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碧之筱桦文集 > 面对沙汀墓

面对沙汀墓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

    到了安县,不去拜访沙汀墓,我这些年的书就白读了。

    安昌镇边,安昌河畔,有一条宽阔的大道叫沙汀路,这是成青公路的一段,车水马龙。以家乡的文化名人命名道路,应该是安县人民对本土作家的一种特别的怀念方式。说起路,我想起了沙汀同时代诗人鲁黎的一首小诗: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是的,沙汀就是一条路。

    二

    当地人都知道沙汀墓,我们轻轻一问,就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在寻龙山下,沙汀路边,一块很不显眼的地方,沙汀墓到了。走下公路,沿着杂草浸漫的小路,不到10米,转一个小弯,就是沙汀的半身塑像:一位朴素慈爱的老人,双手平静地放在胸前,满眼深情地凝望着家乡的山山水水。他的背后,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墓顶上镌刻着:1904-1992。墓的背后,是由岩石堆砌的“墓碑”其中一块岩石上刻着三个红色的大字:沙汀墓。墓的左边,是中国作家协会写的墓志铭,右边,是介绍生平的石碑。墓园很小,与环境同体,绿树、棕榈、翠竹、青草、山石、小径、流水、鸟鸣、和风、阳光、细雨等自然之友,与沙汀相伴朝暮,共度四季。沙汀的墓园无疑是他灵魂的家园。

    和阔气的沙汀路相比,沙汀墓显得实在太土气了,掩没在草林之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若不留心去找寻,很容易擦肩而过。墓是亡者灵魂安息之所,愈静愈好。沙汀不喜欢有人打扰,所以在一隅芳草之中静息他的灵魂。我是初次远道而来,冒昧打扰,心有不安。为了虔诚的敬仰,先生,我来了。

    我恭敬地站立在沙汀墓前,儿子、妻子知道我对这位老人的尊敬,默默地站在我的身后。我的头脑中翻动着沙汀的历史,在灵魂深处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没有自信、勇气,就没有艺术。”

    三

    墓志铭是1999年立的,评价很中肯,刻字很清晰。百年千年之后,石头可能风化,留下模糊的字迹。千百年后,谁也不会记得某某作协文联主席副主席的沙汀,只会记得作家沙汀,写在其香居茶馆里的沙汀,写淘金记的沙汀。作家活在读者心中,靠的是作品彪炳史册。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抓壮丁。看抓壮丁时,我只知道王保长可恶,潘驼背可笑,李老栓可怜,我并不知道故事的发生地——龙隐镇——有一位作家叫沙汀,更不知道他的作品多次涉及到抓壮丁的题材。现在我明白了,抓壮丁并非沙汀的杰作,但我私心里总认为和沙汀相关,因为我在在其香居茶馆里、替身中,都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真正知道沙汀的名字,是在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后。我得老实说话,沙汀不是那种大牌作家,随时都在受人关注,他的作品和他个人都只属于那个时代。书店里没有他的书,我找过几个下午没有一点他的消息。小学、中学的课本中没有他的作品,课外读物之中也没有被选,甚至连书目都不存。只是到了大学,学中文读汉语言文学的,读到现当代文学史时,才会读到沙汀。沙汀太有时代特色了,也太有地方特色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绝不会在舞台上出现的。他长期住在偏远的农村,和家乡的农民艰苦地生活在一起,埋头于自己的事业,就像老农埋头于自己的庄稼一样。在文学史上,他是个乡巴佬,见识少,视野窄,除了在写旧社会四川农村题材的作品还有点特色外,其他的文字影响都一般般。如果一定要说他在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他得到的评价首先是“农民作家”然后是“以革命现实主义著称的作家”然后才是“有成就的战斗的现实主义作家”到他去逝七年后,中国作家协会在墓志铭上封他为“著名作家”盖棺定论,这时沙汀已经听不到了;他也不需要听到。

    四

    在沙汀的文学园地里,小说是长得特别丰茂的。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明白怎样写小说,于是根据印象去写,泛泛而谈,没有自己。1931年,他麻着胆子和老同学老朋友艾芜联名给前辈大作家鲁迅写了一封信,请教创作。鲁迅给这两位无名小辈回了封公开信,也就是那封著名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告诉他们,文学创作“能写什么,就写什么”“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依我粗浅的理解,意思是说,一、文学源于生活,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二、创作要有思想,要关心社会,关注现实。沙汀是一个领悟能力很强的青年,从1935年起,他就将笔锋转向了自己熟悉的四川农村,写出了在其香居茶馆里、磁力、堪察加小景等有影响的短篇和著名的长篇三记(陶金记、困兽记、还乡记),深刻而真实地描绘出了抗战时期四川农村基层的黑暗、腐烂和残酷,简直就是一幅幅生动的四川农村生活和历史的画卷。这些作品,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时代,不容易引起兴趣。但我敢说,随着历史的远去,这些川味十足风格浓郁的文字会愈益作为形象的历史而受到重视。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时代的反映,地域的反映,如果说文学作品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我要说的是,文学作品愈是地方的就愈是民族的。如果我们做得还不够好,那是“选材不严,开掘不深”的原因。沙汀的作品,已是顶级地反映了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本质,因此是佳酿,愈久而愈显珍贵。

    沙汀只属于四川农村,只属于抗战时代。他的作品在抗战时期就达到了其独特的高峰——他自己和别人都无法超越的高峰。当这个时代结束的时候,他灵感的火花也随之凋零。他的后半生生活在前半生的光环中,就像一个老农民在冬天吃他夏日种出的稻米一样。他明白,冬天是种不出稻米的,只能种小麦,而小麦,正在漫长的冬季等待抽穗。在他和前半生一样长的后半生中,他一直在种小麦,在等待抽穗。回想他后来走过的历史,解放之初、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一直活到了东风吹来春满眼的1992年;他没有像老舍一样投湖自尽,也没有像傅雷一样悬梁飞天;他一直活着,平平淡淡也平平安安,冷眼看舞台上各色人的表演,直到笑着撒手尘寰。之后,他魂归故里,在安昌河畔听流水琴弦一样的弹唱,在寻龙山下听溶洞洞箫一样的和鸣。他并不缺少生活和艺术的勇气,他是冷峻而幽默的现实主义者,是清醒的时代的斗士。在他的后半生,没有敌人,他就扶掖新人,并用低调来保护自己;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四十年代,他充满战斗精神的作品,足够当局枪毙他10次!

    五

    沙汀太痴情了。

    他太痴情他的故土,以至于终生相守,不能走出;他太痴情他的时代,除却巫山不是云,以至于不能超越。他以笔为武器,心中装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最终成为时代的战士。以他的才情,到国外去镀金一层,写点不关时代痛痒的风花雪月;不去管什么责任不责任,而去重视文学本身,抒写个人性灵,写永恒的爱恨,也许书店里满架子都会是他的经典。

    沙汀就是沙汀,他做不到。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倔强的老头;他自己的墓志铭就是明证:

    “没有自信、勇气,就没有艺术。”

    哎,一个作家,不能超越地域,就只能是乡土;不能超越时代,就只能成为历史。而历史是要褪色的,沙汀的墓园免不了会荒凉起来。

    六

    就要离开沙汀墓了,我再次回首他寂静的墓园。苔痕上阶,草色入帘,绿树环合,荒草萋萋。川西才俊,一代文豪,沙汀,就安睡在这里。

    “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杜老夫子的经典,无比正确地印证了我眼前的一切。

    2006-8-17夜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