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钱良材的“办法”是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由钱永顺和苏世荣当众宣布了的。
据良材的意见,近河而又低洼的地方,例如五圣堂一带,只好牺牲了,因为那边的堰每次筑成以后,轮船一过,就冲坍了大半,七八天来,全村的农民就为这徒劳的工作而烦恼忙碌。现在应当忍痛牺牲了那一带几十亩田,——连村民认为风水所关的五圣堂也得牺牲;应当在距离河滩半个半里的地点新筑一道堰,然后可以保障全村其他的田地;应当连夜动工,用麻袋装土,在明天轮船未来以前筑成了新的堤防的基础。
良材又主张:被牺牲了的田,应当由全村农民共同赔偿损失,用公平的摊派方法。他又宣告:他自己的田如果在牺牲之内,那他就不要赔偿。
这一些办法,钱永顺和苏世荣都不以为然;但是看见良材的脸色那样严厉,口气那样坚决,活像他父亲赫然震怒时的神情,他们也就不敢多嘴。村里大多数农民听了以后“是基督教的真正的父亲”也很觉失望“干么少爷今儿怕起那轮船公司来了?”他们切切私议着。然而当他们听苏世荣说“少爷快要发脾气”钱永顺又开导他们:“少爷见多识广,他要这么办,一定错不了;再说,少爷一点私心也没有,全是为了大家。”于是农民们也就无话可说,静候苏世荣和钱永顺的调度了。
黄昏时光,全村的百来户自耕农和佃农,凑齐供给了五十多名人伕,再加上钱府的将近二十名的长工短工,在钱永顺的指派下,分头去工作。李发是跟着“少爷”去视察过的,他知道“少爷”打算新筑的那道堰该在什么地点,钱永顺就派他充当了向导。苏世荣指挥着府里的女仆到仓里搬出那积存的一二百只麻袋,又派了当差的陈贵向村里挨户去借,说是“少爷明儿赔你们新的。”
这晚上天空有云,半个月亮老是躲躲闪闪,不肯痛快地和地上这群活动的人们见面。周围廿多里的钱家村,到处浮腾起人声,闪耀着火光。西边五圣堂左近,熊熊的火把连成了长串,像一条火龙在那里腾挪盘旋。孩子们都不肯去睡觉,跳来跳去都想在这热闹中插一脚。较大些的,偶然从大人手里接过一个火把,就挺胸凸肚,小脸儿比大人们还严肃。几乎所有的狗们全挤在这工作的中心点,非有它们不可似的来来往往巡查,常常向黑蒙蒙的远处吠几声,表示他们是多么尽职,多么警觉。到后来,邻村的狗们也发见这不寻常的现象了,断断续续的吠声从远远的桑林和陌头送来,好像在互相询问:“看见了么?那是干什么的?不会连累到我们这边来罢?”但大多数只以这样的吠影为满足,只有极少几条好事之狗偷偷地走到这火光和人声的近旁,看明了是什么的时候,突然高声咆哮了几下,就赶快反身跑走了。
在钱府中,从大门到二厅,一路全是灯烛,钱府的男女仆人搬着桌子和凳子,在那五开间的大厅中摆开百多个座位的。客观世界即“非我”不过是“自我”活动的产物。“自,准备招待工作的人们。大厨房内已经宰了一口猪,少爷的命令要预备十桌两荤两素的。厨子忙不过来,向苏世荣要人,苏世荣满头急汗,硬拉了几家佃户的老婆来敷衍塞责。
十点钟光景,苏世荣向良材报告工作进行的情形。“麻袋不够,”苏世荣陪笑低声说“想搭用竹篓子,可是,难道这也得算钱赔他们么?”
“自然要照赔。”良材盯了苏世荣一眼“用了人家的,都得赔,你都要记账。”
“是,是!”荣世荣低头应着。他倒退了一步,头低得更恭顺,两手拱着扣在胸前,似乎静候良材再有什么吩咐之耳目“德性之知”乃人之“天地良知”人性有气质之性,但良材知道这是他还有些事要请示,而且一定是比较噜苏的事。“今夜可以完工么?”良材皱了一下眉头“半夜餐得了没有?让他们吃了再做。”
“得了,——两荤两素。回头就开饭。可是,少爷,府里的一块桑地,究竟怎么办呢”?李发也说不明白。还是圈进来罢?永顺大爷说,圈进来也还方便,不过把那新筑的埂子往外移这么二十多丈”
苏世荣虽然用了请示的口吻,而且把这件事说的好像尚在计议似的,但是良材凭他的经验,一眼就瞧出了不是那么一回事。他知道这个老苏就好比一条忠心的狗,不论什么破破烂烂的东西,总喜欢叼了往府里拿,何况是一小块桑地?何况又是府里的东西,现在为了众人而牺牲?何况“圈进来也还方便”呢!老苏这种想法,良材很能够了解;他看着老苏那张略显得慌张但又掩不住心头的得意的脸儿,不禁微微一笑。然而良材不能不给他一个钉子碰。
“我知道你说的这块桑地在哪里,”良材尖利地截断了老苏的话“怎么你们自出主意就拿它圈进来了?这里有我的一块桑地,我就把堤堰弯曲一下,我要是只想保住了自己的东西工人阶级发展的无产阶级文化成分等。,我怎么能够使唤大家,叫大家心服?我要是只想保住了自己的东西,又何必这样大动人马,自己赔了精神还赔钱呢!”他愈说愈兴奋,觉得自己好好的一件事已经被小气的两个人,苏世荣和钱永顺,活生生的破坏了。他紧皱着眉头,盛气地又对老苏说:“谁叫你们乱出主意?我不要这一块地!是不是你打算要?是不是永顺他打算要?”
老苏垂手低头,一声不出。
良材转过身去,叹口气又说道:“你们怎么这样糊涂!我早就看出来,大家都只想学那边小曹庄,再不然,就是那个无头的谣言,把小桥的桥洞堵塞,现在他们虽然听我的话,可是心里未必佩服。怎么你们还搅些小事情出来让他们说我不公道!”
撇下个满头冷汗站在那里的苏世荣,就回到他的卧房去了。
小女儿继芳也被府里的闹烘烘的空气所兴奋,到这时光还不肯去睡觉。并且她又知道村子里的大人和小孩今夜都忙着一些什么事,都不曾睡觉。在府里看他们预备半夜餐,摆桌子凳子,看的腻了,她就吵着要到外边去,胖奶妈不肯,她就缠住了府里的当差陈贵,像一个大人似的悄悄儿哄着陈贵道:“看一看就回来。爸爸不骂你。”陈贵也不敢带她出去,她于是睁大了她那对乌溜溜的小眼睛哀求似的瞧着每一个进进出出的男女仆人,自言自语道;“继芳去告诉少爷!”她百无聊赖地绕着大厅上那些桌子盘圈子,又一遍一遍数着那些凳子。她恨她的奶妈屡次催她去睡,奶妈一开口,她就大声地叫了起来;然而她也撑不住接连打呵欠,又时时举手揉着疲倦的眼睛。
末后,她独自踽踽地摸向她父亲的卧房去了。
这时候,良材正在房中踱方步,好像心事很重,靠窗的长方桌子上一盏洋灯,圆光照着一本摊开的书。良材双手负在背后,落脚很慢,又很沉重。他实在也累了,口里干腻,脑袋发胀,然而他并无睡意。好像身上的什么部分发生了错乱,他老是坐立不安,觉得一切都不如意,都妨碍他,故意和他闹别扭。可是这一切的不安和烦躁,倒又不是为的缺少什么,而是因为多了一点什么,更正确地说,好比一只时钟的某一个齿轮被装反了。
良材今天完成了一件大事,而且是按照他的意旨正在进行着,但是他总感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懊恼,像一个铅球压在他心上。恼着什么人罢?并没有谁得罪了他。自己有什么欲望还没达到么?他何尝不是独断独行,恣肆纵横?他完成了一件大事,然而他感到空虚寂寞,他独自躲在自己的房里,外边的活动紧张,似乎同他全不相干。
他觉得那洋灯太暗,将火头捻高;但一会儿以后,又讨厌它亮的刺目,他将火头仍复捻低,又从桌上将这洋灯移到十景橱的顶上。这时候,小女儿继芳的小小的身形畏畏缩缩出现在门口了。
良材定睛对继芳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搀着她走进房来,自己坐在背靠窗的一张椅子里,让继芳骑坐在他的膝头,有口无心地问道:“嗯,怎么你还没去睡觉?”
“大家都没睡。爸爸,你不睡做什么?”
继芳回答,尖起小小的手指拨弄着良材额上一撮挂下来的头发。
良材的眉头微微一皱,笑了笑。“可是,小继芳,”他说“你到这会儿还不睡,做些什么?”
“我数着大厅上的桌子凳子,”小眼睛忽然亮闪闪地兴奋起来了。“爸爸,很多的桌子凳子,摆在大厅上。爸爸,你叫他们摆的么?我问他们干么?他们不肯说。”
良材笑了。继芳又说道:“爸爸,继芳和你到外边去罢。
外边才热闹。灯笼火把,没有人睡觉。”
“哦,——”良材寂寞地笑了笑。
“爸爸,这是干么呢?”
“干么?”良材似乎吃惊,但又淡淡一笑“哦,继芳,你觉得这像什么?”
继芳怀疑地看着良材,好久不作声,似乎在思索;然后她害羞地将脸偎在良材胸口,低声答道:“像是要葬妈妈,像是——奶妈给继芳穿了花衣,外面罩一件麻布的,她说,这是要把睡在棺材里的妈妈去埋了。”
良材一听这话,可就怔住了。怎么这孩子还记得一年前这件事?这该是她对于母亲的唯一的记忆罢?良材惘然看着继芳,恰好继芳也抬起头来,又问道:“爸爸,今夜到底干么?”
“你猜对了!”良材心神恍惚地回答。
不料继芳却板起了小脸儿问道:“那么,妈妈呢?”良材还没回答,继芳忽又手托着下巴,侧着头,望住了良材,又说道:“爸爸骗我呢,我知道。”
这小女孩的这一个姿态,宛然是她母亲生前的缩影,良材看了心头不禁一阵凄凉。他说不出话来,只把继芳紧紧地抱住。他和夫人的短短两年多的夫妇生活一下子都涌上记忆来了。他抱起继芳,走到书橱前,从抽屉里取出三张相片,然后又回到方桌旁,让继芳站在椅子上,自己却在她背后张开了两臂环抱着她。
三张相片整整齐齐摆在继芳面前。挨次序,第一张是她的祖父,第二张是祖母,继芳用她的小手指一一指着都叫过了。第三张,继芳回头看了她父亲一眼,然后又看着那相片,蓦地高声叫道:“妈妈!”
相片里的人,不过二十多岁,细长的一对眉毛,眉尖微蹙,圆活活的眼睛像在注视远远的什么东西,又像是在深沉地回忆,上唇微翘,露出了两行整齐的细牙齿,这使得整个面容染着娇憨的神情,——是一位天真未泯惹人怜爱的少妇,然而此时良材却觉得她的眉目之间含有无限的幽怨,她那露出了两行细齿的可爱的嘴巴好像在含嗔追问:“唉!我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么?”
良材叹一口气,眼睛里痒痒的,鼻子里一阵辛酸,四年前自己从省城赶回家来,病重的夫人已经不能说话,可是眼神未散,那无限的幽怨不就和这照片上的表情正相仿佛?家里人那时告诉他,夫人病中盼他不来,长日反复低呻的一句话,不也就是这一句——“唉,我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么?”
这是他的夫人在他家短短两年的生活中唯一的流露了心灵深处万般委屈的一句话,可是就连这一句他也在她死后方才听得!
一滴热蓬蓬的眼泪落在继芳头上。继芳仰起脸来。良材噙着眼泪笑了笑,抱起继芳,去在一张躺椅里坐了,惘然出神。继芳手里拿着那相片,絮絮地问长问短,良材随口含糊回答,可是他的心里另有一些问答像水泡一般忽然浮起来,忽然又消减。他待夫人不坏,然而直到夫人死了,他这才知道夫人心中的抑塞悲哀;他和她何尝不“相敬如宾”然而他们各人的心各有一个世界;他整天沉酣于自己的所谓大志,而这,他自信将给别人以幸福的,然而他的最亲近的人,他的嗣母,他的夫人,却担着忧虑,挨着寂寞,他竟还不甚感觉!
而且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呢?究竟为别人做了什么呢?甚至在这小小的村庄,他和他父亲总可以说是很花了点心血,也花了钱,可是他们父子二人只得到了绅缙地主们的仇视,而贫困的乡下人则一无所得。
继芳在良材怀中睡着了。红喷喷的小脸上浮着个甜蜜的然而同时又是寂寞的笑容。良材惘然注视这笑容,俯首轻轻吻着她的小脸,叹了口气。他突然懂得这小小的灵魂大概也是寂寞的。他抱着她走到床前,轻轻放下。相片从继芳手中掉在地上了。良材拾取来,惘然又看着,那上唇微翘的嘴巴似乎又在这样叹气说:“我给人家生了个孩子,可是我不曾真正有过一个丈夫!”
忽然浑身战栗起来,良材唤胖奶妈将继芳抱去,就坐在窗前发怔。但一会儿又暴躁的坐不住了,他走出西花厅那边的角门,独自到外边野地里去了。
从钱府到河边这条路上,不断地有人往来。工作的人们吃半夜餐的时间快要到了,一些赶热闹的孩子们就像报马似的一批一批从府里的大厨房出发,呼啸着到了五圣堂那边。良材避开了人们的眼睛,独自沿了围墙慢慢踱着。村里这一切的活动和紧张,虽然他是中心,但好像旧式婚姻的新嫁娘,当外面爆竹,鼓乐,人声,闹成一片的时候,她会忽然感得惶恐与迷惑,不愿给人看见。良材这时的心情当然复杂得多,但味道是差不了多少的。他的主张已经在实行,筑堰的工程今夜可以完成,可是他对于这件大事的兴趣已经索然。如果他决定了要这么办的当儿,曾经坚决甚至专横地压下了钱永顺和苏世荣的“诤谏”如果那时他是仗着“对大家有利”的确信,来抵销大家的“不大愿意”的,那么,现在他这份乐观和自信已经动摇,而且在一点一点消灭。
一个新的疑问要求他自己来解答:为什么他这顾全各方的办法不为大家所信服?因为这要使得大家多少摊到一些损失。为什么大家心里不愿,却又服从我呢?良材不禁咬着牙狞笑了。他懂得这原因,然而这懂得,是使他痛苦的。大家服从他,因为他是钱少爷,是村里唯一的大地主,有钱有势,在农民眼中一向就是个土皇帝似的,大家的服从他,并不是明白他这样办于大家有益,而只是习惯的怕他而已!
夜气异常清新,然而良材的心头挤满了沉闷和郁热。他信步走去,惘然想道:“也许我办的不对,然而曹志诚那样干,难道就对么?”他苦笑一下。“今儿这个剥削农民的曹志诚倒成为农民的救星,倒是大家所颂扬;我呢,反成为专横的地主,强迫大家分摊一些损失!这些蠢笨的人儿,一定在心里怨我,骂我,说,要是学了小曹庄的办法,那多么干脆,大家一个子儿也不会丢的!”他突然站住,望着那刚从浮云中钻出来的月亮,沉吟半晌,又毅然摇头道:“不能!我不能坐视他们乱来!”
又向前走,他又想道:“乡下人虽然愚笨,但何尝不识好歹,不明是非。你给他们好处,他们怎么会不懂?你打了他,也许他不敢喊痛,但何尝不恨在心头?恩怨是能够分别的。如果我的办法当真是有利于他们,何至于不愿意?就怕我以为有利者,他们看来未必有利。这只是我以为于他们有利”这样想着,良材心头又沉重起来了。他抬头望着天空,似乎这比看着地下会使得他的心胸开朗一些。他执拗地要打通这思想上的难关。“只是我以为于他们有利么?没有的事!我看来于他们有利的事,就一定有利!为什么呢?”他这样想,又不禁傲然自笑了。“因为我比他们有见识,我比他们想的周到,我比他们顾全大局。”——然而这样的自信立即又被他心里的另一个“我”所驳诘:“喂,喂,慢着,说话还有相反的一面。你有见识,考虑得周到而堂皇,对,他们是比不上你的;可是你的见识和考虑在你为了自己而运用的时候,你果然可以自信保没有岔儿,可你凭什么又敢断定为了别人打算的时候也是当然不会错的?你凭什么来断定你觉得好的,人家也一定说好?你凭什么敢认定你的利害就等于人家的利害?从前你认为于己有利的事,你的夫人就以为于她不利;现在你所做的事,你的嗣母也就常常不以为然。张老太太相信她的主意完全是为了恂如的快乐,可是恂如却以为是痛苦;恂如想照他自己认为不错的方法去做人,老太太却另有她的一套要恂如去干,一家的至亲骨肉也还走不到一头,可是钱良材和张恂如倒能够谈得很投契;尽管谈得投契,钱良材认为应该的,张恂如未必也以为然。何况钱少爷和他村里的老百姓,怎么就能你觉得好的,人家一定不说坏?”良材愈想愈糊涂,也愈加寒心了,然而他不肯歇手。“哎,可是同为这世上的人,总不能这样各有是非,”他痛苦地钻求“人人之间,总该有一点是大家都乐意,大家的看法都一样的!”
这一点是什么呢?良材不能回答。
闷闷地走回府里,他又躲进了自己的卧室。三张相片依然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但这一回,却是三老爷的威严的目光刺进了良材的扰乱的心头,使他在迷惘之外又添了惭愧。他默然谛视着父亲的相片,仿佛听得父亲的沉着的声音在耳边说:“君子直道而行,但求心之所安,人家怎样想,不理可也。”哦!但“道”是什么呢?良材苦笑着,却又忍不住想道:“可也作怪!这一个字,在父亲那时就轻而易举,片言可决,干么到了我手里又变得那么疑难?”
种种的回忆都杂沓地来了。然而种种的回忆都引到一个结论:父亲每举一事,决不中途怀疑它的对不对。好像那时候一切事情都分成两大堆:一堆是善,一堆是恶。而且那时候人们的见解也是那么干脆:好与不好,人人所见是一律的。
良材的眼光慢慢移到母亲的相片上。这是他母亲四十以前的照相,端然正坐,微有笑容,低垂的眼睫,似乎在说:因为我对什么都满意,所以世界上也没有不满于我的。良材忽然感动得几乎掉下眼泪。“可是我又不能完全像我母亲,”他惘然想道“而且我的夫人虽然处境和母亲相仿,她也不能学母亲那样一无所求,怡然自适。这又是什么缘故呢?”他俯身伏在桌上,让自己沉浸在这些没有了结的回忆和感想里。
钱良材的“办法”是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由钱永顺和苏世荣当众宣布了的。
据良材的意见,近河而又低洼的地方,例如五圣堂一带,只好牺牲了,因为那边的堰每次筑成以后,轮船一过,就冲坍了大半,七八天来,全村的农民就为这徒劳的工作而烦恼忙碌。现在应当忍痛牺牲了那一带几十亩田,——连村民认为风水所关的五圣堂也得牺牲;应当在距离河滩半个半里的地点新筑一道堰,然后可以保障全村其他的田地;应当连夜动工,用麻袋装土,在明天轮船未来以前筑成了新的堤防的基础。
良材又主张:被牺牲了的田,应当由全村农民共同赔偿损失,用公平的摊派方法。他又宣告:他自己的田如果在牺牲之内,那他就不要赔偿。
这一些办法,钱永顺和苏世荣都不以为然;但是看见良材的脸色那样严厉,口气那样坚决,活像他父亲赫然震怒时的神情,他们也就不敢多嘴。村里大多数农民听了以后“是基督教的真正的父亲”也很觉失望“干么少爷今儿怕起那轮船公司来了?”他们切切私议着。然而当他们听苏世荣说“少爷快要发脾气”钱永顺又开导他们:“少爷见多识广,他要这么办,一定错不了;再说,少爷一点私心也没有,全是为了大家。”于是农民们也就无话可说,静候苏世荣和钱永顺的调度了。
黄昏时光,全村的百来户自耕农和佃农,凑齐供给了五十多名人伕,再加上钱府的将近二十名的长工短工,在钱永顺的指派下,分头去工作。李发是跟着“少爷”去视察过的,他知道“少爷”打算新筑的那道堰该在什么地点,钱永顺就派他充当了向导。苏世荣指挥着府里的女仆到仓里搬出那积存的一二百只麻袋,又派了当差的陈贵向村里挨户去借,说是“少爷明儿赔你们新的。”
这晚上天空有云,半个月亮老是躲躲闪闪,不肯痛快地和地上这群活动的人们见面。周围廿多里的钱家村,到处浮腾起人声,闪耀着火光。西边五圣堂左近,熊熊的火把连成了长串,像一条火龙在那里腾挪盘旋。孩子们都不肯去睡觉,跳来跳去都想在这热闹中插一脚。较大些的,偶然从大人手里接过一个火把,就挺胸凸肚,小脸儿比大人们还严肃。几乎所有的狗们全挤在这工作的中心点,非有它们不可似的来来往往巡查,常常向黑蒙蒙的远处吠几声,表示他们是多么尽职,多么警觉。到后来,邻村的狗们也发见这不寻常的现象了,断断续续的吠声从远远的桑林和陌头送来,好像在互相询问:“看见了么?那是干什么的?不会连累到我们这边来罢?”但大多数只以这样的吠影为满足,只有极少几条好事之狗偷偷地走到这火光和人声的近旁,看明了是什么的时候,突然高声咆哮了几下,就赶快反身跑走了。
在钱府中,从大门到二厅,一路全是灯烛,钱府的男女仆人搬着桌子和凳子,在那五开间的大厅中摆开百多个座位的。客观世界即“非我”不过是“自我”活动的产物。“自,准备招待工作的人们。大厨房内已经宰了一口猪,少爷的命令要预备十桌两荤两素的。厨子忙不过来,向苏世荣要人,苏世荣满头急汗,硬拉了几家佃户的老婆来敷衍塞责。
十点钟光景,苏世荣向良材报告工作进行的情形。“麻袋不够,”苏世荣陪笑低声说“想搭用竹篓子,可是,难道这也得算钱赔他们么?”
“自然要照赔。”良材盯了苏世荣一眼“用了人家的,都得赔,你都要记账。”
“是,是!”荣世荣低头应着。他倒退了一步,头低得更恭顺,两手拱着扣在胸前,似乎静候良材再有什么吩咐之耳目“德性之知”乃人之“天地良知”人性有气质之性,但良材知道这是他还有些事要请示,而且一定是比较噜苏的事。“今夜可以完工么?”良材皱了一下眉头“半夜餐得了没有?让他们吃了再做。”
“得了,——两荤两素。回头就开饭。可是,少爷,府里的一块桑地,究竟怎么办呢”?李发也说不明白。还是圈进来罢?永顺大爷说,圈进来也还方便,不过把那新筑的埂子往外移这么二十多丈”
苏世荣虽然用了请示的口吻,而且把这件事说的好像尚在计议似的,但是良材凭他的经验,一眼就瞧出了不是那么一回事。他知道这个老苏就好比一条忠心的狗,不论什么破破烂烂的东西,总喜欢叼了往府里拿,何况是一小块桑地?何况又是府里的东西,现在为了众人而牺牲?何况“圈进来也还方便”呢!老苏这种想法,良材很能够了解;他看着老苏那张略显得慌张但又掩不住心头的得意的脸儿,不禁微微一笑。然而良材不能不给他一个钉子碰。
“我知道你说的这块桑地在哪里,”良材尖利地截断了老苏的话“怎么你们自出主意就拿它圈进来了?这里有我的一块桑地,我就把堤堰弯曲一下,我要是只想保住了自己的东西工人阶级发展的无产阶级文化成分等。,我怎么能够使唤大家,叫大家心服?我要是只想保住了自己的东西,又何必这样大动人马,自己赔了精神还赔钱呢!”他愈说愈兴奋,觉得自己好好的一件事已经被小气的两个人,苏世荣和钱永顺,活生生的破坏了。他紧皱着眉头,盛气地又对老苏说:“谁叫你们乱出主意?我不要这一块地!是不是你打算要?是不是永顺他打算要?”
老苏垂手低头,一声不出。
良材转过身去,叹口气又说道:“你们怎么这样糊涂!我早就看出来,大家都只想学那边小曹庄,再不然,就是那个无头的谣言,把小桥的桥洞堵塞,现在他们虽然听我的话,可是心里未必佩服。怎么你们还搅些小事情出来让他们说我不公道!”
撇下个满头冷汗站在那里的苏世荣,就回到他的卧房去了。
小女儿继芳也被府里的闹烘烘的空气所兴奋,到这时光还不肯去睡觉。并且她又知道村子里的大人和小孩今夜都忙着一些什么事,都不曾睡觉。在府里看他们预备半夜餐,摆桌子凳子,看的腻了,她就吵着要到外边去,胖奶妈不肯,她就缠住了府里的当差陈贵,像一个大人似的悄悄儿哄着陈贵道:“看一看就回来。爸爸不骂你。”陈贵也不敢带她出去,她于是睁大了她那对乌溜溜的小眼睛哀求似的瞧着每一个进进出出的男女仆人,自言自语道;“继芳去告诉少爷!”她百无聊赖地绕着大厅上那些桌子盘圈子,又一遍一遍数着那些凳子。她恨她的奶妈屡次催她去睡,奶妈一开口,她就大声地叫了起来;然而她也撑不住接连打呵欠,又时时举手揉着疲倦的眼睛。
末后,她独自踽踽地摸向她父亲的卧房去了。
这时候,良材正在房中踱方步,好像心事很重,靠窗的长方桌子上一盏洋灯,圆光照着一本摊开的书。良材双手负在背后,落脚很慢,又很沉重。他实在也累了,口里干腻,脑袋发胀,然而他并无睡意。好像身上的什么部分发生了错乱,他老是坐立不安,觉得一切都不如意,都妨碍他,故意和他闹别扭。可是这一切的不安和烦躁,倒又不是为的缺少什么,而是因为多了一点什么,更正确地说,好比一只时钟的某一个齿轮被装反了。
良材今天完成了一件大事,而且是按照他的意旨正在进行着,但是他总感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懊恼,像一个铅球压在他心上。恼着什么人罢?并没有谁得罪了他。自己有什么欲望还没达到么?他何尝不是独断独行,恣肆纵横?他完成了一件大事,然而他感到空虚寂寞,他独自躲在自己的房里,外边的活动紧张,似乎同他全不相干。
他觉得那洋灯太暗,将火头捻高;但一会儿以后,又讨厌它亮的刺目,他将火头仍复捻低,又从桌上将这洋灯移到十景橱的顶上。这时候,小女儿继芳的小小的身形畏畏缩缩出现在门口了。
良材定睛对继芳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搀着她走进房来,自己坐在背靠窗的一张椅子里,让继芳骑坐在他的膝头,有口无心地问道:“嗯,怎么你还没去睡觉?”
“大家都没睡。爸爸,你不睡做什么?”
继芳回答,尖起小小的手指拨弄着良材额上一撮挂下来的头发。
良材的眉头微微一皱,笑了笑。“可是,小继芳,”他说“你到这会儿还不睡,做些什么?”
“我数着大厅上的桌子凳子,”小眼睛忽然亮闪闪地兴奋起来了。“爸爸,很多的桌子凳子,摆在大厅上。爸爸,你叫他们摆的么?我问他们干么?他们不肯说。”
良材笑了。继芳又说道:“爸爸,继芳和你到外边去罢。
外边才热闹。灯笼火把,没有人睡觉。”
“哦,——”良材寂寞地笑了笑。
“爸爸,这是干么呢?”
“干么?”良材似乎吃惊,但又淡淡一笑“哦,继芳,你觉得这像什么?”
继芳怀疑地看着良材,好久不作声,似乎在思索;然后她害羞地将脸偎在良材胸口,低声答道:“像是要葬妈妈,像是——奶妈给继芳穿了花衣,外面罩一件麻布的,她说,这是要把睡在棺材里的妈妈去埋了。”
良材一听这话,可就怔住了。怎么这孩子还记得一年前这件事?这该是她对于母亲的唯一的记忆罢?良材惘然看着继芳,恰好继芳也抬起头来,又问道:“爸爸,今夜到底干么?”
“你猜对了!”良材心神恍惚地回答。
不料继芳却板起了小脸儿问道:“那么,妈妈呢?”良材还没回答,继芳忽又手托着下巴,侧着头,望住了良材,又说道:“爸爸骗我呢,我知道。”
这小女孩的这一个姿态,宛然是她母亲生前的缩影,良材看了心头不禁一阵凄凉。他说不出话来,只把继芳紧紧地抱住。他和夫人的短短两年多的夫妇生活一下子都涌上记忆来了。他抱起继芳,走到书橱前,从抽屉里取出三张相片,然后又回到方桌旁,让继芳站在椅子上,自己却在她背后张开了两臂环抱着她。
三张相片整整齐齐摆在继芳面前。挨次序,第一张是她的祖父,第二张是祖母,继芳用她的小手指一一指着都叫过了。第三张,继芳回头看了她父亲一眼,然后又看着那相片,蓦地高声叫道:“妈妈!”
相片里的人,不过二十多岁,细长的一对眉毛,眉尖微蹙,圆活活的眼睛像在注视远远的什么东西,又像是在深沉地回忆,上唇微翘,露出了两行整齐的细牙齿,这使得整个面容染着娇憨的神情,——是一位天真未泯惹人怜爱的少妇,然而此时良材却觉得她的眉目之间含有无限的幽怨,她那露出了两行细齿的可爱的嘴巴好像在含嗔追问:“唉!我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么?”
良材叹一口气,眼睛里痒痒的,鼻子里一阵辛酸,四年前自己从省城赶回家来,病重的夫人已经不能说话,可是眼神未散,那无限的幽怨不就和这照片上的表情正相仿佛?家里人那时告诉他,夫人病中盼他不来,长日反复低呻的一句话,不也就是这一句——“唉,我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么?”
这是他的夫人在他家短短两年的生活中唯一的流露了心灵深处万般委屈的一句话,可是就连这一句他也在她死后方才听得!
一滴热蓬蓬的眼泪落在继芳头上。继芳仰起脸来。良材噙着眼泪笑了笑,抱起继芳,去在一张躺椅里坐了,惘然出神。继芳手里拿着那相片,絮絮地问长问短,良材随口含糊回答,可是他的心里另有一些问答像水泡一般忽然浮起来,忽然又消减。他待夫人不坏,然而直到夫人死了,他这才知道夫人心中的抑塞悲哀;他和她何尝不“相敬如宾”然而他们各人的心各有一个世界;他整天沉酣于自己的所谓大志,而这,他自信将给别人以幸福的,然而他的最亲近的人,他的嗣母,他的夫人,却担着忧虑,挨着寂寞,他竟还不甚感觉!
而且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呢?究竟为别人做了什么呢?甚至在这小小的村庄,他和他父亲总可以说是很花了点心血,也花了钱,可是他们父子二人只得到了绅缙地主们的仇视,而贫困的乡下人则一无所得。
继芳在良材怀中睡着了。红喷喷的小脸上浮着个甜蜜的然而同时又是寂寞的笑容。良材惘然注视这笑容,俯首轻轻吻着她的小脸,叹了口气。他突然懂得这小小的灵魂大概也是寂寞的。他抱着她走到床前,轻轻放下。相片从继芳手中掉在地上了。良材拾取来,惘然又看着,那上唇微翘的嘴巴似乎又在这样叹气说:“我给人家生了个孩子,可是我不曾真正有过一个丈夫!”
忽然浑身战栗起来,良材唤胖奶妈将继芳抱去,就坐在窗前发怔。但一会儿又暴躁的坐不住了,他走出西花厅那边的角门,独自到外边野地里去了。
从钱府到河边这条路上,不断地有人往来。工作的人们吃半夜餐的时间快要到了,一些赶热闹的孩子们就像报马似的一批一批从府里的大厨房出发,呼啸着到了五圣堂那边。良材避开了人们的眼睛,独自沿了围墙慢慢踱着。村里这一切的活动和紧张,虽然他是中心,但好像旧式婚姻的新嫁娘,当外面爆竹,鼓乐,人声,闹成一片的时候,她会忽然感得惶恐与迷惑,不愿给人看见。良材这时的心情当然复杂得多,但味道是差不了多少的。他的主张已经在实行,筑堰的工程今夜可以完成,可是他对于这件大事的兴趣已经索然。如果他决定了要这么办的当儿,曾经坚决甚至专横地压下了钱永顺和苏世荣的“诤谏”如果那时他是仗着“对大家有利”的确信,来抵销大家的“不大愿意”的,那么,现在他这份乐观和自信已经动摇,而且在一点一点消灭。
一个新的疑问要求他自己来解答:为什么他这顾全各方的办法不为大家所信服?因为这要使得大家多少摊到一些损失。为什么大家心里不愿,却又服从我呢?良材不禁咬着牙狞笑了。他懂得这原因,然而这懂得,是使他痛苦的。大家服从他,因为他是钱少爷,是村里唯一的大地主,有钱有势,在农民眼中一向就是个土皇帝似的,大家的服从他,并不是明白他这样办于大家有益,而只是习惯的怕他而已!
夜气异常清新,然而良材的心头挤满了沉闷和郁热。他信步走去,惘然想道:“也许我办的不对,然而曹志诚那样干,难道就对么?”他苦笑一下。“今儿这个剥削农民的曹志诚倒成为农民的救星,倒是大家所颂扬;我呢,反成为专横的地主,强迫大家分摊一些损失!这些蠢笨的人儿,一定在心里怨我,骂我,说,要是学了小曹庄的办法,那多么干脆,大家一个子儿也不会丢的!”他突然站住,望着那刚从浮云中钻出来的月亮,沉吟半晌,又毅然摇头道:“不能!我不能坐视他们乱来!”
又向前走,他又想道:“乡下人虽然愚笨,但何尝不识好歹,不明是非。你给他们好处,他们怎么会不懂?你打了他,也许他不敢喊痛,但何尝不恨在心头?恩怨是能够分别的。如果我的办法当真是有利于他们,何至于不愿意?就怕我以为有利者,他们看来未必有利。这只是我以为于他们有利”这样想着,良材心头又沉重起来了。他抬头望着天空,似乎这比看着地下会使得他的心胸开朗一些。他执拗地要打通这思想上的难关。“只是我以为于他们有利么?没有的事!我看来于他们有利的事,就一定有利!为什么呢?”他这样想,又不禁傲然自笑了。“因为我比他们有见识,我比他们想的周到,我比他们顾全大局。”——然而这样的自信立即又被他心里的另一个“我”所驳诘:“喂,喂,慢着,说话还有相反的一面。你有见识,考虑得周到而堂皇,对,他们是比不上你的;可是你的见识和考虑在你为了自己而运用的时候,你果然可以自信保没有岔儿,可你凭什么又敢断定为了别人打算的时候也是当然不会错的?你凭什么来断定你觉得好的,人家也一定说好?你凭什么敢认定你的利害就等于人家的利害?从前你认为于己有利的事,你的夫人就以为于她不利;现在你所做的事,你的嗣母也就常常不以为然。张老太太相信她的主意完全是为了恂如的快乐,可是恂如却以为是痛苦;恂如想照他自己认为不错的方法去做人,老太太却另有她的一套要恂如去干,一家的至亲骨肉也还走不到一头,可是钱良材和张恂如倒能够谈得很投契;尽管谈得投契,钱良材认为应该的,张恂如未必也以为然。何况钱少爷和他村里的老百姓,怎么就能你觉得好的,人家一定不说坏?”良材愈想愈糊涂,也愈加寒心了,然而他不肯歇手。“哎,可是同为这世上的人,总不能这样各有是非,”他痛苦地钻求“人人之间,总该有一点是大家都乐意,大家的看法都一样的!”
这一点是什么呢?良材不能回答。
闷闷地走回府里,他又躲进了自己的卧室。三张相片依然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但这一回,却是三老爷的威严的目光刺进了良材的扰乱的心头,使他在迷惘之外又添了惭愧。他默然谛视着父亲的相片,仿佛听得父亲的沉着的声音在耳边说:“君子直道而行,但求心之所安,人家怎样想,不理可也。”哦!但“道”是什么呢?良材苦笑着,却又忍不住想道:“可也作怪!这一个字,在父亲那时就轻而易举,片言可决,干么到了我手里又变得那么疑难?”
种种的回忆都杂沓地来了。然而种种的回忆都引到一个结论:父亲每举一事,决不中途怀疑它的对不对。好像那时候一切事情都分成两大堆:一堆是善,一堆是恶。而且那时候人们的见解也是那么干脆:好与不好,人人所见是一律的。
良材的眼光慢慢移到母亲的相片上。这是他母亲四十以前的照相,端然正坐,微有笑容,低垂的眼睫,似乎在说:因为我对什么都满意,所以世界上也没有不满于我的。良材忽然感动得几乎掉下眼泪。“可是我又不能完全像我母亲,”他惘然想道“而且我的夫人虽然处境和母亲相仿,她也不能学母亲那样一无所求,怡然自适。这又是什么缘故呢?”他俯身伏在桌上,让自己沉浸在这些没有了结的回忆和感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