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零章 个性鲁子敬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羽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同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在江淮徐泗之间搅起滔天波澜,本应该在江都厉兵秣马,指挥调度的周瑜却出现在了百里之外的临淮东城。
“子敬当知,青州虽然势强,但毕竟是众矢之的。幽州刘虞想必不会轻易就范,并州、河内还有袁绍的旧部牵制,再加上中原的曹操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就算青州兵强马壮,王羽用兵如神,急切之间,安有便取之理?”
周瑜的语调不急不缓,声音也不大,但侃侃而谈之间,却带着强大的说服力。
“如今纪灵、曹豹鏖战不休,淮泗之间烽烟四起,青州岂能坐视不顾?以瑜之见,王鹏举势必趁此机会,图谋徐州,如此一来,青州的力量就分成了三部分。用兵贵在精而专,青州分兵四处,其实力再强又能如何?”
“只要无法集中全力,青州周边就无法迅速安定,曹操、刘虞各有其能,王羽只要稍有疏忽,难免就是一场危机。更何况,中原战乱已久,各地生产耕种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青州虽有大军,却是乏粮可用。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未分晓啊。”
“伯符虽然也很年轻,但勇武豪霸之处,却也不在那王鹏举之下,只是未得其时,这才落后一步,非战之罪也。如今我军在江都拥众逾万,渡船齐备,江东又有伯符舅父吴景率众接应,只要再邀请到包括子敬熊在内的,江表一带的豪杰俊彦加盟,何愁大事不成?”
周瑜的分析很精辟,诚意也是十足,但他对面的青年却只是摇头苦笑,等他说完,便摊摊手道:“公瑾,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我拒绝你的邀请,执意去青州出仕,不是因为中原形势,只是应诺在先,又岂有中途反悔之理?”
他不待周瑜再说,快速续道:“王骠骑遣人寻我,早在年余之前,其后使者上门,礼数也极为周到,更无催促不耐之意。之前公瑾有言,说是与伯符将军有故,欲待机而动,助其成事,肃本也在考虑,却怎奈骠骑将军如此盛情,难以推却啊。”
鲁肃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变得如此抢手。
袁术进驻淮南之后,便遣人上门,要鲁肃出仕为官,治理地方。不过袁术这家伙小气得很,只给了个县长的职务,比县令还小一级,鲁肃虽然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就此将袁术视为主君的意思。
鲁肃是个不甘寂寞的性子,当然不会一点想法都没有,安于现状。
以前结交的朋友周瑜是个有大志的,每次来拜访时,都会讨论些天下大势,两人在汉室难以重兴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都认为眼下正是英雄用武之际。不过,在天下大势的具体走向上,两人却出现了分歧。
周瑜很笃定的要辅佐孙策,但他那位结拜兄弟一直寄人篱下,就目前而言,还远谈不上什么前途。不过,孙氏的根基尽在吴郡,江东经历的战乱较少,基础倒也不算差,只要等待时机,还是有望割据一方的。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鲁肃认为,争夺天下的重点,还是在北方和中原。江东人口太少,就算粮食供应比较充分,在争夺天下方面也是先天不利。想成事,就只能期待北方的强雄们自己犯错。
当然,鲁肃是个很有侠义气的人,他不会因为前途不明,就拒绝朋友的善意邀请。中原虽然更重要,可他在北方没有任何人脉,在东城却有一大家子人,怎么也不可能就这么一头撞过去。
未曾想,青州的使者就那么突然出现了。不但郑重的提出了邀请,还很有诚意的多次上门。鲁肃毕竟也只是个年轻人,多少有点虚荣心,被王羽的使者这般追捧,当然会动摇,顺势也就答应了下来。
等答应下来之后,他才听到风声,原来这种特有的突如其来的邀请方式,正是青州的特色,即所谓的骠骑名录。
于是,鲁肃对青州和那位久闻大名,却素未谋面的骠骑将军又多了几分好奇,进而有了对青州的承诺。
一个意外之后,往往是另一个意外,就在他下定决心,开始收拾行装,准备依诺前往青州时,孙策和周瑜却猛然发动,在徐州掀起了狂风暴雨。
通过淮南军的动员得到消息,鲁肃一时也是惊讶不已,一边感叹着周瑜的先见之明,一边收拾起行装来。本以为周瑜远在江都,应该不会再想起自己了,谁想最后还是没能躲过这左右为难的局面。
孙策要渡江,必须得赶在刘繇反应过来之前,一旦刘繇反应过来,沿江布置下防线,凭孙策这几千兵马,是很难突破的。突破不了江防,孙策就无法与吴景等孙家的亲族、旧部汇合,所以,时间是很紧张的。
可就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周瑜却冒着巨大的风险,疾行三百里,到东城来见自己,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经过一番认真地权衡之后,鲁肃决定,还是按照优先原则,既然已经答应了青州,就不能毁诺。
周瑜苦劝不果,突然神情一凝,正襟坐起,肃声道:“子敬有所不知,徐州的名士对陶恭祖不满很久了,加上对青州的顾忌,很多人都与我军暗通声气,伯符更是上门拜访了其中的几位,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如今伯符兵不过数千,就有这等号召力,等到了江东,必如龙归大海。若是子敬到时候再改变主意,恐怕就太迟了,瑜言出肺腑,子敬当慎之!”
“若是子敬一定要去,那也无妨。瑜此番回去,自会向伯符说明,子敬到青州,是为了探明虚实,为将来做准备。此事只有你我、伯符三人知道,若子敬去了青州后果然不如意,就依此计;若不然,消息也不会传出,断不至坏了子敬的前程,如何?”
周瑜的热忱和坚持,搞的鲁肃又是感动,又是为难。不过脚踏两只船这种事,实在和他的风格不相符。
皱着眉头想了片刻,鲁肃突然一抬手,指着外面那两座大粮仓,断然道:“大军不可一日无粮,伯符将军三日扫平广陵,收拢了上万之众,远征在即,粮草想必有所不足,肃家中尚有些存粮,这一仓是三千斛,两仓都赠予公瑾,以壮形色,也算是尽了你我朋友一场的情谊,如何?”
周瑜欲言又止。
六千斛粮食不算多,去也足够一万人吃上十来天了。先前周瑜使尽浑身解数,在徐州、淮南两大势力之间腾挪辗转,玩心跳,为的固然是挑拨袁术和徐州开战,无暇对付叛逃的孙策,但也未尝不是为了多筹集点粮食。
乱世群雄,对粮食的渴望都是无止境的,何况还是孙策这种刚起步,前途未卜的?
鲁肃慷慨的馈赠不可谓不厚,以周瑜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本领,哪里还不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
他心中即是不解,又是郁闷。不解的是,鲁肃明明也是世家之后,对青州怎么一点排斥都没有呢?
要知道,先前在彭城,自己出面,已经说动了张昭;伯符更是在到了江都之后,说得张纮倾心辅佐。其余与孙策军暗通声气的豪强更是不可凡数,名声比眼前人大的名士多得是,偏偏只有鲁肃死心眼,连给自己留条后路都不肯答应。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也没什么可继续坚持的了,摇摇头站起身,叹道:“既然如此,瑜代伯符和全军将士,谢过子敬的美意了。”
鲁肃起身辞谢,一路送周瑜出门,说好了粮仓交接事宜,看起来双方都没受多大影响。
可是,周瑜出了门,鲁肃转过身时,凝重的脸色却吓了仆从们一跳。
“老爷?”管家大着胆子问道。
“快,让所有人上车,除了细软和干粮,什么都不要带!马上离开东城!”
“老爷?”管家吓得一哆嗦,既是因为鲁肃郑重的神情,同样也是因为他话里显露出来的意思。
“周公瑾为人雅量高致,与之交往,时常令人不觉而醉,大有古君子之风。不过,此人公私分明,绝少为私情所惑。对待他重视的人,作为友人,他会诚意邀请,盛情难却;可若是敌友分明,他又岂会容情?”
鲁肃急促说道:“孙策豪勇犹胜乃父,因孙将军当日一句感慨之言,视骠骑将军为一生之敌。公瑾与其相交莫逆,久知其志,岂会轻易放任某北上,增强青州的实力?若我所料不错,不出一时三刻,追兵必至!”
鲁肃说得郑重,管家也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但还是尽量的提醒道:“可是老爷,孙将军的兵马尽在江都……”
“哪里用得着江都的兵马,”鲁肃摇摇头:“你以为周公瑾左右逢源,凭的只有智谋和口才吗?淮南军中,孙氏嫡系旧部不少,想代袁公路而取之不易,追杀我鲁家这百多口人又有何难?不必多说,速去准备,即刻起行。”
“老爷……”管家知道事态紧急,可职责所在,却是回避不得,他锲而不舍的劝道:“王骠骑与袁将军分属盟友,应不至为难我们,不如直接去将军府求庇护,不是更稳妥吗?”
“我鲁肃何人也?岂有托庇于人的道理?没的让人小觑了,休要啰嗦,速去,速去!追兵若来,某自有退敌之策!”
管家无奈,哀声叹气的去了。
对这位从小看到大的公子,他实在是搞不懂。既然敌友分明,要分清楚公私,那何必要赠粮给对方呢?会不会给将来留下把柄,都是小事了,就以目前的形势来说,把粮食送给袁术,脱身不是更容易吗?
何况,既然知道周瑜的脾气,刚刚就不应该轻易放他离开,哪怕抓个人质也是好的啊?
其实,以管家看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虚与委蛇的答应周瑜,表示愿意脚踏两只船什么的。反正是私下里的密议,只有天知地知,日后反悔,又有谁能来找后账不成?
伺候这么位个性十足的家主,真的不是一般的劳心费力,再加担惊受怕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王羽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同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在江淮徐泗之间搅起滔天波澜,本应该在江都厉兵秣马,指挥调度的周瑜却出现在了百里之外的临淮东城。
“子敬当知,青州虽然势强,但毕竟是众矢之的。幽州刘虞想必不会轻易就范,并州、河内还有袁绍的旧部牵制,再加上中原的曹操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就算青州兵强马壮,王羽用兵如神,急切之间,安有便取之理?”
周瑜的语调不急不缓,声音也不大,但侃侃而谈之间,却带着强大的说服力。
“如今纪灵、曹豹鏖战不休,淮泗之间烽烟四起,青州岂能坐视不顾?以瑜之见,王鹏举势必趁此机会,图谋徐州,如此一来,青州的力量就分成了三部分。用兵贵在精而专,青州分兵四处,其实力再强又能如何?”
“只要无法集中全力,青州周边就无法迅速安定,曹操、刘虞各有其能,王羽只要稍有疏忽,难免就是一场危机。更何况,中原战乱已久,各地生产耕种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青州虽有大军,却是乏粮可用。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未分晓啊。”
“伯符虽然也很年轻,但勇武豪霸之处,却也不在那王鹏举之下,只是未得其时,这才落后一步,非战之罪也。如今我军在江都拥众逾万,渡船齐备,江东又有伯符舅父吴景率众接应,只要再邀请到包括子敬熊在内的,江表一带的豪杰俊彦加盟,何愁大事不成?”
周瑜的分析很精辟,诚意也是十足,但他对面的青年却只是摇头苦笑,等他说完,便摊摊手道:“公瑾,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我拒绝你的邀请,执意去青州出仕,不是因为中原形势,只是应诺在先,又岂有中途反悔之理?”
他不待周瑜再说,快速续道:“王骠骑遣人寻我,早在年余之前,其后使者上门,礼数也极为周到,更无催促不耐之意。之前公瑾有言,说是与伯符将军有故,欲待机而动,助其成事,肃本也在考虑,却怎奈骠骑将军如此盛情,难以推却啊。”
鲁肃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变得如此抢手。
袁术进驻淮南之后,便遣人上门,要鲁肃出仕为官,治理地方。不过袁术这家伙小气得很,只给了个县长的职务,比县令还小一级,鲁肃虽然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就此将袁术视为主君的意思。
鲁肃是个不甘寂寞的性子,当然不会一点想法都没有,安于现状。
以前结交的朋友周瑜是个有大志的,每次来拜访时,都会讨论些天下大势,两人在汉室难以重兴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都认为眼下正是英雄用武之际。不过,在天下大势的具体走向上,两人却出现了分歧。
周瑜很笃定的要辅佐孙策,但他那位结拜兄弟一直寄人篱下,就目前而言,还远谈不上什么前途。不过,孙氏的根基尽在吴郡,江东经历的战乱较少,基础倒也不算差,只要等待时机,还是有望割据一方的。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鲁肃认为,争夺天下的重点,还是在北方和中原。江东人口太少,就算粮食供应比较充分,在争夺天下方面也是先天不利。想成事,就只能期待北方的强雄们自己犯错。
当然,鲁肃是个很有侠义气的人,他不会因为前途不明,就拒绝朋友的善意邀请。中原虽然更重要,可他在北方没有任何人脉,在东城却有一大家子人,怎么也不可能就这么一头撞过去。
未曾想,青州的使者就那么突然出现了。不但郑重的提出了邀请,还很有诚意的多次上门。鲁肃毕竟也只是个年轻人,多少有点虚荣心,被王羽的使者这般追捧,当然会动摇,顺势也就答应了下来。
等答应下来之后,他才听到风声,原来这种特有的突如其来的邀请方式,正是青州的特色,即所谓的骠骑名录。
于是,鲁肃对青州和那位久闻大名,却素未谋面的骠骑将军又多了几分好奇,进而有了对青州的承诺。
一个意外之后,往往是另一个意外,就在他下定决心,开始收拾行装,准备依诺前往青州时,孙策和周瑜却猛然发动,在徐州掀起了狂风暴雨。
通过淮南军的动员得到消息,鲁肃一时也是惊讶不已,一边感叹着周瑜的先见之明,一边收拾起行装来。本以为周瑜远在江都,应该不会再想起自己了,谁想最后还是没能躲过这左右为难的局面。
孙策要渡江,必须得赶在刘繇反应过来之前,一旦刘繇反应过来,沿江布置下防线,凭孙策这几千兵马,是很难突破的。突破不了江防,孙策就无法与吴景等孙家的亲族、旧部汇合,所以,时间是很紧张的。
可就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周瑜却冒着巨大的风险,疾行三百里,到东城来见自己,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经过一番认真地权衡之后,鲁肃决定,还是按照优先原则,既然已经答应了青州,就不能毁诺。
周瑜苦劝不果,突然神情一凝,正襟坐起,肃声道:“子敬有所不知,徐州的名士对陶恭祖不满很久了,加上对青州的顾忌,很多人都与我军暗通声气,伯符更是上门拜访了其中的几位,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如今伯符兵不过数千,就有这等号召力,等到了江东,必如龙归大海。若是子敬到时候再改变主意,恐怕就太迟了,瑜言出肺腑,子敬当慎之!”
“若是子敬一定要去,那也无妨。瑜此番回去,自会向伯符说明,子敬到青州,是为了探明虚实,为将来做准备。此事只有你我、伯符三人知道,若子敬去了青州后果然不如意,就依此计;若不然,消息也不会传出,断不至坏了子敬的前程,如何?”
周瑜的热忱和坚持,搞的鲁肃又是感动,又是为难。不过脚踏两只船这种事,实在和他的风格不相符。
皱着眉头想了片刻,鲁肃突然一抬手,指着外面那两座大粮仓,断然道:“大军不可一日无粮,伯符将军三日扫平广陵,收拢了上万之众,远征在即,粮草想必有所不足,肃家中尚有些存粮,这一仓是三千斛,两仓都赠予公瑾,以壮形色,也算是尽了你我朋友一场的情谊,如何?”
周瑜欲言又止。
六千斛粮食不算多,去也足够一万人吃上十来天了。先前周瑜使尽浑身解数,在徐州、淮南两大势力之间腾挪辗转,玩心跳,为的固然是挑拨袁术和徐州开战,无暇对付叛逃的孙策,但也未尝不是为了多筹集点粮食。
乱世群雄,对粮食的渴望都是无止境的,何况还是孙策这种刚起步,前途未卜的?
鲁肃慷慨的馈赠不可谓不厚,以周瑜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本领,哪里还不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
他心中即是不解,又是郁闷。不解的是,鲁肃明明也是世家之后,对青州怎么一点排斥都没有呢?
要知道,先前在彭城,自己出面,已经说动了张昭;伯符更是在到了江都之后,说得张纮倾心辅佐。其余与孙策军暗通声气的豪强更是不可凡数,名声比眼前人大的名士多得是,偏偏只有鲁肃死心眼,连给自己留条后路都不肯答应。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也没什么可继续坚持的了,摇摇头站起身,叹道:“既然如此,瑜代伯符和全军将士,谢过子敬的美意了。”
鲁肃起身辞谢,一路送周瑜出门,说好了粮仓交接事宜,看起来双方都没受多大影响。
可是,周瑜出了门,鲁肃转过身时,凝重的脸色却吓了仆从们一跳。
“老爷?”管家大着胆子问道。
“快,让所有人上车,除了细软和干粮,什么都不要带!马上离开东城!”
“老爷?”管家吓得一哆嗦,既是因为鲁肃郑重的神情,同样也是因为他话里显露出来的意思。
“周公瑾为人雅量高致,与之交往,时常令人不觉而醉,大有古君子之风。不过,此人公私分明,绝少为私情所惑。对待他重视的人,作为友人,他会诚意邀请,盛情难却;可若是敌友分明,他又岂会容情?”
鲁肃急促说道:“孙策豪勇犹胜乃父,因孙将军当日一句感慨之言,视骠骑将军为一生之敌。公瑾与其相交莫逆,久知其志,岂会轻易放任某北上,增强青州的实力?若我所料不错,不出一时三刻,追兵必至!”
鲁肃说得郑重,管家也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但还是尽量的提醒道:“可是老爷,孙将军的兵马尽在江都……”
“哪里用得着江都的兵马,”鲁肃摇摇头:“你以为周公瑾左右逢源,凭的只有智谋和口才吗?淮南军中,孙氏嫡系旧部不少,想代袁公路而取之不易,追杀我鲁家这百多口人又有何难?不必多说,速去准备,即刻起行。”
“老爷……”管家知道事态紧急,可职责所在,却是回避不得,他锲而不舍的劝道:“王骠骑与袁将军分属盟友,应不至为难我们,不如直接去将军府求庇护,不是更稳妥吗?”
“我鲁肃何人也?岂有托庇于人的道理?没的让人小觑了,休要啰嗦,速去,速去!追兵若来,某自有退敌之策!”
管家无奈,哀声叹气的去了。
对这位从小看到大的公子,他实在是搞不懂。既然敌友分明,要分清楚公私,那何必要赠粮给对方呢?会不会给将来留下把柄,都是小事了,就以目前的形势来说,把粮食送给袁术,脱身不是更容易吗?
何况,既然知道周瑜的脾气,刚刚就不应该轻易放他离开,哪怕抓个人质也是好的啊?
其实,以管家看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虚与委蛇的答应周瑜,表示愿意脚踏两只船什么的。反正是私下里的密议,只有天知地知,日后反悔,又有谁能来找后账不成?
伺候这么位个性十足的家主,真的不是一般的劳心费力,再加担惊受怕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