们这里都是咸口的,偏偏你们一家吃个豆腐花儿爱放甜的。”
李氏是打南边来的,吃豆腐花儿必定要放糖,这北地却爱吃咸豆腐花儿,自然惹得田大家的好奇,李氏笑了笑,说道:“几十年的习惯,改不过来了。”
虎生甜的咸的都无所谓,他特地转头问顾瑛,瑛娘想吃甜口还是咸口?”李氏嗔道:“你这傻孩子,瑛娘跟我一样从南边儿来的,自然也是吃甜的。”
瑛娘前世也是南方人,对虎生说吃甜的,虎生便三个碗里各放了一点儿糖,那穿绿袄子的丫头从屋里搬了几张凳子出来,李氏接了碗,招呼顾瑛挨着自己坐了吃豆腐花儿,顾瑛尝了一口,豆腐花儿稍稍带了点子豆腥味儿,倒是滑口得很,又很嫩,入了胃身上暖和得很。
不一会子,三人喝完了豆腐花儿,虎生收了碗,自已到田大家的灶间去舀了水将碗洗了,因作坊间里有田大在,田大家的便在院子里跟李氏一起说话。只还未到一袋烟的工夫,那院门又被推开。
田大家的和李氏看了来人,脸上倒有些讪讪得,顾瑛虽心里奇怪,也不便相问,那来的人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婆子,进了院子扫了众人一眼,视线便落在顾瑛身上,李氏起身对着那婆子说:“田姑婆也来了。”说完又对虎生喊了一声:“见了你田姑婆也不叫人。”
虎生闷声闷气的对着婆子喊了一声:“田姑婆。”
屋里人或多或少也是知道的,此时见了田姑婆,倒都不好插话,各自打了一声招呼,便自说起闲话来。
田大家的怕田姑婆当众给李氏没脸,于是笑着说:“大忙月的,谁家不是忙得脚不沾地,倒是婶子家,几个儿媳妇都是能干的,屋里屋外半点事都不需要你操心。”
田姑婆笑了两声,说道:“等你家狗蛋儿娶了媳妇儿,这一摊子事也可丢给他们了。”
田大家的虚应了几句,田姑婆便扭头看了顾瑛半晌,对李氏说:“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模样的姑娘呢,瞧着性情儿也是个好的。”
李氏干笑了两声,又对婆子让了坐,那婆子坐在李氏的凳子上,拉着顾瑛的手上下又看了看赞道:“果然是个好人儿,怨不得你家哥儿看不上我家侄女儿呢!”
瑛娘被她看得有些发毛,只是不好发作,于是只得眼巴巴的看着李氏。
“哎哟,姑婆说哪里话,你家姐儿谁不称赞,是我家虎生没福才是!”李氏讪笑了两句又说:“我已经听说了,你家姐儿已定了上黄村的,那屋里兄弟多,家里的小子又都是做家子,姐儿嫁过去是不必吃苦的。”
听李氏说起这些,那婆子脸上的脸色才松动了几分,其实自从她侄女儿配了好人家,她心里早没了气,只是才刚在听外头有人说虎生来取豆腐,车上坐了一个好看的姑娘,这才不服气,特意跑过来看看。
说着,田姑婆又问了顾瑛几句话,顾瑛随意回答了两句,便听到田大在里面喊豆腐好了,要虎生进去帮着打下手。
虎生进去后,不多时,便端着箩筐出来,顾瑛望了过去,见箩筐里放得都是还冒着热气的白豆腐,待豆腐都装好了,上面盖了两块湿纱布,虎生又进去跟田大结了钱,李氏便说要家去了,恐天晚了回去路上看不见。
田大家的送出门,那田姑婆也说了几句话,虎生一家将箩筐装到牛车上,便出了田家坳。
一出了田家坳,虎生沉着脸说:“那田姑婆的气性也忒大了,每见了娘一回,必定要说一些子话来刮剌几句。”
李氏摇了摇头,说道:“那也是怪我当时不好,没把事情说清,她心里有气也是有的。”
原来今年春上,李氏一直给虎生张罗着说亲的事,只是虎生总不往心里去,李氏以为虎生眼界儿高,便打听得这田家坳里的英姑模样儿性情儿都是好的,又会持家待物,便托了这田姑婆,田姑婆正是英姑家里的堂婶娘,她也是乐见两家结亲家,谁知竟被虎生拒了,李氏虽说生来性子是个大方的,这一时间也臊得了不得,每回见了田姑婆那是头也抬不起来。
虎生将眉头一皱,一路上话也不多话,回到桃源村天已经晚了,李氏嘱咐要虎生明天记得给刘二叔家里送去几块豆腐。
第二日,虎生拿了几块豆腐送到刘二婶家里,刘二婶又把家里前几日打好的糍粑给他带回来了,这东西或烤或煎或蒸或煮,孩子大多都爱吃,只不太好消化,平日也不过当做零嘴吃一点子就完了。
吃了中饭不久,虎生从外头回来,顾瑛正在院里涮洗凳子,顾瑛见他牵了一头牛,于是问道:“究竟下午家里还有何事,怎么还借了一头牛回来。”
虎生将牛系在院外的李子树下,对她说道:“下午你就晓得了。”
顾瑛听后,瞅了虎生一眼说道:“也不知道是啥事,你和大娘都打起了哑谜,惹得人心里怪好奇的,快些告诉我吧!”
虎生眼见顾瑛双颊微红,正低头抿嘴笑着,便不觉得有些呆了,因此只管怔怔得立在院里看着顾瑛,顾瑛被他看得怪臊的,于是将话头岔开,说道:“我见你套了牛车,想必是要行远路的。”
虎生回了神,脸上也是一红,低声说道:“倒不是别的,只是因要到田家坳去拉豆腐回来,路又有些难走,才借了二叔家的牛。”
顾瑛这才记起早两日前,虎生泡了一桶黄豆,当时也没有细问,想来是要打豆腐的,虎生又说:“因姥娘家里先前是开豆腐店的,所以我家里每年都要打几板豆腐,天冷存得住,况且娘又很会做几样豆腐的菜。”
“想来那一桶黄豆也打不得很多豆腐,为何要一起去,这必定是有什么原因才是?”顾瑛问虎生。
虎生笑了笑,嘴里道:“妹妹不知,田大家的豆腐打得很好,我跟娘逢了家里打豆腐,都要去喝一碗豆腐花儿,今年有你在,自然也跟着一起去尝尝的。”
顾瑛听到可以去喝豆腐花,便一口答应下来,心里有些期待,不免又有些好笑,自从到了桃源村,物资贫乏,现在喝一碗豆腐花也盼望着。
过了一会子,李氏从坡下挎着个篮子上来,远远的就问虎生:“东西都准备齐了没有?”
虎生回道:“牛已经借了过来,咱们可以走了。”说着从屋里拿了两个箩筐出来,又擦洗干净放到牛车上,李氏又叫顾瑛戴了头巾,虽说白日里太阳还算好,只等到日头下了山,也是冷得很,一行人收好了东西,便锁了门出去。
虎生在前面赶牛,李氏和顾瑛坐在牛车上,一路边说边笑直走了好久,李氏跟顾瑛讲了,顾瑛这才得知,这田家坳比桃源村还要偏,又几乎不通路,村里人过年打豆腐,一般都不到田家坳来,只因李氏知道田家坳的田大家里的豆腐打得最好,因此每年必要费些功夫,特意跑到田大家去打豆腐。
又走了大半日,虎生三人才到了田家坳打豆腐的田大家,顾瑛粗略一看,田大家里围了一个大院,后面一边几间土房,豆腐作坊跟居家都连在一起的,进了院,院里做着好几个人,都是附近其他村里的人,是专门到田大家里打豆腐的。
见了虎生进来,一个才留头穿着绿袄子的丫头冲屋里喊了一声;“娘,桃源村的赵大娘来取豆腐了。”
“啊哟,怎么这么晚才来。”一个声音从里屋里传了来,接着,布帘子被打起,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走出来了,那女人见了跟在李氏身后的顾瑛停住了脚,她细细打量了一番,扭头望着李氏说道:“想必这姑娘就是你老家来的舅侄女儿吧,长得真是好看。”
也是为了怕惹祸,桃源村里除了刘二叔一家知道顾瑛的来历,对外李氏一律称是从老家来的侄女儿,因为死了爹娘,家里又没个正经亲戚,这才投奔了来的,这话也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只因顾瑛跟虎生岁数差不多,又因虎生一直未曾定人家,那不信的人人便说李氏要拿这姑娘来配虎生。
李氏嘴里说:“正是呢,倒要你把她赞成这样!”李氏说了,回头跟顾瑛说;“这是你田大婶子。”顾瑛跟着叫了一声,那田大家的果然笑眯眯的拉着顾瑛又赞她是个懂事孩子。
彼此说了几句话,李氏又说:“我是带着哥儿跟姐儿来吃豆腐花儿的。”
“谁不知道你的习惯,早就等着呢!”
田大家的笑了一声,便转身进了屋,过了一会子,舀了三大碗豆腐花儿出来,虎生接了,又从怀里拿出个纸包,正是先前在家里已准备好的一小包糖。
田大家的对李氏说:“咱们这里都是咸口的,偏偏你们一家吃个豆腐花儿爱放甜的。”
李氏是打南边来的,吃豆腐花儿必定要放糖,这北地却爱吃咸豆腐花儿,自然惹得田大家的好奇,李氏笑了笑,说道:“几十年的习惯,改不过来了。”
虎生甜的咸的都无所谓,他特地转头问顾瑛,瑛娘想吃甜口还是咸口?”李氏嗔道:“你这傻孩子,瑛娘跟我一样从南边儿来的,自然也是吃甜的。”
瑛娘前世也是南方人,对虎生说吃甜的,虎生便三个碗里各放了一点儿糖,那穿绿袄子的丫头从屋里搬了几张凳子出来,李氏接了碗,招呼顾瑛挨着自己坐了吃豆腐花儿,顾瑛尝了一口,豆腐花儿稍稍带了点子豆腥味儿,倒是滑口得很,又很嫩,入了胃身上暖和得很。
不一会子,三人喝完了豆腐花儿,虎生收了碗,自已到田大家的灶间去舀了水将碗洗了,因作坊间里有田大在,田大家的便在院子里跟李氏一起说话。只还未到一袋烟的工夫,那院门又被推开。
田大家的和李氏看了来人,脸上倒有些讪讪得,顾瑛虽心里奇怪,也不便相问,那来的人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婆子,进了院子扫了众人一眼,视线便落在顾瑛身上,李氏起身对着那婆子说:“田姑婆也来了。”说完又对虎生喊了一声:“见了你田姑婆也不叫人。”
虎生闷声闷气的对着婆子喊了一声:“田姑婆。”
屋里人或多或少也是知道的,此时见了田姑婆,倒都不好插话,各自打了一声招呼,便自说起闲话来。
田大家的怕田姑婆当众给李氏没脸,于是笑着说:“大忙月的,谁家不是忙得脚不沾地,倒是婶子家,几个儿媳妇都是能干的,屋里屋外半点事都不需要你操心。”
田姑婆笑了两声,说道:“等你家狗蛋儿娶了媳妇儿,这一摊子事也可丢给他们了。”
田大家的虚应了几句,田姑婆便扭头看了顾瑛半晌,对李氏说:“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模样的姑娘呢,瞧着性情儿也是个好的。”
李氏干笑了两声,又对婆子让了坐,那婆子坐在李氏的凳子上,拉着顾瑛的手上下又看了看赞道:“果然是个好人儿,怨不得你家哥儿看不上我家侄女儿呢!”
瑛娘被她看得有些发毛,只是不好发作,于是只得眼巴巴的看着李氏。
“哎哟,姑婆说哪里话,你家姐儿谁不称赞,是我家虎生没福才是!”李氏讪笑了两句又说:“我已经听说了,你家姐儿已定了上黄村的,那屋里兄弟多,家里的小子又都是做家子,姐儿嫁过去是不必吃苦的。”
听李氏说起这些,那婆子脸上的脸色才松动了几分,其实自从她侄女儿配了好人家,她心里早没了气,只是才刚在听外头有人说虎生来取豆腐,车上坐了一个好看的姑娘,这才不服气,特意跑过来看看。
说着,田姑婆又问了顾瑛几句话,顾瑛随意回答了两句,便听到田大在里面喊豆腐好了,要虎生进去帮着打下手。
虎生进去后,不多时,便端着箩筐出来,顾瑛望了过去,见箩筐里放得都是还冒着热气的白豆腐,待豆腐都装好了,上面盖了两块湿纱布,虎生又进去跟田大结了钱,李氏便说要家去了,恐天晚了回去路上看不见。
田大家的送出门,那田姑婆也说了几句话,虎生一家将箩筐装到牛车上,便出了田家坳。
一出了田家坳,虎生沉着脸说:“那田姑婆的气性也忒大了,每见了娘一回,必定要说一些子话来刮剌几句。”
李氏摇了摇头,说道:“那也是怪我当时不好,没把事情说清,她心里有气也是有的。”
原来今年春上,李氏一直给虎生张罗着说亲的事,只是虎生总不往心里去,李氏以为虎生眼界儿高,便打听得这田家坳里的英姑模样儿性情儿都是好的,又会持家待物,便托了这田姑婆,田姑婆正是英姑家里的堂婶娘,她也是乐见两家结亲家,谁知竟被虎生拒了,李氏虽说生来性子是个大方的,这一时间也臊得了不得,每回见了田姑婆那是头也抬不起来。
虎生将眉头一皱,一路上话也不多话,回到桃源村天已经晚了,李氏嘱咐要虎生明天记得给刘二叔家里送去几块豆腐。
第二日,虎生拿了几块豆腐送到刘二婶家里,刘二婶又把家里前几日打好的糍粑给他带回来了,这东西或烤或煎或蒸或煮,孩子大多都爱吃,只不太好消化,平日也不过当做零嘴吃一点子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