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听见声音喜儿
推荐阅读:我和离婚的阿姨、圣水旅馆、淫荡学姐坏心机、在会所碰到女友之后、一支红杏出墙来、情动天下、小西的美母教师、凄子配合我滛凄、对妈妈的情欲、那一汪肥水的流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完将手里的火把一扔,柴火飞快地燃烧起来,很快变成了熊熊大火。庞来孝在火中惨叫了几声,就没有声息了,朱传宗看着熊熊的火光,心中的怒气虽然没有平息,但是也别有一番感慨。
庞来孝是烈火神君下凡,跟朱传宗两世纠缠,从天上斗到人间,到今天终于做了个了结。平生最大的对手死在面前,朱传宗心中难免也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宫中的大火烧了一夜才扑灭。
朱传宗派兵四处巡查,很快平定了京城的动乱,然后召集文武百官,在大殿议事,当然庞来孝的死党,如曾怀顺等人,都已经被抓的抓,杀的杀,此时在场的大臣。
虽然也都被迫向庞来孝称臣,但是都是被胁迫的,朝廷未来的运转还要靠他们来维持,因此朱传宗也就不再追究他们的附逆之罪。国不可一日无君,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册立一位新皇帝,但是汤治已死,他的儿子也早被庞来孝杀了。
连明宗皇帝的其他子嗣,凡是皇室的直系血亲,基本已经被杀光了,皇族里仅存的几人,都是皇家的远亲,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因此众人争论了半天,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原因,大臣们被庞来孝的威吓怕了。
都怀疑朱传宗是不是第二个庞来孝。他现在手握重兵,在军队和民间都有极高的威望,加上朱家以前的势力,比庞来孝当初还要强盛得多,他若是想当皇帝,也不是什么难事。现在自己等人要是推举别的皇帝出来。
若是惹朱传宗不高兴,岂不是自寻死路吗?争论了半晌,有个自作聪明,想要讨好朱传宗的大臣就提议,皇族的血脉已经绝了。
正好朱传宗大人乃是先皇汤治的结拜兄弟,论理也是皇族中人,现在又有匡扶社稷的大功,正是继承皇位的不两人选。他这一起头,顿时就得到了近半数大臣的支持,大家跪倒一片,都叩首道:“请朱大人顺应天命吧。”
那领头的大臣心里暗自得意,心想自己这算是拥戴之功,将来朱传宗当了皇上,自己的荣华富贵那可就是不可限量的了。
哪知道朱传宗本来就没什么当皇帝的念头,现在因为汤治的死,心有愧疚,正在伤心。听了这话,不禁大怒,喝道:“把他赶出去。谁再说这种大逆不道之言,一律治罪!”
一些忠直的大臣方才还在担心,一看这情景,都是暗自点头,心想:“朱大人不愧是国之栋梁,品德高尚,可比古代的圣贤啊!”黄天佑早先被庞来孝罢官下狱,关了两年,朱传宗刚把他放出来,官复原职。他一向德高望重,是有名的忠臣,这时站出来提议道:“众位大人难道忘了。
先皇还有血脉的吗?媚妃娘娘生有先皇的遗腹子,如今就在京城!难道不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吗?”
众人如梦方醒。汤悔还没出生,媚妃就被打入冷宫。汤治知道其中的内情,虽然没有伤害他们母子,但是也没有公开过他皇子的名分。
后来被朱传宗救出京城,一直留在军中,大臣们一时想不起来,也不奇怪。众大臣多半都听过汤悔是朱传宗儿子的传闻,便都齐声赞同,都说当今世上能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有媚妃的儿子汤悔了。
其实这样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一来汤家的江山保住了,大臣们在青史上不会留下骂名。二来立汤悔为皇帝,朱传宗是一定同意的,总比朱传宗自己登基要好得多。
朱传宗原本没有想那么多,见大臣们众口一词让宝儿登基,心中也是大喜,也就应了,心想:“世事真是难料,我的儿子竟然要当皇帝了?”听到这个消息,最高兴的自然是媚妃了。
她不知道朱传宗不想当皇帝,还以为朱传宗是为了儿子才放弃皇位,不禁又是甜蜜,又是感动,柔声道:“你对我们母子真是太好了,你放心吧,将来我们什么事都听你的。”
朱传宗道:“不过宝儿当了皇帝,你就是皇太后,以后就要常居宫中,不能跟我住在一起,而且政治最是黑暗险恶,当皇帝也未必就是好事情。不如我再想办法”
媚妃笑道:“宝儿能当皇帝,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至于我,以后咱们还像以前那样在宫里相会,谁敢说什么呢?为了儿子,受什么委屈我都不怕。”朱传宗心想:“权势真有那么好吗?只怕不一定。”
可是汤悔当皇帝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媚妃又这么支持,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转日便举行登基大典,媚妃被封为皇太后,汤悔身穿皇袍,由她抱着。
坐在宝座上,接受众臣的膜拜。朱传宗站在众臣之首。他因为立下大功,媚妃,这个时候应该叫皇太后了。
特意赐予他见君不跪的权利,因此只是微微弯了下身子,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汤悔实际上是他的儿子,哪有爹跪儿子的道理?当然老百姓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都是羡慕朱传宗位高权重,尊荣无比。
这时皇太后颁布旨意,开始对功臣进行封赏。第一个受封的便是朱传宗。他走出列来,躬身听封。宜读旨意的太监道:“朱传宗诛除奸贼,匡扶社稷,品行高洁,贤德闻于四方。
特封为摄政王,兼任左丞相,在皇上亲政前,掌管全国政事,另敕封尊号为亚父”刚念到一半,突然被汤悔一声叫唤打断了。
汤悔如今已有两岁,他天生聪明,小小年纪已经能读书识字,而且明白很多事理,不过他毕竟年幼,看见这么多陌生的面孔,这么大的场面,不由也有些害怕,一眼看见最熟悉的人站在面前,仿佛找到依靠一样,一时就忘了媚妃平时的吩咐,向朱传宗叫道:“爹!”
满朝文武听见这一声,都呆住了,过了片刻,当场顿时喧哗起来,不少大臣都是激动无比,连道:“真是天佑我朝,天佑我朝啊!”原来亚父这个称号,原有一个典故。古时候有一位圣人担任丞相,皇帝年幼不能处理国事,都是由这位圣人管理,为了表示对圣人的尊敬,皇帝便封他为亚父,意思就是像父亲一样尊敬的人。
这位皇帝后来也是一位有名的明君。现在小皇帝汤悔才不到两岁,已经懂得礼贤下士,顺着旨意向当朝第一重臣示敬,实在是另人难以置信。
朝廷有了这样聪慧的君主,何愁将来国势不兴呢?以黄天佑为首的一班忠心老臣更是热泪盈眶,连称皇上与摄政王如此君臣相得,将来必定是一段美谈啊,当然大臣们也都明白,朱传宗现在的权势地位,已经是无法动摇的了。
本来功高震主是为臣的大忌,有人还担心朱传宗会受到猜忌,现在一看小皇帝对他如此信任亲热,可以想见朱传宗以后在朝廷上肯定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接下来有功之臣都各有封赏。王定昆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所有军队。
朱佑继、华文章等以前被庞来孝排挤罢官的老臣,都官复原职。王大牛等人也都是加官进爵,也不必细说了,其中有两个人有些特殊。其一是吴思远,本来以他的才能和功劳,可被封为右丞相,可是他坚决不肯接受,说是不愿为官。
最后勉强受了个太傅的闲职。另一个是老君教主水封良。他本来是被朝廷通缉的罪人,可是在朱传宗起兵的过程中立了数次功劳,因此也封了他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不过要求他不许再传播老君教之类的教义。
水封良喜出望外,急忙满口答应,再说当官之后,还要骗老百姓干什么,自然有人投靠,因此领旨谢恩,高兴得无以复加。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举国欢庆!
登基的第二天,汤悔又由皇太后领着,率领大臣们,还有幸存的皇亲国戚们,一起去宗庙祭奠先皇。汤治死后尊号为“贤宗”牌位就供奉在先皇明宗皇帝的旁边。
朱传宗面对着这两块牌位,心中不由愧疚。一方面是内疚明宗皇帝对自己有恩,自己却将他气死。一方面又难过没能救下汤治的性命。常乐公主是皇族成员,自然也在场。祭奠完后,朱传宗就去找她,却见她脸色极差,而且眼有泪痕,似乎刚刚哭过。
担心地问道:“喜儿,你没事吧?”常乐公主似乎不想多说话,道:“没什么。”转身便上车走了。
朱传宗心想她肯定是看见父皇和兄长的灵位心中难过,虽然担心,但是这是人之常情,别人也没有办法的。常乐公主辞别了朱传宗,回到宫中。她先前确实是因为见到了明宗皇帝的灵位,想着对自己爱若珍宝的父皇,如今已经天人相隔。
况且父皇的死跟自己几人也脱不了关系,更生出悔恨内疚的情愫来。她见到朱传宗,内疚之意只会更盛,因此也没多说话,就回来了。
她现在住的还是当初在宫里的旧居,这是明宗皇帝专门为她所建,一桌一椅,一草一木,无一不是父皇依着她的喜好专门添置的。
常乐公主坐在窗边,想起父女俩无数次在这里促膝谈心,父皇温和慈爱的笑容,仿佛还在眼前,睹物思人,更是黯然神伤。
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就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场。她身子孱弱,哭得乏了,慢慢就睡着了,隐隐约约中,听见一个声音道:“喜儿,喜儿!孩子!”常乐公主听得耳熟,睁开眼一看,惊喜地叫道:“父皇!”
说完将手里的火把一扔,柴火飞快地燃烧起来,很快变成了熊熊大火。庞来孝在火中惨叫了几声,就没有声息了,朱传宗看着熊熊的火光,心中的怒气虽然没有平息,但是也别有一番感慨。
庞来孝是烈火神君下凡,跟朱传宗两世纠缠,从天上斗到人间,到今天终于做了个了结。平生最大的对手死在面前,朱传宗心中难免也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宫中的大火烧了一夜才扑灭。
朱传宗派兵四处巡查,很快平定了京城的动乱,然后召集文武百官,在大殿议事,当然庞来孝的死党,如曾怀顺等人,都已经被抓的抓,杀的杀,此时在场的大臣。
虽然也都被迫向庞来孝称臣,但是都是被胁迫的,朝廷未来的运转还要靠他们来维持,因此朱传宗也就不再追究他们的附逆之罪。国不可一日无君,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册立一位新皇帝,但是汤治已死,他的儿子也早被庞来孝杀了。
连明宗皇帝的其他子嗣,凡是皇室的直系血亲,基本已经被杀光了,皇族里仅存的几人,都是皇家的远亲,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因此众人争论了半天,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原因,大臣们被庞来孝的威吓怕了。
都怀疑朱传宗是不是第二个庞来孝。他现在手握重兵,在军队和民间都有极高的威望,加上朱家以前的势力,比庞来孝当初还要强盛得多,他若是想当皇帝,也不是什么难事。现在自己等人要是推举别的皇帝出来。
若是惹朱传宗不高兴,岂不是自寻死路吗?争论了半晌,有个自作聪明,想要讨好朱传宗的大臣就提议,皇族的血脉已经绝了。
正好朱传宗大人乃是先皇汤治的结拜兄弟,论理也是皇族中人,现在又有匡扶社稷的大功,正是继承皇位的不两人选。他这一起头,顿时就得到了近半数大臣的支持,大家跪倒一片,都叩首道:“请朱大人顺应天命吧。”
那领头的大臣心里暗自得意,心想自己这算是拥戴之功,将来朱传宗当了皇上,自己的荣华富贵那可就是不可限量的了。
哪知道朱传宗本来就没什么当皇帝的念头,现在因为汤治的死,心有愧疚,正在伤心。听了这话,不禁大怒,喝道:“把他赶出去。谁再说这种大逆不道之言,一律治罪!”
一些忠直的大臣方才还在担心,一看这情景,都是暗自点头,心想:“朱大人不愧是国之栋梁,品德高尚,可比古代的圣贤啊!”黄天佑早先被庞来孝罢官下狱,关了两年,朱传宗刚把他放出来,官复原职。他一向德高望重,是有名的忠臣,这时站出来提议道:“众位大人难道忘了。
先皇还有血脉的吗?媚妃娘娘生有先皇的遗腹子,如今就在京城!难道不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吗?”
众人如梦方醒。汤悔还没出生,媚妃就被打入冷宫。汤治知道其中的内情,虽然没有伤害他们母子,但是也没有公开过他皇子的名分。
后来被朱传宗救出京城,一直留在军中,大臣们一时想不起来,也不奇怪。众大臣多半都听过汤悔是朱传宗儿子的传闻,便都齐声赞同,都说当今世上能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有媚妃的儿子汤悔了。
其实这样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一来汤家的江山保住了,大臣们在青史上不会留下骂名。二来立汤悔为皇帝,朱传宗是一定同意的,总比朱传宗自己登基要好得多。
朱传宗原本没有想那么多,见大臣们众口一词让宝儿登基,心中也是大喜,也就应了,心想:“世事真是难料,我的儿子竟然要当皇帝了?”听到这个消息,最高兴的自然是媚妃了。
她不知道朱传宗不想当皇帝,还以为朱传宗是为了儿子才放弃皇位,不禁又是甜蜜,又是感动,柔声道:“你对我们母子真是太好了,你放心吧,将来我们什么事都听你的。”
朱传宗道:“不过宝儿当了皇帝,你就是皇太后,以后就要常居宫中,不能跟我住在一起,而且政治最是黑暗险恶,当皇帝也未必就是好事情。不如我再想办法”
媚妃笑道:“宝儿能当皇帝,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至于我,以后咱们还像以前那样在宫里相会,谁敢说什么呢?为了儿子,受什么委屈我都不怕。”朱传宗心想:“权势真有那么好吗?只怕不一定。”
可是汤悔当皇帝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媚妃又这么支持,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转日便举行登基大典,媚妃被封为皇太后,汤悔身穿皇袍,由她抱着。
坐在宝座上,接受众臣的膜拜。朱传宗站在众臣之首。他因为立下大功,媚妃,这个时候应该叫皇太后了。
特意赐予他见君不跪的权利,因此只是微微弯了下身子,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汤悔实际上是他的儿子,哪有爹跪儿子的道理?当然老百姓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都是羡慕朱传宗位高权重,尊荣无比。
这时皇太后颁布旨意,开始对功臣进行封赏。第一个受封的便是朱传宗。他走出列来,躬身听封。宜读旨意的太监道:“朱传宗诛除奸贼,匡扶社稷,品行高洁,贤德闻于四方。
特封为摄政王,兼任左丞相,在皇上亲政前,掌管全国政事,另敕封尊号为亚父”刚念到一半,突然被汤悔一声叫唤打断了。
汤悔如今已有两岁,他天生聪明,小小年纪已经能读书识字,而且明白很多事理,不过他毕竟年幼,看见这么多陌生的面孔,这么大的场面,不由也有些害怕,一眼看见最熟悉的人站在面前,仿佛找到依靠一样,一时就忘了媚妃平时的吩咐,向朱传宗叫道:“爹!”
满朝文武听见这一声,都呆住了,过了片刻,当场顿时喧哗起来,不少大臣都是激动无比,连道:“真是天佑我朝,天佑我朝啊!”原来亚父这个称号,原有一个典故。古时候有一位圣人担任丞相,皇帝年幼不能处理国事,都是由这位圣人管理,为了表示对圣人的尊敬,皇帝便封他为亚父,意思就是像父亲一样尊敬的人。
这位皇帝后来也是一位有名的明君。现在小皇帝汤悔才不到两岁,已经懂得礼贤下士,顺着旨意向当朝第一重臣示敬,实在是另人难以置信。
朝廷有了这样聪慧的君主,何愁将来国势不兴呢?以黄天佑为首的一班忠心老臣更是热泪盈眶,连称皇上与摄政王如此君臣相得,将来必定是一段美谈啊,当然大臣们也都明白,朱传宗现在的权势地位,已经是无法动摇的了。
本来功高震主是为臣的大忌,有人还担心朱传宗会受到猜忌,现在一看小皇帝对他如此信任亲热,可以想见朱传宗以后在朝廷上肯定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接下来有功之臣都各有封赏。王定昆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所有军队。
朱佑继、华文章等以前被庞来孝排挤罢官的老臣,都官复原职。王大牛等人也都是加官进爵,也不必细说了,其中有两个人有些特殊。其一是吴思远,本来以他的才能和功劳,可被封为右丞相,可是他坚决不肯接受,说是不愿为官。
最后勉强受了个太傅的闲职。另一个是老君教主水封良。他本来是被朝廷通缉的罪人,可是在朱传宗起兵的过程中立了数次功劳,因此也封了他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不过要求他不许再传播老君教之类的教义。
水封良喜出望外,急忙满口答应,再说当官之后,还要骗老百姓干什么,自然有人投靠,因此领旨谢恩,高兴得无以复加。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举国欢庆!
登基的第二天,汤悔又由皇太后领着,率领大臣们,还有幸存的皇亲国戚们,一起去宗庙祭奠先皇。汤治死后尊号为“贤宗”牌位就供奉在先皇明宗皇帝的旁边。
朱传宗面对着这两块牌位,心中不由愧疚。一方面是内疚明宗皇帝对自己有恩,自己却将他气死。一方面又难过没能救下汤治的性命。常乐公主是皇族成员,自然也在场。祭奠完后,朱传宗就去找她,却见她脸色极差,而且眼有泪痕,似乎刚刚哭过。
担心地问道:“喜儿,你没事吧?”常乐公主似乎不想多说话,道:“没什么。”转身便上车走了。
朱传宗心想她肯定是看见父皇和兄长的灵位心中难过,虽然担心,但是这是人之常情,别人也没有办法的。常乐公主辞别了朱传宗,回到宫中。她先前确实是因为见到了明宗皇帝的灵位,想着对自己爱若珍宝的父皇,如今已经天人相隔。
况且父皇的死跟自己几人也脱不了关系,更生出悔恨内疚的情愫来。她见到朱传宗,内疚之意只会更盛,因此也没多说话,就回来了。
她现在住的还是当初在宫里的旧居,这是明宗皇帝专门为她所建,一桌一椅,一草一木,无一不是父皇依着她的喜好专门添置的。
常乐公主坐在窗边,想起父女俩无数次在这里促膝谈心,父皇温和慈爱的笑容,仿佛还在眼前,睹物思人,更是黯然神伤。
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就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场。她身子孱弱,哭得乏了,慢慢就睡着了,隐隐约约中,听见一个声音道:“喜儿,喜儿!孩子!”常乐公主听得耳熟,睁开眼一看,惊喜地叫道:“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