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柴绍投太孙,清君侧,除奸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书房里,柴绍一边喝着醒酒汤,一边感慨万分地说道:“以我对药师的了解,他不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为何此番会投靠太孙?”
书房里只有柴绍和一名文士,这名文士名叫王迅,乃是武德三年的进士,因为得罪了朝中大官遭针对,被柴绍保下后,便入了柴府成为了柴绍账下的一名谋士。
而柴绍对他也很是信任,凡遇事情都要找他商量。
王迅轻捻山羊胡,沉吟了片刻后回答道:“在下对李帅不是很了解,但是李帅乃当世名将,战功彪炳,应当是不会因为利益或者胁迫而投靠太孙的,也就是说他是自愿投靠太孙殿下。”
“我就是想不明白这一点,药师随秦王征战多年,秦王也对他信任有加,他却行临阵倒戈之事,实在是……”
柴绍摇着头说道,很是不能理解李靖的做法,为什么要甘愿背上背主的骂名?
“就算将军您问我,我也不知道啊。”
王迅无奈地说道,“不过在我看来,李帅此举乃是明智之举。”
柴绍眉头一挑,道:“背叛秦王,投靠太孙,这是明智之举?”
柴绍觉得王迅的话实在是荒唐。
而王迅不急不缓地说道:“在下私以为,李帅投靠太孙,一是不想因内斗损耗兵力,二是因为……秦王失德。”
“秦王近段时间来的所作所为,跟太孙殿下实在是无法比拟,特别是想假借突厥之手除掉太孙殿下,实在是太不妥了。”
“李帅有可能也是不能认同秦王的这种做法,才决定投靠太孙,毕竟太孙乃国之储君,又有覆灭突厥的不世功绩,登基乃是名正言顺。”
“李帅带兵投靠太孙,既能减少无意义的内斗厮杀,又给太孙带去十万精兵,何愁得不到重用?”
其实李靖完全没有替自己考虑过,全都是出于大唐利益而考虑的,王迅虽然想的有些偏,但是大致说的也没错。
“但他若是死守魏州城,太孙恐怕也是攻不下的,而且他现在的地位哪用得着从龙之功,而且镇压太孙助秦王登基,那不也是从龙之功吗?”
柴绍不赞同地反驳道。
“因为太孙年轻啊。”
王迅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
“太孙不过束发之年,却已经展露出了帝王之才,方才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聚集起当下的庞大势力,就算此次起兵失败,只要继续蛰伏下去,再过个几年后会有多么恐怖?”
此言令柴绍浑身一震,眼里浮现若有所思之色。
若非王迅提醒,他还真的忽视了李承道了年龄,要知道李承道的年纪太小了!
冠军侯霍去病十七岁时八百骑破匈奴,十九岁封狼居胥。
李承道比霍去病更加可怕,霍去病二十三岁夭折,所以未来不可知,而李承道这般发展下去,未来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可以预见,李承道定然会带领大唐走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见到柴绍的神色,王迅朝周围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将军,您不如也投了太孙吧。”
柴绍大吃一惊,惊怒道:“胡言乱语!你疯了不成!”
“在下没疯。”
王迅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太孙本就有十万精兵,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就取了魏州,兵力不但丝毫未损,还吸取了李靖这等名帅与十多万大军,大势已成!”
“秦王手中虽然还有几十万军权,但若是太孙攻了过来,那些军队到底是会听太孙的还是秦王的?”
“太孙手中二十万精兵,自身又威名在外,将军您真的守得住洛阳吗?万一守不住,您就是叛臣!”
“而且将军莫忘了,太孙乃是储君,而秦王只能是秦王!”
王迅最后一句话,令柴绍心神大为动摇,额头上忍不住浮现一丝冷汗。
是啊,太孙是储君,有正统名分,而秦王……只能是秦王。
这么一想,柴绍心中也有些动摇了,不禁追问道:“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也要学着李靖那般带兵投靠太孙么?”
“这是当然,不过李靖已经带兵投诚在前,将军若想展示诚意,不妨将逃到洛阳的八万残军收了武器,监视起来,同时绑了程咬金,献给太孙,全凭太孙发落。”
“对外就称响应太孙号召,弃暗投明,除奸王,清君侧,发动城内百姓迎接太孙,也能免去外人诟病。”
王迅有条不紊地给柴绍出谋划策,最后催促道:“将军,太孙兵马在过不久就要抵达洛阳了,您需要尽快行动!”
听闻此言,柴绍心里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所谓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李靖这等忠臣义士都投了李承道,多他一个又何妨?
“好!便依先生所言!”
柴绍毅然决然地点头道,同意了王迅的计策。
……
接下来的日子里,柴绍按照王迅的计策,一边命人在城内大肆传播李靖投诚太孙,李承道即将兵临城下,攻打长安的消息,一边鼓动渔轮。
果不其然,这个消息一传开后,满城百姓尽皆哗然。
如今李承道的威名谁人不知?居然连名将李靖都投靠了太孙,可见太孙实在是天命所归!
既然如此,难道他们洛阳要抵抗太孙的勤王之师吗?
一时之间,满城谣言纷飞,甚至有人开始觉得柴绍也应该学李靖那般投靠李承道,不应该抵挡太孙的勤王之师。
而在成功挑起渔轮之后,柴绍接着以整顿城防的名义,从程咬金的手里要来了那八万军队的兵权。
程咬金生性鲁莽,远不如侯君集那般心细如发,因此没多想就把兵权交出去了。
若是侯君集的话,肯定会对此起疑心的,可惜侯君集回长安了。
这一切顺利得让柴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同时也坚定了他投靠李承道的想法。
……..
书房里,柴绍一边喝着醒酒汤,一边感慨万分地说道:“以我对药师的了解,他不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为何此番会投靠太孙?”
书房里只有柴绍和一名文士,这名文士名叫王迅,乃是武德三年的进士,因为得罪了朝中大官遭针对,被柴绍保下后,便入了柴府成为了柴绍账下的一名谋士。
而柴绍对他也很是信任,凡遇事情都要找他商量。
王迅轻捻山羊胡,沉吟了片刻后回答道:“在下对李帅不是很了解,但是李帅乃当世名将,战功彪炳,应当是不会因为利益或者胁迫而投靠太孙的,也就是说他是自愿投靠太孙殿下。”
“我就是想不明白这一点,药师随秦王征战多年,秦王也对他信任有加,他却行临阵倒戈之事,实在是……”
柴绍摇着头说道,很是不能理解李靖的做法,为什么要甘愿背上背主的骂名?
“就算将军您问我,我也不知道啊。”
王迅无奈地说道,“不过在我看来,李帅此举乃是明智之举。”
柴绍眉头一挑,道:“背叛秦王,投靠太孙,这是明智之举?”
柴绍觉得王迅的话实在是荒唐。
而王迅不急不缓地说道:“在下私以为,李帅投靠太孙,一是不想因内斗损耗兵力,二是因为……秦王失德。”
“秦王近段时间来的所作所为,跟太孙殿下实在是无法比拟,特别是想假借突厥之手除掉太孙殿下,实在是太不妥了。”
“李帅有可能也是不能认同秦王的这种做法,才决定投靠太孙,毕竟太孙乃国之储君,又有覆灭突厥的不世功绩,登基乃是名正言顺。”
“李帅带兵投靠太孙,既能减少无意义的内斗厮杀,又给太孙带去十万精兵,何愁得不到重用?”
其实李靖完全没有替自己考虑过,全都是出于大唐利益而考虑的,王迅虽然想的有些偏,但是大致说的也没错。
“但他若是死守魏州城,太孙恐怕也是攻不下的,而且他现在的地位哪用得着从龙之功,而且镇压太孙助秦王登基,那不也是从龙之功吗?”
柴绍不赞同地反驳道。
“因为太孙年轻啊。”
王迅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
“太孙不过束发之年,却已经展露出了帝王之才,方才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聚集起当下的庞大势力,就算此次起兵失败,只要继续蛰伏下去,再过个几年后会有多么恐怖?”
此言令柴绍浑身一震,眼里浮现若有所思之色。
若非王迅提醒,他还真的忽视了李承道了年龄,要知道李承道的年纪太小了!
冠军侯霍去病十七岁时八百骑破匈奴,十九岁封狼居胥。
李承道比霍去病更加可怕,霍去病二十三岁夭折,所以未来不可知,而李承道这般发展下去,未来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可以预见,李承道定然会带领大唐走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见到柴绍的神色,王迅朝周围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将军,您不如也投了太孙吧。”
柴绍大吃一惊,惊怒道:“胡言乱语!你疯了不成!”
“在下没疯。”
王迅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太孙本就有十万精兵,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就取了魏州,兵力不但丝毫未损,还吸取了李靖这等名帅与十多万大军,大势已成!”
“秦王手中虽然还有几十万军权,但若是太孙攻了过来,那些军队到底是会听太孙的还是秦王的?”
“太孙手中二十万精兵,自身又威名在外,将军您真的守得住洛阳吗?万一守不住,您就是叛臣!”
“而且将军莫忘了,太孙乃是储君,而秦王只能是秦王!”
王迅最后一句话,令柴绍心神大为动摇,额头上忍不住浮现一丝冷汗。
是啊,太孙是储君,有正统名分,而秦王……只能是秦王。
这么一想,柴绍心中也有些动摇了,不禁追问道:“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也要学着李靖那般带兵投靠太孙么?”
“这是当然,不过李靖已经带兵投诚在前,将军若想展示诚意,不妨将逃到洛阳的八万残军收了武器,监视起来,同时绑了程咬金,献给太孙,全凭太孙发落。”
“对外就称响应太孙号召,弃暗投明,除奸王,清君侧,发动城内百姓迎接太孙,也能免去外人诟病。”
王迅有条不紊地给柴绍出谋划策,最后催促道:“将军,太孙兵马在过不久就要抵达洛阳了,您需要尽快行动!”
听闻此言,柴绍心里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所谓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李靖这等忠臣义士都投了李承道,多他一个又何妨?
“好!便依先生所言!”
柴绍毅然决然地点头道,同意了王迅的计策。
……
接下来的日子里,柴绍按照王迅的计策,一边命人在城内大肆传播李靖投诚太孙,李承道即将兵临城下,攻打长安的消息,一边鼓动渔轮。
果不其然,这个消息一传开后,满城百姓尽皆哗然。
如今李承道的威名谁人不知?居然连名将李靖都投靠了太孙,可见太孙实在是天命所归!
既然如此,难道他们洛阳要抵抗太孙的勤王之师吗?
一时之间,满城谣言纷飞,甚至有人开始觉得柴绍也应该学李靖那般投靠李承道,不应该抵挡太孙的勤王之师。
而在成功挑起渔轮之后,柴绍接着以整顿城防的名义,从程咬金的手里要来了那八万军队的兵权。
程咬金生性鲁莽,远不如侯君集那般心细如发,因此没多想就把兵权交出去了。
若是侯君集的话,肯定会对此起疑心的,可惜侯君集回长安了。
这一切顺利得让柴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同时也坚定了他投靠李承道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