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之逍遥王爷 > 第四七八章 大家族

第四七八章 大家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渊来到偏殿,率先找了个位置坐了下去。紧随其后的唐俭,裴寂等几名大臣自然不敢那么随意,好歹也要等李渊发话。

    不过,李建成就没那么自觉了,进来之后直接找了个位置,舒服的坐了下去。

    李渊和唐俭等几人都是无奈的苦笑一声,或许普天之下也就李建成会这么率性而为了。不过,李渊没说什么,那几个大臣自然也没说什么。

    “好了,大家都坐吧!”李渊向唐俭等几人说了一声,而后转过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口气中略显失望的说到:“秦王,你就站在那听着。”

    “是,父皇!”

    李世民低低应了一声,也不敢反驳,他还以为因为苏定方的事让李渊生气了。但是,苏定方确实是个人才,能够给他们大唐帝国带来好处,所以他才竭力的保住他。

    “我说父皇,让世民站在那看着,你不觉得难受,我都觉得碍眼了。世民,不用管他,自己找个位置坐下就是。”

    李渊才吩咐完,李建成就跳出来唱反调。

    唐俭等几名大臣额头都不自觉的流下了冷汗,心中暗道这太子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虽然他们几个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地位。但是,李建成和李渊的事他们还真的没办法管。当下也只能如老僧入定般静静的坐在那。

    虽然李建成发话了,但是李世民却对李渊有些畏惧,将目光望向了李渊。看他的样子,似乎李渊不同意他也就不会坐下去了。

    “既然你大哥发话了,那你就自己找个位置坐吧。”

    李渊斜睨了李世民一眼,淡淡的说了一句。

    倘若李世民能够像李建成那样,那他就更高兴了,可惜李世民与李建成终归还是有些差距。

    不过,李世民能听从他的话而不是听从李建成的话,这一点就让李渊相当得意了。这不,挑衅似的投了个目光给李建成,至少他当爹的还是有这么个优势。

    李建成不屑的转过头,根本不理会李渊,让后者备受打击。

    “好了,成儿,现在可以把你那个【改土归流】的大体想法说一下了,为父相信不会如你在大殿上三言两语所说的那般简单。”

    不在大殿之上,李渊也就没有束手束脚的,很是随意的如同在家中一般称呼到。

    李渊终究是一代雄才伟略的霸主,能够趁着天下大乱,各方势力揭竿而起的时刻做出反隋的意见,可见他也是大智慧,大毅力之人。

    所以,虽然在真实的历史上李渊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也实在是因为被他那个更加优秀的李二公子给压下了风头,而不能掩盖李渊个人的能力。

    因此,看出李建成【改土归流】政策不简单之处也非是偶然。

    李渊能看出来,在场的唐俭,裴寂,窦威,李世民等人俱不是简单之人,就算是外表看上去粗狂的刘弘基,李建成也知道这家伙内心并非如他所表现出来的这般简单。若是真的这样想,估计早晚会吃刘弘基的亏。

    只不过,李渊敢使唤李建成,其他人可不敢。因此,也只能静静的坐在那等着李建成的解释了。

    “【改土归流】其实它真的没有什么太多内涵,正如我先前在大殿上所说的那样,就是让一些吐谷浑的子民到中原来生活,而中原的一些子民到吐谷浑那边生活。”李建成耸了耸肩膀轻松的说到。

    “真的就这么简单?”

    李渊疑惑的望向李建成,他确信自己不会看错,绝对不会如李建成所说的那么简单。没看到这小子嘴角还挂着奸笑,要说没别的想法,还真的没人信。至少,在场的李渊和裴寂,唐俭,李世民等人不会相信。

    “怎么,你们都不相信么?”

    李建成眨巴着双眼,显得有些无辜的望着李渊等人,似乎他们的表情,伤透了他这一颗充满炙热火焰的心灵。

    “臭小子,别给我磨磨蹭蹭,赶紧的说清楚,不然你老子我就让你娘来收拾你。”

    李渊见李建成这家伙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当下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拿出窦娴的名头恶狠狠的威胁到。

    可能被李建成这家伙影响,连“老子”这种略显江湖化的词语都喊了出来。

    当然,唐俭,裴寂,窦威等人依然很是干脆直接的老僧入定。

    也许,那些经常抛头露面的高僧大佛神马的在这几个大臣面前屁都不是。人家是想入定就入定,这种精神意志那些高僧大佛可有?

    “不用麻烦娘亲吧!”

    李建成害怕的缩了缩肩膀,有些郁闷的说到。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从小到大他就害怕窦娴这个娘亲,至于李渊这个当爹的连甩都不甩一下。每次窦娴当着众人的面拧他的耳朵,他也都很配合的露出一副怕怕的神情。而事实上,不知他是不是有受虐的心理,竟然很享受那种感觉。

    “好吧,我说就是了!”

    李建成嘟着嘴,犹如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般。让在场的众人顿时都咧开了嘴,而唐俭,裴寂等人也只敢脸上肌肉抽啊抽,至于大声的笑出来,他们却是没有那个胆量。惹恼了李建成,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在场的或许也就李渊敢肆无忌惮的笑出来,至于李世民,即使是笑,也保持着一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表情。

    这就让几名大臣不解的同时也很纳闷。

    他们身为李渊手下的肱骨大臣,自然了解李渊的性格。因此,明白身为长子的李建成确实与李渊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而李世民,似乎差了一大截。李渊也是因为当了皇帝之后,才有所收敛。李世民呢,他们可是从未听过什么不好的言论。

    基本都是风度翩翩,学富五车等等,反正是什么好听的赞美之词都能在李世民的身上体现出来。

    至于李元吉和李元霸二人,则分别占了李渊些许的脾性。

    “在解释清楚【改土归流】的内涵之前,我先问一个问题。”李建成眯着眼,淡淡的说到:“倘若在一年之内,你每天早晨都能品尝到一份美味的早餐,但是某一天却突然品尝不到了,这时候你会有何感想?”

    听了李建成的这话,李渊等人眉头俱是一皱,也不知这与【改土归流】有什么关系。当下,便要催促李建成不要说废话。

    那边,李世民初闻之时也是有些不解,眉头皱了起来,似乎在思考。

    不过,片刻之后,李世民那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开来,脸上露出一副笑容,至于内心之中究竟是何感想就无人可知了。

    “世民,看你的样子似乎有想法,且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李渊原本是打算让李建成直接解释给大家听的,不过看到李世民的表情,脑中略一思索,便决定把这个机会让给李世民了。

    “是,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恭敬的向李渊行了一礼,而后略微沉思一番,似乎心中正在组织着语言。李渊、李建成和几个大臣也没有打断他。

    “依孩儿的想法来看,大哥之所以提出【改土归流】这个提议,正如大哥先前所说的那个事例一般。吐谷浑乃是草原民族,整体来说各方面都会比较落后一些,如此一来。一旦让他们接受我们中原的先进文化,政策,经济等事务,必定会让他们产生依赖感。等到他们已经习惯割舍不了时,再想放弃就很困难。那时候,他们想要有什么异样的念头,却也是欲罢不能了!”

    闻听李世民的解释,李渊和几名大臣的双眼顿时都亮了起来。

    他们本身能力也不差,只不过是因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而已。李建成已经点拨过,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早晚也都会明白过来。

    李世民的机智几人都很赞赏,但是李建成提出的这个【改土归流】政策,却是让几人激动的压过了对李世民的赞赏。

    不要说唐俭等几名大臣,就连李世民心中都振奋不已,对李建成更是敬仰不已。

    自小到大,李建成就是李世民心中膜拜的对象,李建成的一言一行,李世民都会去学习,模仿。

    那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何李世民反而与李建成差距更大了?

    正如那个“邯郸学步”的故事一般,那人因为赵国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好看,于是耗尽千辛万苦去学习,但是最终却“学虎不成类似犬”,连自己原本的走路姿势都忘了,最终只能用怕的。

    而李世民也大致如是,只不过没有那人那么糟糕而已!

    小时候,李建成的一言一行都让李世民甚为膜拜,于是决定要去学习,去模仿。但是,李世民没有在未来那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环境下生活过,因此,即使他学到了表面,却没有得到达到那个真实的意境。

    譬如,李世民也想像李建成那般待人温和,像李建成那般笑的如同春风一般。

    但是,或许一些不够敏感的人会觉得李世民笑的很春风,给人温和的感觉。若是意识强烈的人,则会觉得李世民的这些表情与反应很僵硬,没有那种神韵。

    毕竟,李世民是太原留守李渊的二公子,自小是在温室中长大,心中有一些官宦世家公子的傲气也是难免的。不像李建成,在未来那种社会生活过,这些身份地位对他来说就如同浮云一般。

    随后,李建成谈吐优雅,知识渊博的情况,李世民也记在心中。

    于是,为了能够达到李建成那种地步,自然而然的他也想到了去看更多的书,紧接着书中圣人的各种思想让他觉得与李建成很相似,于是他就往这个方面去学习,去模仿。最终,造成他如今的这种性格。

    然而,李世民却不知,未来的世界,所学的知识,书中所包含的内容,与如今时代的书籍可是天差地别。

    在后世,圣人的许多思想和言行就是让人来批判的,李世民去学习模仿,岂不是与李建成渐行渐远?

    当然,李世民性格如何,无人会去关注。因为,他们也想不到李世民会因为膜拜李建成而去学习模仿,最终形成他现在的性格。

    李世民能够如此快的理解自己的意思,李建成确实很满意。

    当然,他也不会告诉他们,所谓【改土归流】也不过是他从后世所剽窃来的一种思想。只不过,李世民却还没有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意思。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当世之人没有几个能理解,这也是知识局限性造成的。

    “呵呵,这个【改土归流】的提议确实不错,能够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办法平抚吐谷浑人,确实是个很好的办法。”

    裴寂在理解了【改土归流】的涵义之后,点头不住称赞。

    当然,即使他说的再好听,再天花乱坠。李建成也忘不了这厮让自己膝盖受罪的事实,以致于裴寂的背后一直都在发冷、流汗!

    一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和是为什么。

    “此乃真良策也!太子殿下真神人也!”

    唐俭捋着花白的胡须,也是点头大力的称赞到。明白了【改土归流】的真实面目之后,已经被震惊到了,难道他们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想不到,那就要马屁不断的拍上去,这也是唐俭为官多年所累积的经验。

    “…”

    在场的几人都是一副无语的样子看向唐俭,这厮的马屁拍的也太明显,太直接了吧?只不过当事人一副淡淡然的表情,丝毫没有一点不该的样子。

    如此,他们也只能心中鄙视一番,这自然对唐俭没有什么打击。

    “某以为,此计甚妙,堪称夺天地之造化,有鬼神难测之能。”唐俭说完,窦威这家伙也紧跟着大肆称赞起来。

    众人正要鄙视一番,然则窦威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众人惊叹这家伙反应之灵敏。

    “既然如此,那若是一旦有部族势力来投靠我们大唐,岂不是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对付他们?”

    “文蔚所言甚善!”

    听了窦威的话,李渊也是眼睛大亮,前面他们被【改土归流】的这个提议给震惊到,因此没有想太多。不曾想,窦威却是已经思考用这个提议对付其他势力。当下,极为激动的大呼一声!

    说起来,李渊还要称呼窦威一声叔父。

    看窦威的名字,就知道他与李建成他娘窦娴有关系了。而事实上,窦威也就是窦娴的叔父。

    窦氏一族虽然曾经不如北周的八柱国,但是随着北周的灭亡,八柱国除却少数几个,也渐渐的开始走向没落。在隋末更是以李家,独孤家,宋家,宇文家四家为主。只不过,随着宇文家的覆灭,窦娴成了大唐帝国的皇后,窦氏渐渐取代四大家族宇文家的地位。

    想来,有着独孤凤,宋玉致,宋玉华的原因。李家,独孤家,宋家,窦家这四大家族在长久的一段日子来,都不会有什么改变。至于,很久以后的事,就无人可知了。

    如今,除却新生的四大家族之外,一些存在已久的家族也是屹立不倒。

    沛县刘氏是华夏历史上最显赫的皇族。

    西汉皇族,东汉皇族,蜀汉皇族。刘宋皇族。

    汉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这是的的确确的不假。

    至于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演义》如此记载: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可是,事实上,刘胜的儿子有记载的就有120多位。鬼知道刘备是谁生的。暂且按正史算,也把他归沛县刘氏吧。

    宋武帝刘裕,正史记载为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只是到了他父亲刘翘时,已经非常没落了。事实究竟如何,已经无从考据了。暂且按正史算,也把他归沛县刘氏吧。

    唐朝著名大诗人刘禹锡虽然是离沛县很近的彭城人,但是实际上,其六世祖刘亮,却是随北魏孝文帝改革迁来洛阳的,也就是说,他是匈奴刘渊的后代,并非沛县刘氏。这就是刘氏另一大支——彭城刘氏的来源。

    其实到了现在,沛县刘氏早已没落。如今的刘氏,第一大乃是彭城刘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华夏历史上士族文化最鼎盛最杰出的体现,就是这位乌衣巷内最后的豪门——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始祖是曹魏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谢缵子衡、衡子鲲、鲲弟褒等相继进入仕途,使得陈郡谢氏演变为世代为官的世族之家。

    东晋时,谢尚,谢万使陈郡谢氏逐渐崛起。而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四人所导演的淝水之战,更是让华夏数千年历史永远见证了这一传奇时刻。

    在东晋到南朝的200多年中,谢氏见于史传的人数就有12代、100余人。他们大多进入仕途,遍布政界和军界,发号施令,高居人上,有时还能摆布皇帝,成为远比皇族还高贵的士族领袖。

    这其中,也有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如谢灵运、谢眺。其中六朝第一才女谢道韫,更是女子的偶像。

    然盛极必衰,一场飞来横祸——侯景之乱横扫江南,加之历朝皇帝对谢氏的猜忌,陈郡谢氏急剧没落。陈朝末年,当谢贞去世后,这位昔日华丽豪门,伴随着乌衣巷一道,无奈的落下了帷幕。

    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谢氏不入顶级家族,却也非是任人欺凌。

    “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的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如果说以《二十四孝》《二十四悌》闻名的“卧冰求鲤”的王祥、王览,奠基了琅琊王氏,那么他们的孙辈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则开启了权倾天下的江左豪门。

    王氏家族在南朝时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在第四代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带个“之”字。除王羲之外,还有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等等平辈兄弟,还有徽之、献之、恢之、陋之等等儿孙辈,名字带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在华夏历史上也算是一绝了。

    由于与陈郡谢氏同样的原因,南朝的琅琊王氏开始衰弱,这时候,王导的六世孙王肃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并娶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为妻。王肃的女儿被宣武帝讷为夫人,孙女又嫁给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才真正走向衰落。

    同样的,没落的王氏家族也是不容小觑。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家族”——这个四大家族可是官方的评价噢~~其中的北魏开国元勋司徒崔浩,更是将清河崔氏推向了第一个颠峰。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文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

    “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

    “幽公六代孙荣,号郑君,生当时,汉大司农。当时六代孙穉,汉末自陈徙河南开封,晋置荥阳郡,开封隶焉,遂为郡人”。从燕太子詹事郑温开,温生四子;涛(西祖)、晔(北祖)、简(南祖)、恬(中祖)。

    从北朝入随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宰相接连不断的诞生。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裔迁太原,王家频称,因以王姓,代出群英”,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始自东汉王柔、王泽兄弟。三国时有司空王昶,西晋时期,太原王氏开始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全家族先后有12人在朝中任要职,其中有3人位至“三公”,著名的有司徒王浑。西晋覆亡后,王湛一支随司马氏南迁,从而获得了在东晋重新兴盛的机会。王湛之孙王坦之在反对桓温篡位、维护东晋王朝统治中立了大功,被任命为尚书令,与儿子王国宝等,威震朝内外。他叔伯兄弟王蒙的女儿是东晋哀帝的皇后,孙女又成了孝武帝的皇后,这一门两皇后将太原王氏的权势强化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大将军王恭,尚书仆射王愉也是这一家人。

    王愉之孙王慧龙北奔北魏,开创北朝隋唐太原王氏之基业。其后北魏镇东将军王琼,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正式成为“四大家族之一”。

    入唐后,太原王氏更加显赫,诞生了著名诗人王瀚、王维、王昌龄、王之涣,以及横扫印度的传奇将领王玄谟这样的赫赫人物。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弘农杨氏,中国历史上又一传奇家族。

    弘农杨氏,始自东汉太尉杨震。杨震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三国中的著名将领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

    把这个家族推到极至的,则是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大隋开国皇帝杨坚。除隋朝皇室外,越国公杨素,与其子杨玄感,也是这一个家族的著名人物。

    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杨氏、唐玄宗杨皇后、杨贵妃、及众多的杨氏驸马等,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

    “两朝天子,九萧宰相”。华夏历史上接连两个朝代,居然都是这一个家族所建立!兰陵萧氏的第一个名人,应该是西汉位列三公的萧望之。此后,兰陵萧氏以儒学传家,数代不辍。萧望之子萧良、萧咸、萧由皆通晓五经。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萧望之十三世孙淮阴县令萧整带领整个家族渡江南迁。从萧望之四世孙萧道成开始,这个家族开始飞速发展。他们不仅仅是南齐与南梁的皇族,更是一群杰出的文学家。如开创竟陵八友的萧子良,以及编修前朝国史的萧子云、萧子显。昭明太子萧统更是将兰陵萧氏在华夏文学界的地位推向了颠峰。而南梁接连几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诗人。

    隋朝统一全国后,兰陵萧氏贵为后族。在唐朝,萧岿一支更是有九人入相,即所谓的“一叶九相”。另萧懿一支有两人为相。故有人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这些大家族枝叶庞大,占据了大部分的政要军职,可以说天下基本是在这些大家族的掌控之中。

    因此,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打压大家族的事件发生。特别是在李治和武则天的时候,进行的最为直接干脆,山东的望族基本都被两人联手屠戮一空,原本因为长孙无垢而兴盛的长孙一族更是直接落败,令人扼腕叹息。

    只不过,在李建成的一系列改革之后,对这些家族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李建成创建的学院,将会给这些家族带来更加巨大的打击。

    日后,选拔人才都是院校出来的人,他们这些大家族还能有多少作为?

    但是,如今大唐帝国拥有李建成,独孤家,宋家,还有渐渐崛起的窦家四个大家族,这些家族即使是联合起来,也抵不过人家四个家族的联合,因此,他们也只能表现出沉默。至少,大唐如今还没有直接触动他们的利益。

    只是,日后的境况如何,却不是他们所能预料的。

    他们能做的也只有静静的等待大唐的下一步动作,或者他们也振臂一呼,高举起义之旗。

    不过,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大唐大军碾碎。

    正在众人兴奋之时,李建成的一句话让他们心中再次一震…

    “其实,这些只是比较层面的影响,还有一个更深层,更加狠辣的结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