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谬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姬丹读着手里的竹简,再看看堆在面前高几上的卷册竹简,不由又惊有喜。荆轲等人,经过半年多的辛苦和付出,不但基本搞清了东胡各部的大致分布和丁口人数,居然还把东胡的源流给查了出来。
姬丹这才发现,原来穿越来到前代,优势当然不少,比如你起码知道了很多科技发展的结果和过程,甚至在后世已经习以为常的,丝毫不认为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技能,在这里,却可能是可以极大的改变生活和历史进程的大事件,比如马镫,再比如自己从后世抄袭来的豆腐和面粉。
一个马镫的发明,简单的来看,是让人们更容易的学会骑马,但推展开来,由此带来的,可是从战马应用,骑兵攻击方式,军队编组,军队战术的巨大发展和应用。同时,对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战力的对比,也同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豆腐和面粉的产生也是如此,由于一个石磨的发明,使的豆浆和面粉很容易就可以制造出来。而这两样的产生,为后续各种美食的发明创造了条件,使得黄豆和麦子成为更可口,更美味的食物原料,当然也就提升了这两种作物在五谷中的地位,也就为一年两种的耕作方式的推动,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和支持。
当然,自后世的穿越,更大的优势,是你知道了历史的进程和结果,你就可以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推动历史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去转弯。
可劣势也是不少:
没错,我们可能看过史书,搜集过资料,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早已不是真实的历史。历史在总结中,在记述中,总是不断的简化。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在史书中的记载,往往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三五句话而已,甚至不过是几个字罢了,就算是知道结果,往往也无法在面临具体选择的时候,去选择哪一个路口,不知道哪一个是通向原本的历史深渊,哪一个可以给自己一个创造辉煌的机会。
不过,这并不是劣势,这还只是让我们知道,穿越,也不过是给你一个更容易成功的机会,而不是给你一个做天帝神明的机会罢了。
真正的劣势在于,我们看到的历史,是经过无数人解读和修改过的历史,我们所知道的,很多都是别人有意无意当中给曲解了的历史。
也就是,我们判断的依据,可能本来就是空的,错的。
当我们本来想做天帝神明的时候,说不定反而成了一个执着于谬误的傻子。
比如像对于东胡的看法。
太子丹原本好武,虽然自小就接受王室礼仪诗书的教育,但读书并不是很多。远远算不上什么博学之士。对于东胡的情况,不过是略有了解,更关注东胡和燕国的攻防关系,对于东胡本身的渊源来历,并没什么概念。
而来自后世的记忆,对于东胡,也仅知道其曾经强盛于一时,位居于匈奴之东,后来被冒顿所领的匈奴所灭罢了。而东胡之所以叫东胡,就是因为东胡在匈奴的东面。
看到手里的卷册,姬丹才知道自己错的多么厉害,才知道什么叫历史的黑白颠倒。
比如东胡名称的由来,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以为是中原人视草原游牧民族为胡,又处在匈奴之东,才叫东胡的。而且这胡字似乎不是什么好词。
可看看手中的情报,太子丹才知道错的多么厉害。
胡,原本并不含贬义。最少在直到这战国之末,根本就不是一个贬低之词。称东胡和称各诸侯燕、赵、秦、齐一样。就是一个名称而已。
后世称北方游牧之族为胡,恰恰就来源于东胡的存在,到秦末汉初之时,匈奴虽复得河南地,但仍不如东胡之强,故华夏之人,皆以东胡之胡字,代表北方诸族。
而所谓东胡在匈奴之东,故称为东胡的说法,却是后世之人,因为不知当时详情,因为匈奴更强,史书记载更多,妄自推测所得罢了。
看着手里的情报,姬丹更坚定了自己原来“化胡为夏”的大策略,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初自己提出化胡为夏的想法,门下宾客贤士,没一个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的原因了。
华夏各国原本就是历经耕战,吞并融合周围部落氏族而成,东胡,不过是还没有被吞并的戎狄之族罢了,吞过来,变成自己的属民土地,再正常不过了,就和吞并赵国、齐国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有自己这后来者,才觉得去吞并东胡是个什么了不起的决策,是个站在历史角度,提前融合游牧民族的前瞻性的战略决定。
现在姬丹才明白,大家之所以赞成自己的策略,不是因为这个策略有什么高明的不得了的地方,而是大家都看到了燕国在中原诸侯方向所面临的局面。赵国军力强盛,是唯一和秦国有单独一战之力的诸侯,有赵当在燕国之南,燕国就不会直接面临秦国的攻略。
齐国虽然多年不战,但毕竟素为大国,基础深厚。如果想从齐国方向取得发展的空间,只怕是大大的不易。况且齐秦交好,如果因为燕国的攻击,形成齐秦合力对付燕赵,那才是自讨苦吃呢!
所以,齐也好,赵也罢,目前燕国还惹不起,或者不能惹,只能把把眼光放到外面去扩张自己的实力罢了。
而这些东西,之所以自己现在才知道,不过大家是都以为自己早就知道了,谁也不会专门来给自己讲这些东西罢了。就像在后世的成年人,就算一个文盲,也知道一加一等于二,难道那个下属会傻乎乎的去给上司上这个课么?
幸亏有荆轲细心,在整理任默等斥候搞回来的那些情报时,事无巨细,将以前记载在史料中的东胡情况都给摘录了过来,才让自己真正了解了东胡。
姬丹放下手中的卷册,从几后走出来,对着坐在旁边椅子上的荆轲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荆轲受太子信重,不但掌管田光、任默等人组建的各地斥候往来和情报搜集,平日里多跟在太子身边,以备顾问。这一身才学得以施展,是荆轲这几十年来心情最为舒畅的日子。
太子丹所作所为,荆轲也都看在眼里,从制水车、制面粉,推广农事等等诸般举措,荆轲都很是惊奇,这些物事,虽然见到实物以后,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前人从来未有此物此用,要想当先创制,不是胸罗万象之人,那绝对是做不出来的。
想别人所未想,用别人所不用,或许不过是巧匠之才。单单会做,荆轲还未必如何的佩服。但荆轲所看到的,是太子不但能制出这些物事,偏偏能借用这些物事,来推动国家耕作的改变和发展。
国家之重,无非是钱粮、丁壮。太子心中以农耕为重,尽农产之用,可为立志宏远,偏又能发前人之未见,做的诸般机巧之事,荆轲对此心悦诚服。
太子如今不过读了自己所录的敌情,却贸然下来对自己行此一礼,荆轲莫名所以,慌忙站起,道:“太子这是何意,臣岂敢当太子之礼!”
太子丹很是诚恳的道:“非荆卿,丹大误矣!”
太子这么说,荆轲更是茫然无知,迟疑道:“太子所读东胡之情,不过是臣略摘史书所记,聊备太子和众臣参详军事罢了,并无大用,何以可解殿下之误?”
太子丹看到荆轲狐疑的样子,刚要对荆轲说明,转念一想,这事还是不说明白的好,免得伤了自己一贯表现神武的形象,当即哈哈大笑,道:“此事不可说,不可说,只是这一礼,荊卿确实当得。”
君臣分际,太子既然说了不可说,荆轲当然也不好再问。见太子高兴,荆轲笑道:“太子,任默等人所探知的诸部丁口兵马等情,都已标记在册,东胡内情尽知,不知太子欲何时兴兵?”
何时兴兵,这是太子丹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考虑的太多,太子丹左思右想,都没拿定主意,遂反问道:“以荆卿之见,当以何时兴兵为善?”
荆轲平时摘录分析情报,自然也常掂量利弊,见太子有问,荆轲当即答道:“以臣之间,当以三月为上!”
“为何?”太子丹问道。
荆轲成竹在胸,笑着对道:“三月之后,北地转暖,草木返青,东胡各族,正当时接羔忙碌之时,我精锐突击,可趁其不备。况我燕国之兵,毕竟不如胡族之民耐寒,此时出兵,稍减天寒之不利。”
“春不耕则少一年之收,一年不收则国内饥,故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之后,诸侯各国恰该春耕之时,为保春耕,诸侯鲜有兴兵者。”
“我燕春季出兵北向,纵然诸侯有趁虚之意,却也无兵可调,臣料其半年之内可保无事,如此我燕足有半年可用之期专务北事!”
更得晚了,诸位大大原谅吧,呵呵(未完待续)
姬丹读着手里的竹简,再看看堆在面前高几上的卷册竹简,不由又惊有喜。荆轲等人,经过半年多的辛苦和付出,不但基本搞清了东胡各部的大致分布和丁口人数,居然还把东胡的源流给查了出来。
姬丹这才发现,原来穿越来到前代,优势当然不少,比如你起码知道了很多科技发展的结果和过程,甚至在后世已经习以为常的,丝毫不认为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技能,在这里,却可能是可以极大的改变生活和历史进程的大事件,比如马镫,再比如自己从后世抄袭来的豆腐和面粉。
一个马镫的发明,简单的来看,是让人们更容易的学会骑马,但推展开来,由此带来的,可是从战马应用,骑兵攻击方式,军队编组,军队战术的巨大发展和应用。同时,对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战力的对比,也同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豆腐和面粉的产生也是如此,由于一个石磨的发明,使的豆浆和面粉很容易就可以制造出来。而这两样的产生,为后续各种美食的发明创造了条件,使得黄豆和麦子成为更可口,更美味的食物原料,当然也就提升了这两种作物在五谷中的地位,也就为一年两种的耕作方式的推动,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和支持。
当然,自后世的穿越,更大的优势,是你知道了历史的进程和结果,你就可以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推动历史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去转弯。
可劣势也是不少:
没错,我们可能看过史书,搜集过资料,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早已不是真实的历史。历史在总结中,在记述中,总是不断的简化。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在史书中的记载,往往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三五句话而已,甚至不过是几个字罢了,就算是知道结果,往往也无法在面临具体选择的时候,去选择哪一个路口,不知道哪一个是通向原本的历史深渊,哪一个可以给自己一个创造辉煌的机会。
不过,这并不是劣势,这还只是让我们知道,穿越,也不过是给你一个更容易成功的机会,而不是给你一个做天帝神明的机会罢了。
真正的劣势在于,我们看到的历史,是经过无数人解读和修改过的历史,我们所知道的,很多都是别人有意无意当中给曲解了的历史。
也就是,我们判断的依据,可能本来就是空的,错的。
当我们本来想做天帝神明的时候,说不定反而成了一个执着于谬误的傻子。
比如像对于东胡的看法。
太子丹原本好武,虽然自小就接受王室礼仪诗书的教育,但读书并不是很多。远远算不上什么博学之士。对于东胡的情况,不过是略有了解,更关注东胡和燕国的攻防关系,对于东胡本身的渊源来历,并没什么概念。
而来自后世的记忆,对于东胡,也仅知道其曾经强盛于一时,位居于匈奴之东,后来被冒顿所领的匈奴所灭罢了。而东胡之所以叫东胡,就是因为东胡在匈奴的东面。
看到手里的卷册,姬丹才知道自己错的多么厉害,才知道什么叫历史的黑白颠倒。
比如东胡名称的由来,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以为是中原人视草原游牧民族为胡,又处在匈奴之东,才叫东胡的。而且这胡字似乎不是什么好词。
可看看手中的情报,太子丹才知道错的多么厉害。
胡,原本并不含贬义。最少在直到这战国之末,根本就不是一个贬低之词。称东胡和称各诸侯燕、赵、秦、齐一样。就是一个名称而已。
后世称北方游牧之族为胡,恰恰就来源于东胡的存在,到秦末汉初之时,匈奴虽复得河南地,但仍不如东胡之强,故华夏之人,皆以东胡之胡字,代表北方诸族。
而所谓东胡在匈奴之东,故称为东胡的说法,却是后世之人,因为不知当时详情,因为匈奴更强,史书记载更多,妄自推测所得罢了。
看着手里的情报,姬丹更坚定了自己原来“化胡为夏”的大策略,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初自己提出化胡为夏的想法,门下宾客贤士,没一个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的原因了。
华夏各国原本就是历经耕战,吞并融合周围部落氏族而成,东胡,不过是还没有被吞并的戎狄之族罢了,吞过来,变成自己的属民土地,再正常不过了,就和吞并赵国、齐国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有自己这后来者,才觉得去吞并东胡是个什么了不起的决策,是个站在历史角度,提前融合游牧民族的前瞻性的战略决定。
现在姬丹才明白,大家之所以赞成自己的策略,不是因为这个策略有什么高明的不得了的地方,而是大家都看到了燕国在中原诸侯方向所面临的局面。赵国军力强盛,是唯一和秦国有单独一战之力的诸侯,有赵当在燕国之南,燕国就不会直接面临秦国的攻略。
齐国虽然多年不战,但毕竟素为大国,基础深厚。如果想从齐国方向取得发展的空间,只怕是大大的不易。况且齐秦交好,如果因为燕国的攻击,形成齐秦合力对付燕赵,那才是自讨苦吃呢!
所以,齐也好,赵也罢,目前燕国还惹不起,或者不能惹,只能把把眼光放到外面去扩张自己的实力罢了。
而这些东西,之所以自己现在才知道,不过大家是都以为自己早就知道了,谁也不会专门来给自己讲这些东西罢了。就像在后世的成年人,就算一个文盲,也知道一加一等于二,难道那个下属会傻乎乎的去给上司上这个课么?
幸亏有荆轲细心,在整理任默等斥候搞回来的那些情报时,事无巨细,将以前记载在史料中的东胡情况都给摘录了过来,才让自己真正了解了东胡。
姬丹放下手中的卷册,从几后走出来,对着坐在旁边椅子上的荆轲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荆轲受太子信重,不但掌管田光、任默等人组建的各地斥候往来和情报搜集,平日里多跟在太子身边,以备顾问。这一身才学得以施展,是荆轲这几十年来心情最为舒畅的日子。
太子丹所作所为,荆轲也都看在眼里,从制水车、制面粉,推广农事等等诸般举措,荆轲都很是惊奇,这些物事,虽然见到实物以后,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前人从来未有此物此用,要想当先创制,不是胸罗万象之人,那绝对是做不出来的。
想别人所未想,用别人所不用,或许不过是巧匠之才。单单会做,荆轲还未必如何的佩服。但荆轲所看到的,是太子不但能制出这些物事,偏偏能借用这些物事,来推动国家耕作的改变和发展。
国家之重,无非是钱粮、丁壮。太子心中以农耕为重,尽农产之用,可为立志宏远,偏又能发前人之未见,做的诸般机巧之事,荆轲对此心悦诚服。
太子如今不过读了自己所录的敌情,却贸然下来对自己行此一礼,荆轲莫名所以,慌忙站起,道:“太子这是何意,臣岂敢当太子之礼!”
太子丹很是诚恳的道:“非荆卿,丹大误矣!”
太子这么说,荆轲更是茫然无知,迟疑道:“太子所读东胡之情,不过是臣略摘史书所记,聊备太子和众臣参详军事罢了,并无大用,何以可解殿下之误?”
太子丹看到荆轲狐疑的样子,刚要对荆轲说明,转念一想,这事还是不说明白的好,免得伤了自己一贯表现神武的形象,当即哈哈大笑,道:“此事不可说,不可说,只是这一礼,荊卿确实当得。”
君臣分际,太子既然说了不可说,荆轲当然也不好再问。见太子高兴,荆轲笑道:“太子,任默等人所探知的诸部丁口兵马等情,都已标记在册,东胡内情尽知,不知太子欲何时兴兵?”
何时兴兵,这是太子丹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考虑的太多,太子丹左思右想,都没拿定主意,遂反问道:“以荆卿之见,当以何时兴兵为善?”
荆轲平时摘录分析情报,自然也常掂量利弊,见太子有问,荆轲当即答道:“以臣之间,当以三月为上!”
“为何?”太子丹问道。
荆轲成竹在胸,笑着对道:“三月之后,北地转暖,草木返青,东胡各族,正当时接羔忙碌之时,我精锐突击,可趁其不备。况我燕国之兵,毕竟不如胡族之民耐寒,此时出兵,稍减天寒之不利。”
“春不耕则少一年之收,一年不收则国内饥,故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之后,诸侯各国恰该春耕之时,为保春耕,诸侯鲜有兴兵者。”
“我燕春季出兵北向,纵然诸侯有趁虚之意,却也无兵可调,臣料其半年之内可保无事,如此我燕足有半年可用之期专务北事!”
更得晚了,诸位大大原谅吧,呵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