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钩沉过年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0.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时候,时间走的真慢,像老牛爬坡似的,真是漫长,尤其是一年,仿佛一个世纪似的,等啊等,盼啊盼的,年总是在焦灼的期待中慢慢降临。我们乡村的年,从大年三十晚上就正式开始了。
你瞧吧,家家户户,院里院外,收拾一新。红红的对联贴起来了,饺子馅儿剁好了,全家人围着菜板包起了饺子,每年的饺子里是要包一枚硬币的,据说谁能吃上谁就是一年中最有福气的人。包着说着笑着,最可贵的是,平时脾气不好的妈妈此刻也有了笑容,我们也敢偷偷揪一小块面玩一玩了。
天快黑时,除夕的饺子下了锅,快要出锅时,各家各户的鞭炮就“噼里啪啦”响起来了,这是在接神。照例,先捞上来的饺子要放在四个小碗里,每碗四个,再摆放四双筷子,由爸爸端着先敬献天地神(院子里摆着香炉)和老祖先,然后端上桌我们才能动筷。眼巴巴地馋着,等着,包好的饺子就是吃不到嘴里,姊妹几个就差流口水了,想想吧,那是怎样的煎熬!
终于,一切准备停当,可以吃了。一般,我们姊妹几个都是一人先吃一小碗,吃敬献过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吃大碗里的。记得有一年,妹妹为了吃到硬币,硬是挑圆圆的饺子吃,一个又一个,吃的肚皮滚滚圆,直喊“难受”呵呵。每年,爸爸都会提前准备山楂丸或保和丸之类的药,防止我们消化不良呢,呵呵,那是怎样的时代啊!
包好的饺子如果吃不了,一般都会盖上抹布,放在我家卧室高高的吊窗上,怕老鼠扰乱,明天接着吃。
除夕一般都睡得很晚。那时没有电视,不看春晚,几个人一起玩扑克或者下棋,要么就帮妈妈做没做完的活儿,比如剥葱剥蒜摘菠菜芫荽等,常常会把好多天要用的全收拾好洗净放起来。
终于睡着。没多久,朦胧中就被一阵鞭炮声惊醒,那是家里人放炮接神了,心里惊呼:正月初一到了!睡意全无,赶紧穿好昨天就整整齐齐摆放在枕头旁的新衣服,起床,等着大年初一第一顿丰盛的早餐。
一般爸爸妈妈在我们还没起床时就忙开了,炒好的菜扣住放在炕头,香味扑鼻而来。开饭之前,依然要敬献神祖的,但豆腐和粉条是不能献的,据说这样后人就懦弱如斯了,嘻嘻,很有意思吧?我们小孩子不管那么多,专等着献完开席呢。瞧,一盘黄橙橙的炒鸡蛋就让我们垂涎,炒豆腐也是无上的美味,菜不够了还可以拿肉炒粉条充数的,反正平常不吃的过年都有了,每动筷子心里都高兴,有时候不等饺子下锅就吃饱了肚子,姊妹几个赶紧结伴出了门。过年的规矩很多,不许打人骂人,不能拆洗缝补,不能剪不能撕,在妈妈的严格管教下拘谨了一年的我们终于可以出去放风了。
出门第一件事,要到乔家各户去拜年。每年出门前曾祖父都要交代,拜年顺序要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顺序不可错乱,否则人家会笑话我们没规矩的。曾祖父还教我们男孩怎么拜,女孩怎么拜,对着牌位下跪姿势各有不同。怀揣着许多规矩,磨磨蹭蹭到各家去拜年,心里只想着早点完了好去玩。
去大爷爷家拜年,常常会挣几个花生几个枣,装在口袋里走出来。进二爷爷家门,二奶奶迈着一双小脚,也会追出来给你一把瓜子什么的。三爷爷家一般比较慷慨,除了让我们吃各种油炸食品外,三奶奶还常常会给我们每人一角钱压岁,虽然家里不甚宽裕拜年仪式结束了。
仗着口袋里有几角压岁钱,我们和小伙伴玩起了各种游戏。滚铁球,就是把硬币插在中间一排,然后我们站在远远的两边滚铁球,如果铁球把硬币碰倒了,那枚硬币就归你了;如果这边的铁球打中了那边的铁球,那中间所有硬币就都归你了,其实这是一种赌钱游戏,不知为什么,那时的大小孩子都在玩,而且只在过年时才玩。还有一种游戏也和钱有关,在墙根处挖个小坑,距离小坑两米左右画一条线,然后大家站在小坑处,依次用自己的硬币在线内抛,谁抛得最远也就是离线最近谁第一玩,依此类推。第一玩的人把大家的硬币都拿上,然后站在线外往小坑里扔,扔进几枚就赢几枚,扔不进去的下面的人接着扔,这样的游戏常常还会有大人参与,大人小孩一起,分分计较,笑闹不断,不亦乐乎!
中午饭照例是炒几个菜,主食一般是红枣软米,象征着和和美美甜甜蜜蜜吧,吃饱了我们马上出去接着玩,不知疲倦。
除了玩硬币,我们还结伴去上街逛。村里的锣鼓队在队部在训练,街上还有绑的高高的秋千架,有两个青年在荡秋千。看吧,他们面对面,曲着腿,使着劲,一下比一下荡得高,旁边喝彩叫好声不断,真高啊,粗大的绳子几乎与地平行了,那份羡慕啊,只能在院里的小秋千上想象那飘逸的感觉了。晚上,村里会连续放几天电影的,大家搬着小凳子,带着瓜子糖块儿,穿得簇新,互相招呼着,只等着电影开始,很冷,跺脚搓手哈着热气,但,很享受。
大年初二,是去姥姥家拜年的日子。记得有一年,那雪下得真大,柏油路面结冰了,厚厚的,硬硬的,亮亮的。爸妈要在家招待亲戚,就派十几岁的姐姐领着我们去姥姥家。那时我刚刚学会骑自行车,也就八九岁吧,姐姐带着妹妹,我一个人骑一辆。那年姥姥家才搬到了城里,从我们家到姥姥家全是下坡,二十多里路,我不敢捏闸,不敢蹬车,只好小心的推着跑。眼看着姐姐径直向前,我叫不住,自己也跟不上,又是第一次去姥姥的新家,一路上,我不知自己的心跳是多少下,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摸揣到姥姥家的,反正,汗出了一身又一身,心动严重过速,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至今也不敢在雪地冰面上骑自行车,过年的好心情全被紧张和害怕驱赶走了
正月初三初四照例是走亲戚,姨妈姑妈,老姨老舅,凡是能搭上的都要去。印象最深的要数去姨妈家了,距我家五里地,姊妹几个骑着车子一溜烟就到了。表哥们总爱拿鞭炮吓唬我们,姨妈姨夫总会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招待我们。坐在铺着新床单的土炕上,围着小方桌,享受一桌丰盛的午餐,酥肉,丸子,豆腐汤,感觉是那么温暖。时光匆匆,姨夫已经离世,儿子多,负担重,晚年的姨妈在农村生活境况竟大不如从前,唉!
初五是破五的日子,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放炮送神,摆在牌位前的祭品要撤掉了,我们的新衣服要换下来了,丰盛的过年餐也要变成平淡的家常饭了,年味渐渐淡下来了,只有村里村外喧天的锣鼓声还在提醒着我们,元宵节还有一饱眼福和口福的机会呢,新年还没有走远,呵呵!我们还有新的期盼和等待。
小时候,时间走的真慢,像老牛爬坡似的,真是漫长,尤其是一年,仿佛一个世纪似的,等啊等,盼啊盼的,年总是在焦灼的期待中慢慢降临。我们乡村的年,从大年三十晚上就正式开始了。
你瞧吧,家家户户,院里院外,收拾一新。红红的对联贴起来了,饺子馅儿剁好了,全家人围着菜板包起了饺子,每年的饺子里是要包一枚硬币的,据说谁能吃上谁就是一年中最有福气的人。包着说着笑着,最可贵的是,平时脾气不好的妈妈此刻也有了笑容,我们也敢偷偷揪一小块面玩一玩了。
天快黑时,除夕的饺子下了锅,快要出锅时,各家各户的鞭炮就“噼里啪啦”响起来了,这是在接神。照例,先捞上来的饺子要放在四个小碗里,每碗四个,再摆放四双筷子,由爸爸端着先敬献天地神(院子里摆着香炉)和老祖先,然后端上桌我们才能动筷。眼巴巴地馋着,等着,包好的饺子就是吃不到嘴里,姊妹几个就差流口水了,想想吧,那是怎样的煎熬!
终于,一切准备停当,可以吃了。一般,我们姊妹几个都是一人先吃一小碗,吃敬献过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吃大碗里的。记得有一年,妹妹为了吃到硬币,硬是挑圆圆的饺子吃,一个又一个,吃的肚皮滚滚圆,直喊“难受”呵呵。每年,爸爸都会提前准备山楂丸或保和丸之类的药,防止我们消化不良呢,呵呵,那是怎样的时代啊!
包好的饺子如果吃不了,一般都会盖上抹布,放在我家卧室高高的吊窗上,怕老鼠扰乱,明天接着吃。
除夕一般都睡得很晚。那时没有电视,不看春晚,几个人一起玩扑克或者下棋,要么就帮妈妈做没做完的活儿,比如剥葱剥蒜摘菠菜芫荽等,常常会把好多天要用的全收拾好洗净放起来。
终于睡着。没多久,朦胧中就被一阵鞭炮声惊醒,那是家里人放炮接神了,心里惊呼:正月初一到了!睡意全无,赶紧穿好昨天就整整齐齐摆放在枕头旁的新衣服,起床,等着大年初一第一顿丰盛的早餐。
一般爸爸妈妈在我们还没起床时就忙开了,炒好的菜扣住放在炕头,香味扑鼻而来。开饭之前,依然要敬献神祖的,但豆腐和粉条是不能献的,据说这样后人就懦弱如斯了,嘻嘻,很有意思吧?我们小孩子不管那么多,专等着献完开席呢。瞧,一盘黄橙橙的炒鸡蛋就让我们垂涎,炒豆腐也是无上的美味,菜不够了还可以拿肉炒粉条充数的,反正平常不吃的过年都有了,每动筷子心里都高兴,有时候不等饺子下锅就吃饱了肚子,姊妹几个赶紧结伴出了门。过年的规矩很多,不许打人骂人,不能拆洗缝补,不能剪不能撕,在妈妈的严格管教下拘谨了一年的我们终于可以出去放风了。
出门第一件事,要到乔家各户去拜年。每年出门前曾祖父都要交代,拜年顺序要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顺序不可错乱,否则人家会笑话我们没规矩的。曾祖父还教我们男孩怎么拜,女孩怎么拜,对着牌位下跪姿势各有不同。怀揣着许多规矩,磨磨蹭蹭到各家去拜年,心里只想着早点完了好去玩。
去大爷爷家拜年,常常会挣几个花生几个枣,装在口袋里走出来。进二爷爷家门,二奶奶迈着一双小脚,也会追出来给你一把瓜子什么的。三爷爷家一般比较慷慨,除了让我们吃各种油炸食品外,三奶奶还常常会给我们每人一角钱压岁,虽然家里不甚宽裕拜年仪式结束了。
仗着口袋里有几角压岁钱,我们和小伙伴玩起了各种游戏。滚铁球,就是把硬币插在中间一排,然后我们站在远远的两边滚铁球,如果铁球把硬币碰倒了,那枚硬币就归你了;如果这边的铁球打中了那边的铁球,那中间所有硬币就都归你了,其实这是一种赌钱游戏,不知为什么,那时的大小孩子都在玩,而且只在过年时才玩。还有一种游戏也和钱有关,在墙根处挖个小坑,距离小坑两米左右画一条线,然后大家站在小坑处,依次用自己的硬币在线内抛,谁抛得最远也就是离线最近谁第一玩,依此类推。第一玩的人把大家的硬币都拿上,然后站在线外往小坑里扔,扔进几枚就赢几枚,扔不进去的下面的人接着扔,这样的游戏常常还会有大人参与,大人小孩一起,分分计较,笑闹不断,不亦乐乎!
中午饭照例是炒几个菜,主食一般是红枣软米,象征着和和美美甜甜蜜蜜吧,吃饱了我们马上出去接着玩,不知疲倦。
除了玩硬币,我们还结伴去上街逛。村里的锣鼓队在队部在训练,街上还有绑的高高的秋千架,有两个青年在荡秋千。看吧,他们面对面,曲着腿,使着劲,一下比一下荡得高,旁边喝彩叫好声不断,真高啊,粗大的绳子几乎与地平行了,那份羡慕啊,只能在院里的小秋千上想象那飘逸的感觉了。晚上,村里会连续放几天电影的,大家搬着小凳子,带着瓜子糖块儿,穿得簇新,互相招呼着,只等着电影开始,很冷,跺脚搓手哈着热气,但,很享受。
大年初二,是去姥姥家拜年的日子。记得有一年,那雪下得真大,柏油路面结冰了,厚厚的,硬硬的,亮亮的。爸妈要在家招待亲戚,就派十几岁的姐姐领着我们去姥姥家。那时我刚刚学会骑自行车,也就八九岁吧,姐姐带着妹妹,我一个人骑一辆。那年姥姥家才搬到了城里,从我们家到姥姥家全是下坡,二十多里路,我不敢捏闸,不敢蹬车,只好小心的推着跑。眼看着姐姐径直向前,我叫不住,自己也跟不上,又是第一次去姥姥的新家,一路上,我不知自己的心跳是多少下,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摸揣到姥姥家的,反正,汗出了一身又一身,心动严重过速,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至今也不敢在雪地冰面上骑自行车,过年的好心情全被紧张和害怕驱赶走了
正月初三初四照例是走亲戚,姨妈姑妈,老姨老舅,凡是能搭上的都要去。印象最深的要数去姨妈家了,距我家五里地,姊妹几个骑着车子一溜烟就到了。表哥们总爱拿鞭炮吓唬我们,姨妈姨夫总会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招待我们。坐在铺着新床单的土炕上,围着小方桌,享受一桌丰盛的午餐,酥肉,丸子,豆腐汤,感觉是那么温暖。时光匆匆,姨夫已经离世,儿子多,负担重,晚年的姨妈在农村生活境况竟大不如从前,唉!
初五是破五的日子,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放炮送神,摆在牌位前的祭品要撤掉了,我们的新衣服要换下来了,丰盛的过年餐也要变成平淡的家常饭了,年味渐渐淡下来了,只有村里村外喧天的锣鼓声还在提醒着我们,元宵节还有一饱眼福和口福的机会呢,新年还没有走远,呵呵!我们还有新的期盼和等待。